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生孩子了就送点鸡蛋过去,等自家生了孩子别人又给还回来,除非生不出,或是生得少,就亏惨了。
“妈,昨天下午那会,无为不是买了棒子面回来吗,中午我们蒸点窝头来吃吧。”
秦淮茹到厨房看了看装粮的大缸,还有柜子里,细粮都多着呢,但也要紧着吃。
“得,妈中午吃窝头。”
秦母知道家里的棒子面是女婿顺带买的,昨儿在院里给换了百来斤的高价面粉票呢。
“妈,我说的是蒸二和面窝头,我们一起吃,无为中午不在,咱们省着点。”
秦淮茹怕顿顿吃细粮,以后就吃不了粗粮,那可不行。
“哎!那就混二和面,多发一会,也软和。”
秦母知道女儿心眼不坏,就是随了她奶奶,打小就节省,没少亏待娘家人。
临近中午,提早吃了饭过后,秦母见没啥事,家务活都做完了,就出了院子,愣是快步走了一个小时,到了东琉璃厂的三进大院。
到了院里就抓紧时间做家务,打扫卫生。
忙着就忘了时间,转眼小儿子就回来了。
“妈,你啥时候来的。”
秦光友放下书包,脑袋累但是心不累,都到城里读书了,还能不好啊,勇争倒数第三。
“过中午就来了,光友,你和光明平时把院子打扫干净一点,这可是你姐夫的,以后要留给小关响。”
秦母既然到城里了,要给女婿带十几年孩子,那肯定想在城里养老,这院子多好。
“哎,我外甥就是命好,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呢。”
秦光友忽的想起了什么,说:“妈,有个事一直给忘了,就国庆回去,外婆让人带话来,问你元旦去她那儿吗?外婆六十大寿呢。”
“去啥啊,多费钱。妈就是给你外婆拿再多钱,最后还不是到你几个舅舅那儿去了。
妈这也走不开,到时候托人给你外婆带件大红衣服,再送一包白糖,她紧着点泡水,能喝好久。”
秦母抬头看了看天色,连忙放下扫帚,“光友,我得回去看着你外甥小关响了,得空了再过来。”
“哎!妈,这没准啊,哪天周末,我姐夫又让下馆子了呢。
秦光友念叨了一嘴,惦记上了,也有一阵子没到外面吃大餐。
“你就知道吃好的吧!也就你姐夫肯惯着你,要是换你姐啊,就没准了。”
秦母想起女儿上次那事,却也没啥,这不有女婿在吗,会疼人。
秦光友见母亲走后,就念叨起来,“你还说我姐抠门,我姐这样还不是随了妈你啊!
外婆六十大寿,就一件红衣服,一包糖,那衣服肯定是找人做的,这才几个钱。”
“唉!还是姐夫好,有钱,还大方。”
秦光明到了他那间耳房,从柜子里翻出三块多钱来,之前姐夫暗地里给了他五块钱零花,这还剩不少呢。
正好老爹他们还没下班,他出去买根小麻花吃了垫垫底。
“阎老师,你的饭盒,咋又是窝头,不整点白面?”
红星小学食堂里,还没到饭点,教师可以先打饭的。
010“在家天天吃白面,中午就想整点窝头。”
阎埠贵也是鸡贼,食堂里白面五分钱,窝头三分,这都贵了,他是自己带窝头装饭盒里,拿到后厨给加热。
在花两分钱打一份素菜,中午不就能吃了吗,还管饱。
他拿了饭盒,不怕指指点点,就在食堂里吃,完了方便洗饭盒。
没一会,就见一年级的学生拿着饭盒飞奔而来。
“大婶,我要一个白面,一份土豆。”
小京茹把饭盒递了过去,里边还是七分钱。
哟,小京茹,这月的白面还是五分钱一个,下月你要吃白面,就要你家大人提前拿面粉票来换粮票了,一个白面二两票,知道了吗?”
食堂大妈记得这小姑娘,每天都吃白面。
“知道了。”
小京茹拿着白面和饭盒,等着几个要好的女同学打好了,这才一起回教室去吃。
阎埠贵嚼着窝头,看到这一幕,直摇头,他居然还没一个乡下小丫头吃得好,谁让别人有个好姐夫呢。
李无为那坏小子不缺白面票啊,每月他家都能供应近五十斤,以后等孩子大了,还得往上涨,这给攒攒,他离买自行车越来越近了。
轧钢厂食堂窗口,李无为一手捏着俩白面,一手拿着饭盒,扭头就走。
“哎,你还没给钱呢。”
窗口打菜大妈估计是新来的,不认识厂里的道德模范,能不给钱?
“哎,这我来给,算我的。”
许大茂赶紧把钱递了过去,又说:“给我来一个白面,一份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