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和附件构成:
在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其中蒸发器安装在电冰箱内部的上方,其他部件907安装在电冰箱的背面。系统里会充灌制冷剂。
制冷剂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
变成气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
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汽化,吸热降温。
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目的。
所以制作难度也不是很大,大部分的材料,现在的研究所里都有。
唯一缺少的,那就是制冷剂了。
林卫东记得,外国在三十年代左右,就发现了氟利昂12作为制冷剂。
后面又发现了氟利昂22等好几种制冷剂。
但是这些制冷剂,都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
最后才制作出了比较环保,不会对臭氧层破坏,并(ahci)且工作效率更高的R410A制冷剂。
R410A制冷剂是一款由HFC类物质组成的混配制冷剂。
由R32(二氟甲烷)和R125(五氟乙烷)组成的混合物。
尤其是第二个,现在好像还都没发现呢。
林卫东倒是知道制作方法,但是这玩意,他是化学方面的东西。
即不属于物理,更不属于机械。
林卫东的这个机械研究所,完全没有制作的条件啊。
看来等到之后,要试试能不能通过大领导,或者是李教授他们,和一些化学方面的研究室联系一下。
而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了两下。
“我去快门。”正闲得发慌的赵盼儿连忙去开门,外面的是孟钰馨。
“林工,光绘机的所有零件,我们已经全部制作出来了。”孟钰馨汇报道。
“真是太好了。”林卫东直接站了起来。
耗时一周,他们终于把光绘机的材料全部完成了。
“快带我去。”
“好!”
因为研究所刚刚竣工,所以那些零件,还全部在轧钢厂。
林卫东到了轧钢厂之后,在一个空旷的房间里,看到了整齐摆放的各种零件,以及组装所需要的各种工具不过因为组装光绘机,实在是太复杂了。
所以耗时两天半,才组装出来了三台光绘机。
这还是在研究所全体工程师,技术员的帮助下,才达到的这个速度。
而在林卫东这边组装完成之后,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就跟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跑了过来。
“卫东,这就是你自己设计的光绘机?”看着面前崭新的机器,杨厂长不停的笑着。
“我会留一台在轧钢厂的。”看到杨厂长这个样子,林卫东就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要不是因为这个,林卫东也不会直接组装出来三台。
“哈哈,那可真是太好了。”杨厂长大笑。
不过随后又看向了剩下的那两台光绘机:“卫东,这两台你打算怎么处理。”
“研究所需要一台。”
“这是应该的,那最后一台呢?”
“我打算给我老师送去。”林卫东没好气的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杨厂长讪讪的笑道。
回到研究所之后,林卫东便联系了李教授那边。
光绘机的图纸,他们应该很需要。
很快,电话转接过去之后,林卫东还没说话呢,对面就传来了李教授兴奋的声音:“卫东,我刚想要联系你呢,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难道是无人机做出来了?”
“没错,我们已经成功做出来了样品,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的多,真是太强了。”
“那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林卫东却没有表现的太激动,因为他知道,这是必然的事情。
“@#<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52231223">[email protected]</a>@群一㈥&八二yī$qiqi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