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从特殊批次里进入艺术团的,未来都是艺术团的主要骨干,也是各种表演舞台的常客。
而从普通批次里进入的,恐怕大多都只是可有可无的“苦力”,当个摆设,搬搬抬抬,负责一些上传下达,不需要啥专业能力的工作。
所以特殊批次看重对方的表演能力与舞台驾驭能力,不怯场,不紧张,有自信。
普通批次看重对方的吃苦耐劳属性,勤勤恳恳,安排什么任务都能任劳任怨,不抱怨,不诉苦。
这么说艺术团还真是大型组织,把各方面的个性需求都归纳起来。
沈安明确了面试内容的主要方向,面试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要考核抗压能力与自信水平的话,老好人面试是没用的,要施展一点极限施压。
于是乎一个个进来面试的新生,待面试结束后,都无比认同第一个进来的女孩的评价:这学长看起来的确不像是好人。
哪有人面试这样为难人的?
而面试了有一会,沈安也渐渐清楚艺术团的内部架构。
首先是文艺表演类,分为舞蹈组、模特组、歌唱组、街舞组、乐器组、戏剧表演组以及主持人组七个大组。
每个分组就等于一个部门,所负责的内容看名字就知道。
然后就是常规部门,分为艺术团办公室、外联宣传部、组织部、生活部、纪律部五个部门。
七组五部,就是艺术团的架构。
这五个常规部门的名字与负责内容跟学生会的部门是一致的,堪称是小学生会。
需要重点介绍一下的便是办公室。
办公室等于是艺术团的大脑,上传下达,研究决策,分析定位,由副团长负责。
所以齐泰璃名义上也兼任办公室部长,其实没啥卵用。
生活部又称牛马部,以搬搬抬抬为主,也是这五个部门里存在感最多,但话语权最低的一个。
其余几个,也是看名字就懂的部门,简单得很。
说来也有点好笑,沈安明明已经为艺术团“效力”不少,却还是到现在才清楚艺术团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布。
而来面试的这批特殊批次新生中,并非全都是表演类的。
其中也不乏常规部门的人才,这些人中意向部门尤以办公室居多。
因为办公室是所有部门中升迁最容易的,也最容易获得话语权的部门,毕竟是靠近核心决策层。
这小小的一个学院艺术团,已经初具社会企业的雏形,怪不得都说大学等于是半个社会,既有学生时代的天真与理想化,也带着社会层面的现实与物质。
然后,便是另外一件事让沈安有点难以感同身受。
他在面试的过程中,偶尔遇到几个或是紧张,或是因为发挥不好而沮丧大哭的。
甚至还有苦苦哀求沈安,让他网开一面,千万别刷掉自己,乃至心甘情愿被调剂到最艰苦的生活部,只求能加入艺术团。
这种因为自尊受挫而一时无法接受,导致心态失控的情况他是完全可以理解,他自己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因为学生时期,很多学生的自尊心都相当高,也自视甚高,期待相当高,轻易不能受一点挫折,是尚未经历过毒打的纯理想化性格。
但他不理解的地方是:有很多的“失态”,并非是源于一时挫折带来的自尊受损,而是更在意自己能不能进入艺术团。
仿佛能加入艺术团,就如同高中科举,一举完成跨越阶级,少奋斗几十年的梦想。
这只是一个学校组织的面试,不是什么公务员国考面试,进入艺术团也不能拿铁饭碗啊,至于吗?
他自己当年进入大学时,能进就进,不进就罢。
四年下来,他对这些学生组织没有一点留恋,都只是为学校意志服务的纯牛马而已,靠吓唬和忽悠来利用学生的热情与天真。
他身边的大多数人在脱离部门后也是这般看法,言辞之中不乏对这些组织部门的轻视。
但沈安细想之下,觉得这也许是自己的问题。
毕竟不是同一个世界。
而且这个艺术团也许并没有自己想得这般“不屑一顾”。
但背后到底还有什么具体的情况,沈安暂时也不知晓,他唯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每一个来面试的,都十分看重这次机会。
幸好他也没有纯摆烂,看心情随意选,否则的话,还真难免有点于心不安。
看着一个个面试者如此看重这次机会,他也不得不再谨慎认真一些。
唔,再谨慎认真一些=更严厉挑剔。
于是再后面这一批进来的新生,就更悲催了。
几乎每隔几个就出一个红着眼睛出来的,因为来面试的绝大多数也是女孩居多,尤其是漂亮的女孩。
许亦婧说得没错,艺术团的确是汇聚了整个学院最顶级的“颜值”。
每一个进来面试的女孩,其姿色都不低,平均颜值分数都能有七十几分,甚至还各有自己的才能,或是跳舞,或是唱歌,或是乐器。
想来她们也是从小到大一直被吹捧的“小仙女”,从小被宠着,现在被沈安刁难一下,的确很容易丢眼泪。
这般去想,赵清虞也不算是为难沈安。
因为这算是一个好差事,面试别人本身就很爽,更何况是面试一群漂亮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