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第六天。
沈安如常地早起,而昨晚忙碌于工作的许亦婧一直开会到深夜,影响了她的休息。
所以他起床的时候,她还在梦乡里沉睡。
他仍旧是没有准备她的早餐,洗漱过后,便离开公寓。
待回到艺术团那边,出奇的是:沈涟瑶不在办公室。
好在沈安不需要等很久,没一会儿,王雨琼也回到了艺术团。
两人吃过早餐后,便回到办公室,开始认真地讨论起剧本。
这一天应当是这个假期以来,沈安过得最毫无波澜的一天,他几乎一整天都是坐在办公室内,跟王雨琼讨论。
沈涟瑶这一天都没有出现,而沉浸在讨论中的两人也无心去留意。
而回到这个剧本上,两人的讨论出现了不少的分歧。
沈安建议走画面,简而言之,就是以画面感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不是费心去塑造优秀的剧情。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这种演出跟传统的舞台剧演出截然不同。
传统的舞台剧,无论是歌剧还是话剧,甚至是舞剧,动辄都至少一个小时起步,也唯有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制造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给表演者发挥。
但迎新晚会上的演出,撑死也只有不到半个小时,根本不可能支持一个相对完整的剧情框架。
而且台下的观众也未必有这个耐心去欣赏。
须知戏剧组有他们自己的专属活动,正如模特组的走秀一样。
甚至相比于走秀,戏剧组的观众构成要更小众一些,因为戏剧的演出并不如其他的表演组这般,那么直观,那么“轰烈”。
对观众的筛选也更挑剔一点。
所以严格来说,迎新晚会并不是戏剧组的主场,只是一次临时演出,也不太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去琢磨剧本。
沈安还特意翻查了戏剧组先前的演出报告,但凡涉及到大型晚会的演出,无一不是走的简洁风格。
但简洁不代表敷衍,沈安只是更强调画面感,最好直接上演高潮片段,而且是不需要太多铺垫就能看懂的高潮片段。
尤其两人都是新手,第一次上阵,太过于复杂的话,免得到时候演砸。
王雨琼的意见则是跟沈安相反。
她恰恰认为就是因为之前在大型晚会的演出都太过于简单,到了她手上,就应该来一点创新,来点不一样的东西,让观众眼前一亮。
这也一如既往地体现着王雨琼的高心气。
她就属于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极为精彩的类型。
所以她打算构思一个复杂的剧本,她不觉得自己会演砸。
两人争执了好一会,才取得共识。
说是共识,其实就是折中。
从沈安的画面感与王雨琼的故事性上各取一部分,然后融合在一起。
接着进入创作环境时,沈安才真正开始火力全开。
他的点子属实有点多,也许是看过的作品都过于经验,以至于他能举出很多桥段。
相比之下,注重故事性的王雨琼反而有点捉襟见肘。
她无论从经历还是从经验上,其实都远不如沈安,之所以强调故事性,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好胜心。
这正因此,沈安才不跟她争辩到底,而是假装迎合她的想法,实际上自己悄悄地把故事性削弱。
小姑娘嘛,要的就是一口气。
但沈安似乎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个世界的不同。
这个世界跟他原先的世界,其实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他提出的很多自认为已经耳熟能详的桥段,其实是很别致的。
本来他还打算要花费多一点心思去说服王雨琼,于是假意说一些很狗血的剧情,他以为王雨琼会相当不屑地否决。
但他万万没想到事情的进展过于顺利,他提出的观点都莫名其妙地契合王雨琼的想法。
竟形成了另类的一拍即合。
所以这个剧本的出现来得很快。
故事的梗概大致就是:以沈安扮演的男主,自以为自己喜欢另一个女角色,为此而无视王雨琼扮演的女主角。
在屡次的失挫与打击之下,他才幡然悔悟,意识到女主角的好。
然后。。
唔。
有点追妻火葬场的既视感了。
这个故事应该是狗血到不行,并且还是玛丽苏元素拉满。
沈安并不喜欢这个故事,但王雨琼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