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 / 2)

李维是准备一日之后直接将整个京都的大门给钉死,谁都不允许开门的那种。

他已经想到了可能会有原先北条大名的残党进行搞事,至于怎样才能让他蒙受的损失最大?那肯定就是大开城门,放源氏的大军入城了。

所以他觉得直接将门给封死,等战争结束之后再开启。

而现在的京都在藤原氏接手之后逐渐恢复其往日的繁华。

藤原家上位之后,除了把那些与原本北条大名站队的贵族抄家肥了一波之外,最主要的也是获得了世家手上的隐逸人口。

这些隐逸人口都是类似于卖身给世家的平民,都是不交税的,因此原来的北条大名为了维持整个京都,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加起来足有八成。

八成的税收,可以想象之前的京都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上层人骄奢淫逸,下层人衣不蔽体。

而现在这些隐逸人口全部被李维拉过去种土豆,再加上税收的减免,整个京都逐渐恢复过来。

京都的大街上,花魁在游街,锣鼓喧天,路边都开始摆上了各种各样的摊位,因此即使是京都的主干道都开始显得拥挤起来。

“让一让,让一让,藤原家的武士办事,都闪开。”一队武士来到了大街上,整个街道上面的人都紧张起来。

即使是游街的花魁队伍都开始出现骚乱,毕竟北条大名统治时代的武士们基本上与悍匪没什么区别,当街杀人的都不在少数。

可是藤原家的武士却完全不像北条家武士那样,最多只是嘴上骂骂咧咧,然后把挡道的人赶走。

在退到街旁的人们也都好奇起来,准备看看藤原家的武士在干什么。

而在武士后面你跟着一大队搬着竹梯的劳工,这些人开始钉死京都的城门,并且一个个落石与滚木开始搬到京都的城墙上面。

“这是又要打仗了吗?”人群中间自然有人小声的议论起来。

不过,只要提到战争,所有人都陷入了低迷之中。

“散了散了,赶紧散了,又要打仗了,去囤粮食了,都回家都回家……”

人群之中这样说的人越来越多,即使是游街的花魁队伍也赶紧收拾之后回到花街。

今年的冬天或许格外的难熬。

第一百九十二章:拾穗人

一个身披蓑衣斗笠,杵着禅杖的僧人在京都的乡野之间行走着。

他就仿佛是一个苦行僧一样,一直在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这片土地的距离。

在佛教之中,认为众生皆苦,但是众生的苦是拥有一個限度的,而苦行僧们会觉得只需要自己多吃一点苦,就能够让其他众生少吃一点苦。

很不可理喻的思想,但他们为此深信不疑,并这样做了下去。

莲华法师就完全是按照苦行僧的做法,开始观察着这片京都。

他不知道自己苦修了多少天,似乎兜兜转转一个大圈,他再次来到了八幡河附近的农田边上。

半个多月前,以八幡河为源头爆发了异常的大瘟疫,这边的人几乎都已经死了,而其他城中染上瘟疫的人也几乎全部死了。

这个时代,传染性杆菌坏疽就是无解的病症,并且那还是在妖魔尸体上变异出来的亚种。

八幡河附近原本就是良田之地,基本上占据着京都粮食生产总量的四成,而此时这附近的农户基本全部已经破败,大量开始拆除。

原本的农田因为荒废了十数日,那些可以收获的粮食几乎全部都已经变成了虫害与鸟类的粮食。

他再次回到了这里,这也是他苦修的最后一站。

此时的这边已经彻底被藤原家给掌控,两名足轻在看守着,一些农户在田间清除着那废弃的稻穗和杂草。

清理稻田的农户们会时不时偷偷将一些还留在稻穗上的谷物拽进兜里,在干完一片田地的农活之后,他们的口袋里面也是变得鼓鼓囊囊。

两名看守的足轻像是发现了这些小动作,但没什么反应。

这种田地的稻穗即使刻意去回收,也回收不到一成,估计连成本都保不回来,于是干脆就这样让这些农户自己去收取。

这些农户干了一天的活,莲华法师也在旁边看了一天。

当天眼快要落山的时候,这边的农田附近开始出现一堆拿着竹篓包着头巾的妇女,莲华法师以为这些人就是田里面农户家眷,也没有多关注。

直到天色渐黑,这里也清理的差不多,两位足轻开始将农户们召集到一起,并骂骂咧咧的说到:“我们家主心善,偷偷将稻穗藏口袋之中的事不予追究,但是明天种那种神物‘土豆’的时候,谁敢偷拿,那就不是踢两脚的事了。”

“别觉得轻松,之前有个人偷偷带走了十多个土豆,被抓住之后绑到城中柱上不吃不喝晒了三天,你看看里面几个人遭得住。”另一人附和到。

这些农户都点头哈腰的道谢,他们口袋中的稻穗已经几乎装满了,即使想要隐藏都无法做到,只能不停的鞠躬。

两名足轻带着农户们离开,去给他们今日份的工粮。

至于来到那些农妇不远处,两位足轻也未多说什么。

这个时候,那些农妇们行动了起来,她们似乎拖家带口,莲华法师还看到一些人背上背着一个婴儿,手中还牵着灰头土脸的小孩,像是蝗虫一样密密麻麻来到了农田之中。

“这是要做什么?”莲华法师决定走近去看看,他原本以为这些人是田间农户们的家眷,可是发现并不是,她们似乎来到田间弯下腰在挑拣着什么。

等到莲华法师走进一看,才发现她们弯着腰,在地上拾捡着一颗又一颗的稻谷。

地上那或是埋进泥土之中,或是还生在稻杆上面的稻谷,此时对于她们来说就仿佛是黄金一样,她们低着头在不停的捡拾着,生怕漏过所过之处的任何稻谷。

这一刻,即使是苦行乐了大半个月的莲华法师都长叹一口气。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绝对想象不到曾经平安时代还是古都城的京都城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种稻谷,即使是一口下去恐怕就吃下数百颗甚至数千颗,可是这每一颗,都是一次弯腰在地上拾取而来的。

他看到了一个头上头巾已经彻底变成土黄色的农妇,因为她身边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瘦弱小孩,也在更着农妇一同拾取稻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