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给的零花钱。”
关响拿着两本小人书,出新款了。
秦京茹接话说:“他呀攒不少了,我也有零花钱。”
“你们可真好!”
于海棠很羡慕,她兜里就一毛钱,还是好不容易从老妈那儿要来的。
随后几人就去逛王府街大街,不花钱也能玩大半天。
到中午吃面条时,于海棠忽然惊讶的说:“李哥哥要读高一,这不可能吧。
我八岁那年,在菜市场门口遇到他就是大人了,这都多少年了,我考高中,他也考高中?
关响,你爸爸有三十岁了吧!”
“海棠姐姐,我爸爸就是要读高中呀,他还要考大学呢。”
关响可骄傲了,等开学后,他还要给同学们说这事。
秦京茹也说:“我姐夫很厉害的,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我就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于海棠好一阵都没回过神来,别家三十岁的男人,不是应该拼命挣钱养家吗?这还能去读个书?
这天,李无为去了前门街道,因为要提前给学弈报名,该读小学了。
他家里,两个儿子读小学,一个儿子读幼儿园,要是加上小红星,就还有个也是九月读幼儿园的。
另外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小丫头,在加上他,要是没点家底,根本养不起。
“学弈,以后要好好读书,跟你李叔叔一样考大学。”
陈雪茹对自家男人还是有信心的,北大不敢说,矿业大学应该没问题吧。
“好的妈妈。”
学弈比别的孩子迟了大半年入学,营养跟得上,也长得好,比别的一年级小学生要高出半个头。
李无为一块跟着办了入学手续,本地户口都是提前就录取了,开学那会报名只是走个过场。
但外地户,就只能等开学来碰运气,因为建国后人口暴涨,一年两千多万新生儿,再加上城市住户愈发增多。
导致学位紧张,京城所有的小学,全都爆满,所以早点报名,早安心。
等从学校出来,一家三口就逛街去了,陈雪茹不光给男人买东西,也给妹妹和俩孩子买了礼物。
“无为,什么时候带关响过来啊,他也是我儿子,不亲近一下,以后怕是不认我啊。”
陈雪茹又一次提起了这事,学弈都这么大了,不怕跟秦淮茹摊牌。
“咳咳……再说吧!明年,等我考上大学,一起庆祝,今年还在受灾,就算了。”
李无为还想在拖一拖,维持他用情专一的慈父形象。
“那就明年,说好了啊!过会回去,让丁妈带学弈去玩。”
陈雪茹给了个眼神,又到了给家用的时候了。
“这,这可以啊!”
想他铁骨铮铮,一点不虚,而且还年轻,刚初中毕业,勉强算是个高中入门。
转眼一周后,丁秋楠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因为离得近,若是外地,还要等一周左右才能收到,有些高考生天天都要到邮局去问一遍,就怕通知书被谁给误拿了。
少了这玩意儿,到了学校都不管用。
等通知书到了之后,就可以去办理迁户手续,带到学校去入户,从此吃上皇粮,连放暑假寒假,也同样拿补助。
(诺赵赵)毕业包分配,铁饭碗,工资高,不是技术员就是干部,又或是别的重要岗位及职位,一辈子衣食无忧,住房也是靠分配,还不美了。
考大学,是真正的鱼跃龙门,能立竿见影的改变命运。
一带一家,家里人跟着受益,乡亲们也能沾光。
然而这天,李无为答应的礼物却没兑现,他被临时征用,跟着农业部的人下乡调研去了。
起因是公社大锅饭办不下去了,上面在考虑撤销公共食堂,改为按工分来分配粮食,但如果当年收成好,就会截留一部分粮食,作为应急粮,以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灾年。
“李组长,您看是直接到公社用餐,还是半道找个馆子?”
中巴车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小声请示着,谁让方主任钦定了李无为当组长啊,这没地儿说理去服。
第406章 路漫漫兮其修远
“直接去公社吃吧,我们是调研,要的是第一手情况。”
李无为跑一趟也是无奈,是为了给自己加一个保险,万一明年考砸了,就走推荐读大学的路子,由农业部直接名额保送。
今年不搞保送,是因为他之前只有初中学历,保不了啊。
但明年可以提前参考会考,拿到高中毕业证,就很奈斯了今天去的是房山,在丰台隔壁,目前叫周口店,但因为以前叫房山,所以沿用了称呼。
“师傅,直接开到良乡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