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也听到了此事的大概。
他也猜到了此事落到了大将军何进的耳里,大家伙都逃不了好去。
但是,他依旧能够保持冷静。
主动开口道:“秦大人,你这到底是哪里来的消息?消息真的准确吗?”
秦玉守回过神来,望向貌不惊人的曹操。他清楚了眼前的青年,非常得朱隽重视,于是回道:“这是我派细作前往富阳打探的结果。
今日要举起庆功宴,我欲邀请富阳县令陈震,一同前来参加。
没想到使者去了半天,却没来回命。我心中起疑,就派了探子前往查看。没想到富阳城头早已换上了代表了黄巾军的黄天旗。
我这才想起,南阳诸县在黄巾贼子起事之后,一向有互通情报的举措。富阳的陈震,已经三个月没派人前来交换情报了。
显然早已被黄巾贼子攻破,占领了去了。
都怪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光复宛城,没有留心。
…….
第975章 石油烧骑兵!
“以黄巾贼子的秉性,何老太爷恐怕……恐怕……”
秦玉守简直都快说不下去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宛城好不容易才收复回来。那里何老太爷又在自己的治下出事了。
这根本就是老天爷让他丢官的节奏啊!
朱隽也是久久默然。
作为黄巾的老对手,他当然清楚这些泥蹆子是个什么鸟样。
不事生产,只会抢抢抢。
像何老太爷那样的大富之家,必定是他们的最爱。
他已经对何老太爷的生还,不抱任何希望了。毕竟这事情已经过去快三个多月时间了。
还是想想如何应对何进大将军的怒火吧!
说起来,也真是笑话。
整个南阳的黄巾都已经被剿灭了。偏偏叫一伙黄巾残军得了便宜。
席上的大多数人,因为肚子里都是酒水,脑袋晕乎乎的,还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曹操冷静的想了想,再次出言道:“秦太守先不必焦躁。依下官所想,事情未必有太守想的那般糟糕。以这帮黄巾残军的行事缜密程度来看,他们不像普通黄巾那么愚蠢。
或许了解了何老太爷的重要性之后,会将他充当人质。
这样的话,事情可能还有挽救的余地。”
朱隽听了眼前一亮。这次战争中,曹操这位校尉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有些相信曹操的判断。
秦玉守也像是溺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稻草,不由充满希冀的问道:“孟德此言可有依据?又有几分把握.「?”
曹操如实的摇了摇头。
“下官没有把握。只是提出一种猜想罢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剿灭这股黄巾余孽。这样,就算面对最坏的结果,我们在何大将军面前,也能有个交代。”
他直觉的认定,占据的富阳县的那伙黄巾余党,跟之前白龍河前强行突围的那些黄巾有很大关系,甚至可能就是那一拨人。
想到黄巾军当中那位勇猛过人的卓云统帅,曹操下意识的一阵头疼。
希望这个人的统帅能力,不要像他的个人武力那般高深的话,否则的话,南阳黄巾想要平定,无疑是一件痴人说梦的事情。
朱隽认同了曹操的话,酒宴也不开了。毕竟再喝下去,也无甚滋味。还不如早些休息,明日前往富阳城战斗。
于是也下达了闭宴休息,明日大军开拔富阳县的命令。
被朱隽和曹操一直念叨着的卓云,当然感知到了这一切。也清楚了官军即将在两日后到达城下的时间。
不过。
卓云却半点也不紧张。
因为这一个季度的时间过去后,祂的羽翼彻底已成。
现在的黄巾军,在祂的高强度操练,还有神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战斗力和军事素养已经全面超越了朝廷的精锐北军。
而且武器装备,也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全部备齐,不在是乱七八糟的竹竿或是农具,武器精良甚至还要超过正规军。
同时,这三个多月内,不断扩大的工坊之内,已经生产出了三万多具纸甲。这也意味着,祂麾下的黄巾军每个人都能披上战甲战斗,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伤亡。
原因是工匠虽然没有增加,但是卓云却多招揽了普通人手。利用流水线的操作方式,把普通人难以掌握的技术环节交给工匠,普通人则负责出力和简单的环节。这样一来,效率大大提升。生产出三万多具纸甲也就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了。
卓云还特意下令,将这些纸甲,全部上色染成了黄褐色。配合上黄头巾,可谓已经是真真正正的黄巾军了。
这样。
战力和兵力占据优势。
还有着城墙的守护。特别是三个月之前,卓云在预见到这一战之后,已经命令城内的石匠,以及其他种类的工匠开始制作守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