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的黄克一直都认为,民国时的清华北大,主业是对国家科技、经济、军事建设“屁用没有”的“国学”,简直就是误国误民浪费教育资源的存在。抗日救国,需要是兵家墨家之学,什么国学儒学,统统给我死一边!
和清华北大不同,上海交大却是民国中国罕有的“理工科”出名的高等学府。这里走出了未来共和国的“五个美械师”钱学森,未来的386,未来的一大堆航空设计师,总之理工科的牛人那是一批批。
回到七十五年前,黄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慢慢来”。
要做大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身份问题,其次是“周围的陌生人”的认同问题。
身为国家级高级技师,又在异世界被开了挂,升了级,现在的黄克,眼睛更尖,手更灵巧,连艾琳娜都称赞他“眼明手巧”的本事,就算是在异世界也极为罕有,可以成长为最强的“初级构装师”。
文科生穿越,回到七十多年前,只能去抄书抄袭装逼。
理工科技术狗,要装逼,当然得先从卖弄自己的“技术”做起。
上海交大,作为全国高等学府,这位黎校长的能量并不下于清华北大的校长,是可以在国府上层说话的人物,门下师生关系更是非常广泛。
所以从一开始,黄克就打算从“老校长”这里入手,从他这儿获得认同。
事实也不出他所料。
在听明白了黄克来意是“为了尽早地证明自己好给为国家,确切地说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后,黎校长在第一时间,就把学校机电系的几位教授导师找过来。
然后,这几位导师拿出一堆的试题,开始给黄克进行“测试”。
当黄克在校长室里拿着21世纪产的墨水笔做题时,黎校长却在屋外,陪着艾琳娜交谈。
作为民国名校的校长,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早已过了不惑之年正朝知天命奔去的黎校长并不象网络小白文的龙套那般,被人嘴炮忽悠两句就会信以为真的。黄克的那番说辞在他心中疑问甚多,他现在正是想从艾琳娜身上套出点什么。
-------------------- 第28章屠神的民族 --------------------
第28章屠神的民族
在黎照寰心里,黄克此人外貌“过度年青”,疑问多多。而艾琳娜的容貌,则是“漂亮得象个妖精”,同样也有大问题。
黎照寰,字曜生 1898年出生,广东南海人。他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冒!此君早年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学位。无论是学历文凭,那都是实打实的,肚子里可是有着真才实学的干货,远比拿着假文凭忽悠人的所谓“民国大师”胡适要牢靠得多,并不是那么好唬的。
双方一交流,黎校长首先就大吃一惊,因为艾琳娜一开口,就是用再纯正不过的魔都上海本地话和他对话。然后在发现黎校长听不懂,他是广东南海人),立刻就切换成了粤语。
“我会的中国话,其实比黄克还要多几种!”
一开口,艾琳娜就在语言上给了黎校长一个下马威。
“我知道,你对黄克的来历有怀疑。你没有猜错,我们的来历确实都有些问题,我们在国外出了些事,现在正躲着一些人,回国的时候证件都丢光了,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向你求助。”
身着教袍的艾琳娜摸着脖子上逆十字架,用黎校长熟悉的粤语向他解释着。这个十字架,其实就是做成十字架模样的空间装备,诸神在异世界给她制造的神器,只不过她现在是反着戴的。
而艾琳娜的这个动作,也让黎校长在第一时间留意到了艾琳娜逆戴十字架的做法。
黎校长问道:“艾琳娜小姐,请问您是基督徒吗?”
艾琳娜一脸不屑地哼道:
“不是!雅威那个失败的被流放者,有何资格让我奉其为主?”
黎校长:“......”
只是聊了两句,从清末活到民国,见过无数风雨的黎校长,瞬间就有种“这话没法聊了”的感觉。艾琳娜无意间习惯性流露出的不屑的神态,令他意识这个“洋女士”是真的傲慢到了极致。
“那你为何.....”
“为了纪念,为了不忘却!”
艾琳娜手握十字架,指肉深陷其中,冷冷地答道:“还戴着这个,是为了不忘记那些所谓的神灵做过的那些恶事!”
身为诸神之下的最强者,傲慢早已深入骨髓。即使现在的她已经“坏掉”且心里充满对诸神的仇恨,但经年累月积下来的许多东西,早已渗入她灵魂深处。回到1935年,黄克为了适应这个世界需要伪装成这个时代的人,而光之圣女傲慢的天性,虽然不得不为适应世界而做出“伪装”,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其实她是很不屑这么做的。
“莫非,莫非你是......”
黎校长犹豫地想着要不要把“反基督”之类的词说出来,但艾琳娜却先他一步说出来了。
她恶狠狠地道:
“我是想成为屠神者!杀死神,杀死你心中那个所谓的上帝!”
然后,她回过头,看到了正在房间里做考题的黄克,转头对黎校长,脸色微沉,低声道:
“里面的那个叫黄克的男人,我遇上他的第二天,他和我说了一件事,我想请黎校长你帮我验证一下。”
“请说!”
“是关于你们中国人的,确切地说,是所谓的炎黄子孙。”
说出这话时,艾琳娜的口气就好象是在说“异族”一般,黎校长也是这么感觉的,这时他已经确认了一件事:艾琳娜和黄克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带着一个精神病人在身边,真是很头痛呢!”
正在校长室里“考试”的黄克,被异世界开过挂后,耳朵极尖,把外面二人的交流听得一清二楚。
现在他面对的人是交通大学的两位机电系教授,他一边做题一边和对方“聊天”,一边还要解释为什么自己答题时使用的是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这两位教授看到黄克解答时所用的文字居然是“草书”时很是惊讶。
“汉字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地简化的,比如王羡之的兰亭序,里面就使用了大量的简化的汉字!文字应当通俗易学才能达到最大范围传播的目的。汉字本来一直是在简化中进化的,但这一进程,在鞑清入关后被打断了!”
“康麻子那个鞑子皇帝,本身倒是精通东西之学,但是这个鞑子皇帝可恶之处就在于,正因为懂得很多,所为了他一家之天下,搞的什么康熙大典之类的,就恶意地让汉字繁体字化,其目的为了更加方便愚民统治。我父亲深恨鞑子,从小就教育我,这两百年中华之民所有的所谓汉字,其实都是鞑清恶意繁体化搞出来的鞑体字!”
清时的繁体字和明时的汉字之间的关系,黄克不是语言学家,这方面其实没有什么研究,说出这番话,纯粹就是在后世上网上关于汉字的简繁之争时,看到的一段说辞。是真是假他不知道,不过本着“有利就拿来主义”的原则,就不管真假的拿来用了。
简体字好还是繁体字好?这还要说吗?每一个识字的同学,在小学时都品尝过被老师罚抄生字多次的恐怖。说繁体字是传统很好什么的,请把“忧郁的台湾乌龟”用繁体字(憂鬱的臺灣烏龜)抄几次尝尝味道,你就知道好坏了。
只是一张嘴,正在给他考试的两位交大教师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是一个极为偏激的大汉族主义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