到嘴的肉不吃,反为人不齿,看不起。
那么问题来了……
秦是会先攻打赵国、还是先攻打韩国呢?
人们下意识都认为秦会先灭韩。
毕竟韩国看起来过于好欺负,等一口气吞了韩,变得更强大了,
再反手收拾赵,也很轻松吧。
就像难啃的要放在最后啃。
伴随着人们继续了解——
沉浸式故事中,突然开始介绍……
在七国中,韩国不仅作为弱小,同时又挡在了秦国由函谷关东进的道路上。
对于秦国来说,韩国就是其统一霸业上的一大重要阻碍。
想要灭六国,那么这个绊脚石,必须要最先踢开…然而韩、赵、魏三国,曾经都是由晋国分化而来。
所以也被称之为三晋。
他们唇齿相依,供同进退。
韩国虽然弱小,对于强大的秦国来说,仿佛触手可得。
但是如果对韩国发起攻击,赵国和魏国也需要成为警惕的不稳定因素。
这其实也和之前的六国合纵关系很像,
只是这三个国家要更为密切些,而且国土也紧紧连系在一起。
李斯、尉缭等人虽然已经帮秦王嬴政想出了分化、离间这些国家的办法,
但是真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赵国和魏国也不会放任韩国真正灭亡,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得。
而三国一旦连手,强如秦国也会有很大压力。
那么有没有破局的方法呢?
人们想到这也纷纷皱眉的……
‘有!’
很快,人们就看到,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三国的关系,
原本好似密不可分的三国,实际上也并没有那般牢不可破。
既然直接干死韩国不行,
那就换个思路……
倘若先干赵国或者魏国其中之一呢?
那么——
以此时韩国的国力,能自保就不错了,就别提支援其他国家了。
它不可能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守城的士兵都派去支援其他国家。
那样倐秦国转头就能直接一步到胃,直达邯郸。
那么问题就很显然了……
韩国要灭!!
但是再灭韩国前,最先要打的却不是韩国,反而是其临近的另外两个国家。
赵国和魏国中,秦会对谁先动手?
按照这个思路,几乎下意识得,人们心头都蹦出来了一个字……
那个字正是——‘赵’!
“赵!!!”
“是赵国!”
“秦赵有世仇……
儿时的经历,应该让嬴政对赵国恨之入骨,
哪怕是从这个方面看,秦也会先攻伐赵国吧?!”
人们纷纷兴奋地讨论道。
这种纵观局势的感觉,透过事物表面看到本质,曝析真正的道路……
实在是令人感到刺激、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