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2 / 2)

“李无为,还是你有办法啊,贾张氏嫁到这院里来就没这么伺候过人,当初老贾在的时候,也没你享受呢。”

陈大嫂年龄最长,可是比贾张氏先到院里来。

“我也没见贾张氏对谁好过,也就何大清当初有点苗头,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没在一块了。”

孙二娘家里那位置能随时看到贾家和老何家。

李无为忙说:“贾张氏这叫对我好啊,是看在我教她媳妇的份上,你看过些日子,等碧华会用缝纫机了,看她态度能这么好?”

他可把贾张氏看得很明白,现在是日子还过得去,院里也差不多,但后面可就保不准了。

得嘞,贾张氏端着茶杯回来了,也不聊人八卦。

……

京城,冶金部门,第一会议室。

毕建华专程选这个时间召开会议,是有原因的,他在等着更多的样品送到手里,这会已经分发下去,并且演示过了。

“各位都看了这两款剃须刀的实用性了。

简单的这款还好,国外有相似的产品,但没咱们这款简单,就意味着廉价,能让老百姓用得起。

而复杂的这款就是世界首例了,意义重大,在外汇市场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这两款剃须刀,都是上次发明削笔刀的那位一级钳工李无为独立设计的。”

“在这里我提议,建立剃须刀一厂,生产简单款,挂靠在红星轧3.7钢厂旗下。

另建立剃须刀二厂,生产外汇款,由我们冶金部直属管理。

现在讨论一下,该怎么给李无为奖励,他是待岗病休。

据我了解,他的才能可不仅仅是搞发明,还是一位算数高手,被前门街道办给请去当会计了,每月上一天班,专门给算账,给五块钱补贴。

忙的时候每月上四天班,给十块钱补贴,岗位是八级街道干事。”

毕建华又升了,以他的级别要查李无为太容易了,只需要让人跑两个地点,东直门和正阳门的街道办。

当然只查主要的信息,牵扯到隐私就没必要了,不浪费资源。

会议室众人一听,这有点懵啊!

“毕主任,你是说李无为同志,他一边在轧钢厂待岗,一分钱不挣;一边在前门街道办,这个,兼任会计,也只上一天班。

哪怕上四天,他一月才十块钱,那他平时的生活开销呢,怎么过日子的?”

有干部问出了疑惑,这同志不简单啊,一级钳工的履历有这么多样化?

PS:还有更新,要晚点,接着写.

第152章 葡萄熟了的时候

“这个,这个他媳妇顶岗进了轧钢厂上班,目前是钳工学徒,每月工资二十七块五。”

毕建华此时是知道李无为底细的,老字号信远斋,那铺面和房产的继承人。

不过信远斋以前的工厂已经奉献给集体了。

至于说李无为选择隐瞒身份,他也能理解,资本家的后代哪比得上当工人荣誉,所以这会就不揭人短了。

“那这位小同志的生活条件不太好啊!咱们给奖励有限制,一百块钱不少,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还是不太够了。”

这领导也觉得李无为是个人才,就因为生病,不该过得这么穷困。

这会又有领导说:“毕主任,李无为同志既然有病,不能长久上班,咱们轧钢厂也能让他兼顾啊!他的工龄有几年了?”

毕建华没看资料,张口就说:“快满四年了。”

“四年,这也不差了,要不开个特例,给他升到二级工。

待岗工资涨到每月三十八块六毛,再让他每月到厂里上四天班,搞搞发明,领六块钱工资,多少补贴家用。

这样的人才,不能被前门街道给抢了去。”

这领导也是工人出身,对有技术的工人挺爱护的。

毕建华想了想说:“给他升级,他上班时间少,也领不到上涨的工资,意义不大,还容易遭嫉妒。

我看这样吧,给他媳妇涨点工资,对外就说剃须刀是李无为同志和他媳妇,两个人在家共同想出来的。

给李无为发放一百元奖励19,对秦淮茹同志给予一级钳工的待遇,但依旧还是学徒工身份。”

“毕主任这法子好,李无为他媳妇也是轧钢厂工人,这肉都烂在锅里,别人两口子讨论刮胡子也正常,我赞成。”

这领导当即给了同意票。

毕建华点头,“那就表决吧,做好会议记录。现在讨论的是对于世界领先剃须刀发明者,李无为及秦淮茹同志的奖励发放安排。”

在场的领导都同意了,这点小伎俩就不算什么了,还有这剃须刀毕建华已经送上去了,上面回了话,说很满意。

……

四合院,后院!

时间转眼到了傍晚,李无为吃了晚饭,用手绢擦了擦嘴,随手放到了盆里,过会让媳妇顺带洗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