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节(2 / 2)

“切,在赵学姐面前又不见你这么牙尖嘴利的。”王雨琼哼哼道:“我现在收回那句话,你一点也不实诚。”

沈安咧嘴一笑:“那我就得强调一下我刚刚那句话,你的确挺损的。”

王雨琼当即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购物网站,搜索“凉席”。

然后递给沈安:“你自己选吧,喜欢什么款式的?”

“这你不得给我安排一条龙服务?”

“好啊,你现在就要吗?”王雨琼扬起小手,攥成拳,满脸都写着威胁。

沈安轻咳一声:“你刚刚说大三不愁工作,你给我安排吗?”

哼。

王雨琼从他手里夺回自己的手机,撇嘴道:“看来你的消息的确很落后呢,这种事情都不知道吗?”

“我应该知道吗?”沈安反问一句。

“每个进来这所大学的新生都应该知道。”

王雨琼认真地给沈安科普:“到了大三和大四,每个学生都要面临实习。”

“而华东综合大学的名头很响,基本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实习。”

“但容易找到,跟找到自己想要的,是两回事。”

“一般到了需要实习的时间,国外国内的大企业也会进来学校招聘,这种时候,你的简历就很重要了。”

“对于这些大企业来说,他们会比较看重你的社交方面,也就是你在大学加入了什么部门,担任过什么职务,综合评价如何。”

“别小看这方面的分数,有时候不比你的学习成绩差多少。”

“而能进入越是重要的部门,也就意味着你被看上的几率就越大。”

焯!

沈安这就理解为什么刚刚自己面试时,有不少新生鬼哭狼嚎地希望自己能网开一面。

他还纳闷不就是一个学校组织吗?又不是铁饭碗。

敢情还真跟就业挂钩。

但。。

沈安皱起眉:“这未免有点儿戏了吧。”

“唔,我也觉得,但很多年下来就这个传统。”

“何况就算不看这些,你进入这些大企业也是从头学起,你的工作跟你所学的专业也未必沾边。”

“比起繁杂的专业,以社交来评价你,也有一定程度的靠谱。”

“反正不管你成绩如何,至少你在做事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

王雨琼似笑非笑道:“所以,在这里,这些学校组织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是你进入大公司前的实习。”

“这里的规章制度,做事方式,都跟外面的公司企业很相似。”

“含情脉脉的学生时代已经过去了呢,沈同学。”

第七十四章:抱最长的大腿!

按照王雨琼的说法,学生在学校这些所谓组织里的表现会影响以后的就业情况。

表现出众者,能得到重视,类似于可以提前拿到offer,而表现一般者,也有一定的加分,总之比“无所事事”者要强。

当然专注于学习的学生也自有他们的途径,比如考研读博,或者是获取更专业化的岗位offer。

这无形中也把就业方向分成了两个:一是管理实践型,另一类,就是技术专业型。

而王雨琼随后也说出了更多沈安所不了解的情况。

名义上学生会属于学校管理,但实际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是学校董事局赋予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东综合大学不是纯粹的公立大学,这一点在北区的公寓就能佐证。

每年来此招收的企业,大多也是华东综合大学背后的“金主”们,由此形成一种循环,在校内组织初步锻炼,随后毕业到企业,除开技术型的人才外,校内组织所从事的内容与在企业岗位时区别不大。

赵清虞是艺术团的副团长,可以视作为你所在部门的顶头经理。

许亦婧是学生会的副主席,等同于企业中的总经理。

按照这个类比,虽然不能完全相同,但还真是同一个体系。

毕竟被赵清虞刁难跟将来被上司刁难,其实是一样的。

大多数学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都是从打杂做起,那跟在学生会部门里打杂也没什么区别。

因此,学生会的招收都很严格,不会太过于马虎,当其举办活动时也会相当地严谨,不像高中这般过家家式。

一旦出错,出错者是真的要承担其责任。

像英语系这种偏技术性的专业,英语系的学生倒是不必很热衷于组织活动,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能掌握技能。

当然要是热衷于组织活动就更好,到时候找工作时,能相对地获得更多的机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