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 / 2)

“或者说他必须得早就动身了,才能把突厥在泾州堵住,否则突厥一旦过了泾州,就广阔天地,根本追不上,也堵不上了!”

“叶晨先生,您怎么就能保证,那李靖将军已经知道了泾州失守消息,一定会不顾大唐律法兵法,在没有皇帝凋令的情况下,私自动兵!?”

李世民心中无比纠结!

早知道,就不定下这个规矩了!

现在给李靖传令,肯定是来不及了!

现在李世民和李靖,相当于两眼一抹黑,双方其实都看不到对方的情况......

他们的想法,能想到一块去吗!?

李靖,能和叶晨的想法一样吗!?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叶晨此时淡然一笑!

“这个你放心,我有万分之一万的把握,李靖会和我的想法一样,你大胆去拍摄!”

“因为历史中,就是这么记载的!”

“真实的历史之中,李靖在渭水之盟之中起到的作用,乃是重中之重!”

第148章 大局杀龙最后时刻

叶晨的话斩钉截铁!

当时,

他在学历史,在读历史,读到了渭水之盟这段历史的时候,

他就心中有个巨大的疑惑!

因为,这渭水之盟的事件,在整个华夏的历史之上,显得是非常的反常!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突厥人唯一一次打到了中原的国都之中!

而且,历史的记载之中,没有发生太大规模的战斗,突厥就撤兵了!

突厥十几万骑兵精锐,面对长安城之中两万的力量,就这么撤了!?

唐史,是李世民改过的,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伟正光的形象,骑马到了那渭水河畔,然后呵斥了两句颉利可汗,那颉利可汗就自己退兵了!

而后世学者认为,李世民肯定许诺给了突厥不少好处,多半是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协议!只不过没有记载罢了!

否则,突厥为啥退兵!?

眼瞅着就赢了!

没有得到好处,肯定不走!

但是!

这里边,有个巨大的逻辑漏洞!

那就是李世民给了突厥巨大的好处,他就能退兵吗!?

什么好处和允诺,比成为帝王的魅力还大!?

这个说法,其实,也不太能站得住脚!

也有漏洞!

所以!

叶晨........

还有另外一种想法!

那就是......

会不会,那颉利可汗之所以这么快退兵,是因为,他感觉到了其他的威胁!?

会不会,

边关的李靖将军那边,这唯一对他有威胁的对手,动了!?

当初,叶晨就有这个猜想,而后在网上,甚至去一些专门的历史专业论坛,甚至去图书馆泡着,

去查找当年的那蛛丝马迹!

果然!

他在新唐书之中,找到了一段内容!

渭水之盟之前,李靖重整边关防军,问询长安之变,逐步向内移动!

这就说明!

李靖,在原本的历史之中,真的动兵,或者是有动兵的意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