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起大王此前明知王龁的背叛,却还能隐忍到现在才动手。
而且还在信中明言,要设计将汉军在韩魏的部队全部烧死,一个不留。
其城府之深,胃口之大,手段之狠辣,让蒙恬顿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反观自己,在整件事中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犹如扯线木偶般任人摆布……
就在蒙恬感到心惊肉跳之际,耳旁忽然传来赵佗的声音。
“好了,接下来就要麻烦蒙将军讲讲大军该如何行事了。”
“善!”
……
两日后,魏国的某座大型粮仓内,大汉的军旗在城墙上迎风飘舞。
就在几个时辰前,李牧与廉颇联手偷袭了此地的秦军,一举夺取了这个秦人在魏国的第二大粮仓。
“哈哈哈,痛快,实在是痛快!”
“好久不曾有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了!”
望着粮仓中那堆满了一袋袋的粟米,廉颇仰天大笑,
花白的短髯轻轻抖动,难掩心中激动。
昔日在赵国为君主所妒,做事畏首畏尾,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被人弹劾。
在这种环境下,哪怕当上相国也没什么滋味。
哪像现在,汉王不但给了一万五千精锐供他驱策,而且还没有任何限制,任由他廉颇发挥。
这种感觉,就仿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简直爽极了!
一旁的李牧显然也有这种感觉,那方正严肃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抹笑容。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脚步声从身后响起。
“启禀两位将军,新郑处有飞鸽传书。”
“哦?”
笑容一收,廉颇表情凝重地与李牧对视而来一眼。
负责把守新郑的乃是秦国的上将军王龁,临出发时曹超曾将王龁的真实身份告诉两人,说到时候对方会主动与他们联系,一同夹击鲁关的秦人。
然而过了整整大半个月,对方一直没有与他们联系。
如今骤然传来书信,难道事情有变?
想到这,廉颇连忙从亲卫手中接过书信,正要打开,却被一旁的李牧给按住了。
“小心人多口杂!”
廉颇顿时会意,于是与李牧一同快步朝帅帐内走去。
两人很快走入帅帐,吩咐亲卫守好帐门后,这才打开书信,仔细看了起来。
稍倾,两人终于看完书信。
廉颇皱眉问道,
“信中王龁要求我等尽快向新郑靠拢,届时他会领兵出城,在伏龙谷与我等汇合,一同杀向鲁关。”
“李牧,你怎么看?”
李牧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快步走到了地图前,仔细端详了起来。
帐内瞬间陷入了沉默。
良久后,李牧淡淡说道,
“此事恐怕有诈!”
“哦?”
廉颇眉头一挑,快步走到李牧身侧。
“老将军请看。”
李牧指着地图的某个地方,朗声说道,
“此地便是伏龙谷,距离新郑有十余里,却并非去往鲁关的必经之路。
“那王龁既然想与我等合兵一处,为何不直接邀我等入新郑,而非得选这么一个地方?
“这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廉颇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了。
“王龁曾在信中解释,说他大军的军粮就屯在此地,为了方便取粮才邀我等在此碰头。”
“哼!”
李牧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