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节(1 / 2)

勘探田亩,地界划分等等这样精确度极高的事宜,卓云没有让手下去做,而是直接在带来的空白账簿上,还有白纸上完美比例生成。

有了这些东西,相信日后的种田工作开展,几乎就是件水到渠成的易事。

颜思齐的宅院被清理干净了之后,当晚卓云就搬入了进去。

不得不说。

颜思齐的小妾相当不错,两个丫鬟也相当不错。

翌日。

卓云把一千人留在了北港镇,一是作为防御力量,应付任何可能的来犯之敌;二是震慑岛上流民,免得他们心生异念。

卓云自己,则带着另外的一千人,乘坐着船队。前往福省,招募流民。

这次不再是招募水手,而是主要的人口。

因此全部都是流民一家子。拖家带口的。

明朝末年,天灾不止,这样的家庭很好招募。一下子就凑齐了三万多人。

除了人口之外,卓云还购买了数千套各式各样的不同工匠工具,还有相当数量的耕牛,粮食种子,家具,必备的铁器等等。

而且,这次来到大明的土地上,卓云还招募了两位明末历史上著名的人才。

周全斌,郑成功手下文武双全的人才,曾经攻下瓜州,大败清廷,杀死数万清兵;

刘国轩,郑成功手下著名的悍勇大将,是难得的水战人才;

这两人都是能够培养出来的独当一面的人才。虽然现在还没有历练出来,但是卓云却有把握通过带有属性的特殊建筑,让他们两个尽快成长起来。

花了一周的时间,卓云把这次的目标和物资都凑齐了之后,便返回了宝台岛。

这七天时间以来,宝台岛上一直相安无事。

颜思齐被杀的消息,始终没有传播出去。主要是宝台岛作为货物中转地点,实在是太过偏僻了。

而镇上的流民,更是没胆子在一千精锐士兵的刀兵之下闹事。

当三万多流民,从小港口登陆的时候,引起了岛上三千多流民的轰动。在宝台岛上居住了这么多年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

随后将各种物料物资都搬运上码头港口之后,卓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运动。

还是通过神匠系统。

它有个共享技能的选项。只要经验点足够,可以制造无数技艺高超的各类工匠。

这也是卓云不需要花大钱从内地招募各类工匠的原因了。只要往流民的头上套一个共享工匠头衔,他立刻就能成为一名顶级的工匠。

而招募一户工匠的钱,足够招募一千户流民。

这怎么选?根本就不需要思考。

流民们早在船上的时候,全都吃饱喝足,现在浑身都是力气。

卓云利用系统,临时把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变成了木匠,三分之一的人变成了石匠,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变成了瓦匠。

清楚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战事发生,卓云也让全体的军人帮忙打下手,砍伐木材,烧制土砖。

短短三日之后,就在北港镇的旁边,一座可容纳五万余人的小镇拔地而起。

镇里面全部都是高达两层的坚固青砖瓦房。

比北港镇那些寒酸破旧,台风一来就要担心的木板房,简直强上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各个都带上了强大的属性:

人丁兴旺+100,稳如泰山+100,百病不生+100,忠诚+100,健壮+100,启慧+100。

其他不说,光是一个稳如泰山和百病不生的属性,就是万金难求了。

前者可以让屋舍在多台风的宝台岛上安然无忧,后者可以让住户免受疾病的困扰,这在病死率极高的古代,真的是万分珍贵。

这座被卓云命名为帝国第一镇的镇子,在建设完毕之后,流民们全都搬了进去。

一瞬间,就全部被这些特殊的建筑洗脑,成为了卓云的铁杆支持者。

北港镇那些流民看得直流口水。

但是。

他们却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卓云手中的军队可不是摆设的。可是内心的羡慕,却是怎么都无法抑制住。

因此。

当卓云把他们再次聚集起来,给他们发放了地契,宣布他们也能住进帝国第一镇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欣喜若狂,全都迫不及待的抛弃了港口镇,搬迁到了卓云赠送给他们的大瓦房中的。

于是也全都被建筑洗脑,成为了卓云麾下大大的良民。

镇子建设完毕之后,卓云没有急着再去招募流民,将地盘上的人数扩大。

而是准备先将手中的三万五千多号人,充分的利用起来。

首先是分田,宝台岛上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不缺肥田。卓云颁布命令,每家每户的成年男丁,都将被授田三十亩。田有田契。上面标注了具体位置,还有面积大小。

每户还额外授予耕牛一头,配套农具,还有籽种,全部都是免费。

除了水稻之外,卓云还让每家每户都种植上了大量的玉米,红薯和地瓜。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全岛的粮食实现自产自足。而且还能充实国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