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不是没上班了吗,她的票就给了碧华,省了一斤给我用。”
贾东旭就要了二两面,吃不饱的,多喝汤。
“行啊,男人就是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养生。
以后让你妈多干活,你把身体养好了才能挣钱。”
李无为这是在传授生存之道,人生座右铭。
“我也是这么想的。”
贾东旭喝了面汤,没急着走,让时间慢下来,起床慢,走路慢,吃面慢,慢慢喝汤!
一首《慢慢》不就有了吗,回头写下来,送到出版社去,要是发表了就能拿到稿费的。
“大哥,您的面来咯。”"一三三”
当年送外卖的小伙,如今也是青年了,成了公私合营职员0“得嘞!”
李无为抽了双筷子,跟着就吃了起来,还是那个味,就是淡了点,没油水。
“大哥,您还没上班啊!”
小伙也没急着走,在旁边凳子上坐了下来。
“我这是待业,随时准备上岗,家里俩孩子,负担重啊。”
李无为笑了笑,不光吃面也喝汤,这就是片汤话。
也就一小会功夫,散伙了,出了面店,他就问:“东旭,你下午打哪儿去?”
“我到东直门外边转转,差不多就去学校接孩子。”
贾东旭还是想沿着河道碰碰运气。
“成,我还有事,先了走。”
李无为前往前门中学,心里却在想,下乡插队的问题。
学弈是独生子,不用下乡。
许大茂家的小红星,也是独生子,同样不用下乡。
而他的大儿子关响,作为老三届,如果不下乡,那么小儿子朝阳就得下乡,俩儿子只能留下一个。
那就让关响下乡吧,跟韩春明、程建军这群人一起,好歹安全,去呆个几年就能回来。
“李哥哥!”
一阵呼喊让他回过神来,一抬眼,到前门中学了,丁秋楠在门口挥着手。
“等久了吧!”
李无为把车刹停在路边,光明磊落,不怕人瞧见。
“就一会。”
丁秋楠是住校的,吃了午饭就在门口等着了。
“嗯,这是给你的米票。”
李无为拿了个手绢递过去,票包在里边的,财不露白。
“李哥哥,我有票的。”
丁秋楠胃口不大,就是作为南方人馋米饭,老吃面食,总感觉吃不饱,饿得快。
而京城这边恰好相反,早两年,经常有郊区的村民拿着大米到城里换白面,因为觉得吃白面更容易饱。
“拿着吧,我不缺这点票。你高三呢,学习起来感觉吃力吗?
李无为倒是想说给补习什么的,他曾经也是小区学霸,高考六百六十多分的,只是早就还给了老师,加上教材不对版,教不了啊。
“有一点吃力,我住校,晚上也可以学习。”
丁秋楠读书很用功,她知道能读高中的机会有多难得,一定要争取考上大学。
“嗯,也别累着了。就这样了,回吧,我还有事,也要走了他假装看了看手表,其实不忙。
“嗯!李哥哥慢走。”
丁秋楠手里攥着手绢,回到寝室后,才打开一看,里边裹着十斤米票,这太不容易了,要一百斤定量才能攒到这么多米票。
这边李无为直接去了丝绸店,他已经没在街道算账,减轻了负担。
“李经理,您来了,店里出事了。”
何玉梅迎了上来,手里没拿着鸡毛掸子,看来是有活干。
“出啥事了?”
李无为见店里没几个店员,片爷也不再。
“街道和居委会那边安排了任务,让我们帮着接待永定门外边的灾民。”
何玉梅本来就是暗线,每次要汇报店里情况的。
“现在就有灾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