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反问。
“他既想做辽东王,但又害怕陛下不守信用,更害怕陛下将来无法平定大明的内乱。”
“所以他这才一直跟在我大军的四周,但又不攻击。”
朱玉分析道。
“不错,朱玉,你成长起来了,希望你将来,能成为朕的徐达,常遇春。”
朱由检拍了拍朱玉的肩膀。
“陛下过奖了,末将这点军事才能,如何能与开国徐达与常遇春来相提并论。”
“不过嘛,末将却可以做陛下的白起,张良,韩信。”
朱玉说道。
好家伙,原本以为他要谦虚一下呢,结果自比的白起韩信等历史名将。
在华夏历史上,真正能称为名将的人,明朝,恐怕也只有一个徐达勉强上榜。
记住了,是勉强上榜。
真正有军事才能的,应该算孙武,白起,王剪,廉颇,李牧,韩信,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朱由检:......
“朱玉,你可真是越来越谦虚了啊!!!”
朱由检意有所指的说着反话。
“哈哈哈,陛下,咱们还是商量一下,如何收服袁祟焕吧。”
“他有一万骑兵,只要他倒向我们,我们就必胜。”
“如果他倒向清军,虽然不说必胜,但依旧有可能把我们二十万大军耗死在草原上。”
朱玉提到了正事。
“可是,袁祟焕现在已经不相信我大明了,我又如何再收服他呢?”
“更何况,据探子回报,袁祟焕的弟弟,好像也死在那一役了。”
“他会和朕重归于好?”
朱由检犹豫的说道。
说实话,他也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当初袁祟焕的弟弟袁祟山被抓时。
他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去救人,并且还要诏告天下,让天下人知道自己爱将如子。
可作为皇帝,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不是能不能打胜清军。
所以他一时糊涂,战还没有打赢,就开始谋划着削弱袁家的势力。
现在事闹大了,袁祟焕居然在关键时刻谋反,而且是趁着他没有骑兵的时候。
还有一点,他更是怀疑,自己的骑兵,是不是就是袁祟焕吃掉的。
不然的话,袁祟焕为什么恰巧在自己没有骑兵的时候谋反呢?
这还真让朱由检猜对了,他的一万骑兵,就是被袁祟山吃掉的。
辽东平原上讲究的是一个机动性,他在没有骑兵的前提下。
哪怕火枪已经超越了清军一个时代又如何?
你打他就跑,你不打他又来,让你随时绷紧神经,不得安生。
照这么下去,他这二十万大军拖也被拖垮了。
“放心吧陛下,袁祟焕既然跟而不攻,证明咱们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得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找袁祟焕谈判。”
朱玉说道。
“你是指你自己吗?”
朱由检问。
“不是的陛下,我听说有一个人,口才非常好,只要他出面,说不定能成功。”
朱玉道。
“你说的是谁?”
朱由检问。
“这个人,就是我手下的一名副将,他名叫王灿。”
朱玉道。
“王灿,好吧,你把他叫来,我见上一面。”
朱由检说道。
不一会儿,一名尖嘴猴腮的家伙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