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套系统,也是希尔伯第二个独立自创的设计,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工匠系统承认,并摆放进工匠商店里的设计。
工匠商店的标价是1500点数,换算成工艺代数,
是超过阿戈尔的制式大剑的三级工艺,但却没有到达四级工艺水平的设计。
不过工匠系统的这套做法倒也是让希尔伯产生了一些联想,这种将设计图收入进商店里,那肯定不是为了给自己购买的,毕竟就算是有人拿过了那张设计图去好好研究,也不可能在理解上还能超过他本人。
也就是说,工匠系统这么做是为了能够让其他人购买到这份设计图,那么换而言之的话,现在工匠商店里那如星海般的设计图,也是不是其他人上传录入进去的呢?
由于穿越的原因,希尔伯是认同多元宇宙这个观念的,不过他在此之前还真没想过工匠商店里的这些设计图来源的问题。
而且他本人也知道现在多想这些事情也是庸人自扰,就算要探求那未知的一切,也要等到自己的力量足够才行。
到那个时候,起码自己得拥有个制造多元宇宙传送门的工艺水平才够格吧。
当然这一切也不妨碍希尔伯兴奋且极有自豪感的为这份设计图著名,他在思来想去之后,没有直接用自己的名字给这套系统命名,而是用了一个他自己觉得还算挺合适的名字来称呼这套系统。
这个名字代表了这套系统那强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名为——安东系统。
自然,只是有着一套可能车组成员都死光了,它自己都能依靠自律设计继续作战的操作系统,很显然不是希尔伯的全部野心。
可以说这套安东系统只是他专门为了一顿饺子所酿出来的醋,而真正的饺子可不是安东系统。
毕竟人吃的是饺子的皮和馅,而不是醋,直接把醋往肚子里喝是要酸死人的。
而希尔伯所做的饺子皮和饺子馅,便是基于整套安东系统所设计的模块化框架。
现在这套框架还处在设计试错的环节上,而即便是希尔伯这样的工匠,试错也是一件极为耗时的工程,哪怕是有着方舟的帮助,他也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不断的调试。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实验室里所想到的结果永远是无法满足不了现实世界的突发状况,而这一点对于那些为移动城市编程的技术人员来讲,也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了。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程序员在设计一套程序时,就像是在开一家酒吧,而所需要处理的预案就是前来的顾客。
他们能够想到顾客点了一杯酒、半杯酒、三又四分之二杯酒、一杯空酒杯、一杯洗衣液等等等等。
然后,有一个顾客过来点了一份炒饭。
最终的结果就是,那家酒吧炸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单纯的理论虽然重要,但也要重视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反馈,因为很多事情光靠想是很难想全的。
不过希尔伯这一次都没有一门心思的扑在水柜的设计上,和送给维尔的铳枪不同,制作水柜是一件可以慢慢来的活计,就算是他也不会一直把自己的发条给上到那种快要绷断掉的状态。
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会调整调整方舟生产盾斧的生产线,和歌蕾蒂娅交流交流关于盾斧的各项使用手感,并且从她的口中再了解一下来自阿戈尔的各种先进材料技术。
目前在材料这方面,希尔伯还真的没有太多办法可以解决,因为工匠系统里没有任何可以解决材料问题的方法,至少现在没有。
只能说材料学里没有所谓的捷径,或者说材料学里的捷径,便是绕远路。
即使是阿戈尔这种材料学发展到泰拉陆地国家有一些看不懂的程度,那也是依靠着数十年甚至百年之久的工程计划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
所以希尔伯一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巨人将他举了起来,才能够让他看见那云端之上的壮丽。
在希尔伯和歌蕾蒂娅相互交流经验的这段时间里,凯尔希也没有闲下来,即便每一次希尔伯看见这个菲林女人时,她总是一副没睡醒的模样,坐在柜台后的椅子上。
她正在依靠着信使和无线电来处理着一些事务,这些事务有来自于乌萨斯的、炎国的、东国的还有和阿戈尔算得上是亲戚的伊比利亚的。
而就希尔伯这段时间的不定期观察后,他总结出来最近凯尔希处理的事务里,伊比利亚所占据的内容比重很大,甚至大到有一些让人觉得不对劲。
不过凯尔希从来不会和希尔伯分享她所处理的工作,就和她很少过问希尔伯的工艺技术一样,都是浅尝辄止,只在表面拂过。
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凯尔希还能顺带研究研究歌蕾蒂娅身上的生物科技,深海猎人作为阿戈尔的生物改造技术结晶,里面有太多的东西让凯尔希都有一些心惊肉跳。
而且有这种还算配合的观察样本可谓是相当难得了,如果不是歌蕾蒂娅看在希尔伯的面子上,她都不会答应凯尔希的体检要求。
这种繁忙但却刚好是众人所习惯的生
活节奏,最终也是在一张信纸被送到凯尔希的手中而告终。
这一天,来自拉特兰和伊比利亚的人开始成群结队的离开勃艮第,试图返回到他们的家乡。
这一天,让娜也终于是集结好了她的部队,要在城内动荡的时期,发起属于法兰西的第一次进攻。
这一天,歌蕾蒂娅开走了希尔伯的三蹦子,顺着人群离开了这座城市。
这一切,只是因为那信纸上的一句话。
——伊比利亚全境陷入静谧状态。
历史的齿轮耦合在一起,最终皆因这一个扳手而转动。
————————————————
第三十九章 哪有猎人不镶珠子的
当希尔伯从柜台后的小床上苏醒时,他久违的听见街道外传来了嘈杂的声音。
要知道他的铁匠铺可是在勃艮第临近郊区的地方,这附近虽然多是居户,但实际上却很少有人在这里生活。
除开那些已经开始养老的老人以外,大多数年轻人全都去往了城市中心工作,聚集式的城市区域让勃艮第的城市发展呈现出了病态般的失衡。
没有多少功能建筑的城区逐渐落后且失去活力,而拥有那些建筑的城区却又愈渐压抑且充斥着一种极端的消费享乐主义。
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的话,那么经济就是城市的血液,但是勃艮第的血液却无法流通到周身,只能淤积在一处,最终形成鼓胀坏死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