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节操偏偏太好的他,这个时候还在想尽办法“自救”。
包座这一带,炮党军的机动兵力,并不只有包座南边的第一师,
包座北边,原49师驻地那一带,还有好几股“杂七杂八”,由地方土司,招安土匪,地方土豪,地方民团各种乱七八糟部队临时编制出来的“杂烩师”,总人数加起来也有上万人之多。——没错,就是"杂烩师",说他们是杂牌师都污辱了杂牌师。
“包座战役”打了这么多天,这些“杂烩师”最远的离包座也不过百十里地,爬了这么多天早就爬到包座周围,纯粹是为了捡便宜才观望不前的。
昨晚开始,“包座大捷”的消息传出,这帮子乱七八槽的“杂烩师”们,一改先前“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风范,个个忽然全都勇猛了起来,兴冲冲地聚集向包座围过来,大叫着要来抢那一堆堆的“行走的X万银元”。
胡宗南此时就是在向包座北方的49师师部所在地疯狂地发送电报,通过那儿的49师留守人员给这些杂烩师发出指令他们赶去支援。
能不能救到人他不知道,但多送一些友军送到红军枪口下,让红军分心,他的第一师还能多一点“希望”。在这一点上,胡宗南还是继承了常校长的衣钵真传的。
只是,胡宗南不知道的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民团组成的“杂烩师”,在这个时间点,同样也象他的第一师的般,正在川北的山谷里,山道上,正被红军杀哭爹喊娘的。
围歼他们的,是昨夜战报里已被“击毙”,现在再次复活的彭帅指挥的红三军团——此时的红三军团,是在张国焘倒台后扩编的,其以旧红三军团人员为核心,按“一老带三新”的原则,吸收了大量的红四方面军转移过来的前非战斗人员。其整体战斗力并不强,但武器弹药却十分充足(原因大家明白的)。
实力下降的红三军团,打胡宗南的正规旅可能有些吃力,但在预伏阵地上,打这帮子民团,土匪,土司组成的“杂碎部队”的伏击,却是相当地轻松。
红军主力部队在南线围歼胡宗南的主力第一师时,因为“吃不上大肉只能咬杂碎”而郁闷的彭帅,此时把全部的怨气都放在这帮“杂碎”身上,全师上下一开战就全力猛攻,疯狂地拿这些杂碎部队狂刷经验。
红三军团的补充兵虽然是“新兵”,但那只是“相对的”。本质上,却全是经历了数千里长征的“老兵”,只是战斗经验稍缺,但意志并不差。在一群红三军团“猛虎”级别老兵的带头下,个个至少也是“军犬”级别的战斗力。调整补充后仅六千余人红三军团,没费多少力气就直接撕碎了数量比他们还多一些的“杂碎师”。
当日十二点时,红三军团已经攻下49师的原师部所在地,把49师留在那儿的最后一点家底都掏空了——而这个时候,49师的少数的留守部队已提前做鸟兽散,丢下师部疯狂地向北逃窜,然后又是“追猪和抓猪”的垃圾时间......
十二点半的时候,一个早上就赌光了所有的赌本的胡宗南才经意识到,自己这时已清洁溜溜,仅余一条裤裆了。
“师座,派出去的侦察兵已经回来了,他们说远处的枪声全听不见了,我们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他的副官和参谋们,几乎是哭着求他道。
“撤,撤到哪?南边的松潘也要完了,北边全是共匪......”
这个时候,和松潘的无线电通讯也已中断,不用猜也知道,那儿现在肯定是凶多吉少。
某参谋出主意道:
“我们可以往西北边走,去西康!也可以往东南方向走,避开共匪主力,过草地,南下.......”
“去西康,过草地?”
胡宗南面皮抽了抽,眼里尽是绝望。
“过去了又如何?校长把第一师交给我,结果我半天之内,全丢光了......”
刚刚接到的,来自成都方向的战况询问电报就摆在他面前,那是常凯申发过来的。包座战局急转直下,“大捷”变成了天大的笑话,更变成了往刚刚对着全世界吹大牛的常委员长脸上一记又一记的大耳光子.......
胡宗南几乎可以想象出,此时的常委员长的脸,一定已肿如猪头,怒火冲天的表情。
“废物,娘希匹!胡宗南这个废物,我要毙了他.....”(想象画面)
胡宗南闭上眼睛,不敢想象自己见到他时的场面。
他摆摆手道:
“你们先撤吧,往东南方撤!不,是往西边走,去西康,先在那里躲躲,红军不会去那的.......”
胡宗南摸了摸自己腰上的配枪,考虑要不要自杀......
“师座,不要这样啊!”
好在身边的随从还算忠诚,按住了他的手,一番规劝,又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后,一行人这才匆忙地离开师部,在一营警卫的护送下,仓惶弃部而逃。
只是,他的部队离开寨子才走不到两里地,经过一个小山谷时,四周突然枪声大作,两翼的山道上射出密集地火力,瞬间扫倒上百名毫无防备的护卫。
山道两测,早就有大批伏兵藏在那儿,最近的离他的警卫部队甚至不到六十米远。
仓惶逃窜的胡宗部师部此前哪有可能预派先头部队“搜索”前进,直接中招。而对手凶猛无比的弹雨,让遇伏的胡宗营警卫营几乎以为自己遇上了一个旅的部队的集火射击。
胡宗南的警卫营拼死抵抗,但对手占据了绝对的地利优势,因为动用了大批自动武器,而火力更是凶猛无比,更有多把狙击枪埋伏在高处挨个狙击组织抵抗的军官。
战斗在十五分钟后结束。
胡宗南的警卫营损失过半后,胡宗南在漫山的“缴枪不杀!”中下令投降。
几分钟后,他看到了俘虏他的红军将领。
他是行走的“八万大洋”——红32军军长,罗炳辉。
昨夜,胡宗南在电报里询问俘虏伍豪的情况时,要求伍成仁把伍豪送到第一师师部这儿来,这则电报自然也就把他的师部所在地透露得一清二楚。
红军的诸多名将中,罗炳辉最擅长“掏心”战。
胡宗南这种主动送人头的行为,他怎么可能会放过。
红军过草地时,他所部因为担任后军,是最后走出草地,错过了前面的几场大战。
今日围歼胡宗师第一师,“来迟了”的罗炳辉觉得跟着其他红军打胡主力“不够劲”,在他强烈要求下,从林虎三手里拿到了最精锐的“尖刀连”的指挥权,然后带上自己所属的红32军的精锐部队一个营,一夜行军+早上行军,连赶了好几十里山路,于中午到达胡宗师部附近。
作为最擅长“掏心战”的红军将领,罗炳辉并不急着以手中的疲倦之师攻击有山寨土楼防护的胡宗南师部,而是极耐心地命令部队在其最可能的“逃窜”路线上设伏,安静地休整等待。而后也不出他所料,直接将胡宗南的“最后的裤衩”也扒了下来。
而当天傍晚,位于包座的李润石主席,收到了来自松潘的电报:作为伪装主力部队的董振堂、余天云两部,已成功地拿下松潘,胡宗南在松潘最后一点“留守”部队也被一网打尽。
常凯申起家的第一师,在军事意义上,已经被完完全全地彻底消灭,不复存在!
......
-------------------- 九月回顾,十月展望(感谢大家把我推上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