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励精图治,实行仁政。
不仅给百姓们良田,还减免税收。
最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您不值得百姓们出城迎接。
那天下就没人值得了。”
一名庐江官员站了出来恭维道。
脸色谄媚说道。
“是啊是啊。”
其他官员纷纷附和。
围着孙策又是鞠躬作揖,又是阿谀奉承。
把孙策对庐江百姓的贡献吹上了天。
也把孙策本人捧成了神。
百姓们听到以后也是这么认为的。
一个个开始自发的高呼孙策的名字。
孙策嘴角含笑,与众人谈笑风生。
好半天这场迎接才结束。
所有人都跟在孙策背后回归舒城。
到了舒城内。
少不了一场接风洗尘的宴席。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宴席才结束。
众多官员纷纷离开。
州牧府,孙策单独召见了荀攸。
“公达,你知道我最讨厌这些繁缛礼节。
下次别搞什么数万百姓出城迎接的戏码。
我累,他们也累。”
孙策开口说道。
对荀攸有些埋怨。
身为一个现代人。
孙策是很不喜欢复杂的礼节。
别的不说。
光是和迎接他的官员、百姓们讲话都要讲半天。
嗓子干啊!
“回禀主公。
百姓们出城迎接不是属下组织的。
是他们自发组织的。”
荀攸笑着说道:
“毕竟主公您可是一位贤明君主,深受百姓爱戴。”
“自发的?”
孙策一愣。
旋即摸了摸鼻子,心中有点惊讶。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庐江百姓心中的形象竟然如此之好。
其实。
孙策身为现代人,心中是有良心,讲怜悯的。
而古代的统治者基本都是剥削百姓。
有些狠的甚至剥削得百姓无法生活,只能去死。
农民起义就是这么来的。
孙策并不是圣母。
但他比起其他统治者来说就是良善仁慈。
对百姓极好的存在了。
这才会让数万百姓自发的出城迎接他凯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