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民生问题,陛下已经抄了很多晋商,把粮食发往各地赈灾。”
“这个回答,你满意吗?如果你认为我是胡扯的,袁督师应该有所耳闻。”
毕懋康说道。
听了这话,李先生苦笑摇头。.
“毕太师,你还真是高坐朝堂,不问民事啊,你有没有去各地暗访过?”
“你确定,这些粮食和银子,都进了百姓的口袋?”
“我来给你说说,我后金探到的情报吧。”
李先生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张卷轴,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汉字。
“首先是山东道台,他确实收到了晋商那边抄来的粮食。”
“然后,他把粮食囤积起来了,以每升五十文的价格,卖给穷人。”
“而且,他还用这些粮食赚来的钱,收了三房穷人家的小妾。”
李先生说道。
然后,他又看向第二行。
“陕西平阳县令吴进,他也收到了来自晋商的粮食和银子。”
“然后,他把粮食贪污了一半,另外的一半,你以为就落到难民嘴里了?”
“我来给你说说吧,另外一半,分别进了主簿,捕头,各乡衙司的口袋中。”
“你认为这就完了,还没有完。”
“这些主簿,捕头,衙司,又借着抓壮丁之名,继续盘剥已经贫苦的难民。”
“他们说了,陛下要打仗,每家每户抽一名壮丁。”
“如果不想当壮丁,就要交钱,家里没有壮丁的,就要把女儿送出来。”
李先生说到这里,毕懋康的眼角开始跳动起来。
“你?你胡说,我大明治下,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事情?”
毕懋康站了起来,指着李先生,全身都在颤抖。
然而,李先生没有鸟他,继续念下一行。
“江苏布政司朱宏,也就是朱家的子弟,他也收到了来自顺天的赈灾粮食。”
“这位朱家的子弟,做的更过分。”
“他不仅把粮食全部囤积起来,而且,还趁机抬高粮食价格。”
“让那些原本不是难民的中产阶级,也吃不上粮食,继而搜刮大量的钱财。”
“据我所知,这位朱宏大人,家里面的狗,每天都吃肉吃干饭。”
“而那些难民,连稀粥都喝不上,你说,可恨不可恨?”
李先生说完,用犀利的目光盯着毕懋康。
他说的有理有据,倒不像是假的。
“怎么可能?陛下已经专门派出了钦差,去监察各地,这些地方官员敢。”
毕懋康狠狠道。
“我知道,朱由检不是新派了个钦差吗?还赐给了他尚方宝剑,说可以斩杀贪官。”
“可是,这个所谓的钦差,刚到地方不到半个月,就被地方上的贪官拉下了水。”
“那些赈灾的粮食,他也开始分了一些,并且在两个月前,在老家建起了三进的大院子。”
“同时,还以十升米的价格,娶了三房太太。”
“他这三房太太,都是难民的女儿。”
李先生说的有理有据,有鼻子有眼,正常人一听,就知道他说的不是假话。
因为说假话是需要时间的,普通人无法做到这么详尽,这么面面俱到。
旁边的袁祟焕也忍不住动容了。
他眉头紧皱,似乎在权衡利弊。
如果现在和朱由检联手,万一朱由检回去后,无法控制局势,那他怎么办?
后金肯定也投降不成了,他辽东王的梦也将破碎。
现在,袁祟焕大概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汉臣投降清军,那是因为。
他们在大明,看不到希望了!!!
“放心吧,陛下只要灭了后金,肯定会去处理贪官的事。”
毕懋康说道,但语气已经没有先前那么自信了。
“毕太师,你也是个有良心的人,我们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