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可以改变武者资质的神奇武学,正符合道家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以后天之道补足先天缺漏。
不得不说,神功创造者乃是惊世之才,不愧是开创道教的人物。
而且这本功法比之神足经更加契合苏寒。
“这部功法应该可以让我的修炼速度再增加数成,就连铸江河之法也可以再进一步。”
哪怕还没有修炼,苏寒也能明白这部武学的神奇之处。
念头一动,造化古玉已经将其中道理拆解,融入到了北冥神功之中。
一道真元流转而出,巡着经脉运转,只是一周天,苏寒就感觉到经脉再次增强,柔韧无比,可以承受更多的真元通行,可以承受更快的功法运转速度。
如此数周天,直到精神疲惫,他才停了下来。
细细一感应,苏寒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好,我的修炼速度再次增加了五成。”
也就是说,他现在修炼一天,相当于普通人修炼一年半。
这是一种十分夸张的修炼速度,是常人的540倍以上。
就算对比惊世之才,那也比之快了十倍有余。
更加让人震惊的是,他感觉自己筋骨、肉身都随之变化。
力气并没有变大,骨骼也没有变得更加坚硬,与灵气、真元、气血的契合度却更高了。
“看来资质并不单纯是筋骨、经脉,还有一些看不清,说不明的东西。”苏寒沉吟,“有可能这就是修仙世界的灵根资质也说不定。”
一想到这个,苏寒就觉得恐怖。
这只是综武世界的一本武经罢了,如果真能改变灵根,那也太可怕了一点。
当然,这也是他无数浮思中一种。
他并没有沉浸在这种幻想中太久,而是收摄心神,开始参悟其他武学。
很快。
七十二绝技中掌、拳、脚、爪,诸般徒手武学被他融入到天山折梅手中。
天山折梅手,原本只是一门普通的大宗师级武学,融入了这么多宗师级武学,直接化为一门最顶尖的大宗师武学,只差一线就能达到天人武学的层次。
来到外面。
苏寒凌波而行,蓦然出掌,只见一道变化无常,如同云雾的掌力掠过湖面,霎时,惊天巨浪掀了起来。
化掌化爪,顿时便是漫天爪影,掠过天空,千余米高空中的飞鸟惊恐一叫,顿时化为漫天血雨。
功法一连数转,顿时将数里大小的太湖肆虐得不成样子。
“这才有几分惊世武学的样子。”
苏寒停了下来,站在一片荷叶之上,身体平稳至极,仿佛没有半点轻量。
一连两天,苏寒都沉浸在武学的参悟之中。
最终,飞仙步也随之进步,长途奔袭一方面变得更加优秀,跑得更快。
这也是少林武学的特点——阳刚大气。
而少林轻功,自然缺少小范围腾挪方面的积累。
而刀法,在诸如破戒刀法、杀生刀法的补益下,也创造出了第二式。
苏寒将这门杀气腾腾的刀法称之为魔刀!
太湖之上,苏寒头顶黑气升腾,眼神变得赤红。
蓦然,他举起手掌,以手代刀。
只见手掌之上绽放出恐怖惊人的刀气,延伸到数十米之外。
刀罡之上,真元流转,散发着一股可怕的威力。
在这种惊人气机之下,湖底的游鱼、天上的飞鸟早就亡命而逃,他的身边仿佛化为了一片绝地。
“这是什么武学,好生恐怖。”阿紫惊叹,“主人又进步了,仿佛境界之间没有瓶颈一样。”
王语嫣赞叹:“这就是武道天才吧。像相公这般人物,哪怕那些天人强者恐怕也无法比拟。”
正说着,就见刀光破空,蓦然斩下。
轰隆!
数里太湖激荡,数十米高的水浪掀开,蔓延开去。
十余里外。
一艘大船正在航行,蓦然,一股暗流涌动,紧接着是巨大的波浪,直接让大船掀到峰顶,一连推出数里,大船才在众多船员的操持下停了下来。
“太湖乃是内湖,何以兴起如此波浪?”
大船甲板之上,一群精悍的男子眉头一皱,迟疑起来。
“我听说宗师级高手气动天地,或许,这是宗师级高手在练武?”有人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