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6587 字 2023-03-09

"那些投入没浪费啊,现在不正在建成链霉素厂吗?你的合成氨,利润有链霉素高吗?"

然后侯德榜只能无语问苍天,后来从报纸上得知黄克这个民国第一小白脸正在老朋友范旭东这儿作客,顿时怒气冲冲地坐火车从南京杀回天津上门问罪。

侯德榜心痛地道:

“好多机器都已经订好了,比如合成塔,压缩机,发电机,锅炉,还有一大堆管道,现在都堆在仓库。这些设备加起来也有好几百万美金,就差那台最关键的制氨机了........黄先生我知道链霉素利润极高,可是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制氨厂。老范提起过你,你也担心中日会开战,你也懂化工,合成氨厂只要稍作改进,就可以制造炸药。”

“只差三百万美金?”

“是的!”

“你说得没有错,中国不能没有自己制氨厂,这是国之重器,不能总靠进口,不能受制于人!”

黄克握着侯德榜的手,一个劲地点着头,

“你放心,这事包我身上。这事我会和宋子文先生说的,如果他舍不得出这钱,那么我替你出。”

侯德榜顿时开心了起来。

劝服好侯德榜后,黄克回到自己的房间,再出来时,手中已多了一大叠资料文件。

“老侯,你这次不来找我,其实我都会过去找你了。这是我要送给你的见面大礼。”

黄克把文件递了过去,一旁的范旭东则满脸微笑。

这是小黄克得母亲与大黄克相助,“抄袭”得来的“侯氏制碱法”的全套工艺流程技术资料——原本这东西,大概是侯德榜六七年后的发明。

侯德榜接过一看, 只是看了几眼,眼睛就移不开了。而范旭东在一边帮腔道。

“这是一份全新的制碱工艺,黄兄弟住在我家这十天,我和他都在这里试验这份工艺的可行性,小规模制碱不是问题,大规模生产,应当没有什么难度。”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三人聚在一起,黄克这个“抄袭者”,与侯德榜这位“原创者”,讨论"侯氏制碱法"的工艺生产技术问题。知道自己的制氨厂建成有望,侯德榜的心情瞬间就好了起来,而黄克送上的新式制碱法的大礼,更是令他欣喜若狂。

只是侯德榜不知道的是,今天和他“一见如故”,聊得开心的“黄兄弟”,聊天时脑子里,却在盘算着,怎么把他视为心肝宝贝,存在仓库里的那些核心设备全部“零元购”弄走......

设备要,人也要!就连侯德榜本人,黄克也是抱着将他“勾搭拐走”的坏心思

黄克在天津范旭东的研究所里,足足住了二十天。这期 间和他接触的人,全是这个时代中国理工科方面的顶尖人材,其目的自然是为了两年后抗战的全面爆发后收罗人材。

天下英杰尽入彀中!

除此之外,他的另一项任务,就是来天津港,准备接收苏联方面通过远东港口,运送过来的援助物资。

现在的陕北和甘南,共有六个军团,超过九万人的红军主力,正从一南一北两个方向“三马”发动全面的攻势。

其宁夏一线是主攻方向,红军在这里足足集结了五军团六万余人力的兵力,而甘南方向为牵制进攻,却也有一个主力军团外多个独立师配合牵制攻击。

考虑到西北马家军“弹药不足”的“穷光蛋”特性,甘陕红军已经意识到此战过后弹药库存会下降不少。所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着重索要的,就是军火,尤其是炮弹、雷汞、底火、火棉这些物资的援助。

而黄克被派来坐阵天津港,就是要借助他特殊的空间能力,接收这批重要的军援物资。那条支援军火运输船已经出发,就将在近日到达。----

-------------------- 第105章西北变局 --------------------

抢在外面的海水被冰冻之前,十一月二十四日,一条苏联货船从海参威出发,驶向天津,于十二月二日下午到达天津。货船停靠的港口,是英租界的码头。

当船被引入港口,在泊位停下时,时间已是下午五点半,天色将暗。负责泊位船登记,验货的海关关务员,是一个叫马可世的英国人。

“快下班了才进港,真倒霉。”

马可世心里骂骂咧咧的,正要上船验货,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Mr. 马!”

“喔,Mr.林!”

喊他的人,正是最近和他打得火热的酒肉朋友潘汉年,他的身后跟着一大群码头苦力打扮的人,全是马可世没见过的陌生人。

“怎么你还在这里?没有去参加晚宴吗?”

“晚宴?你是说是艾琳娜小姐在英租界举办的那个晚宴?我这样的小人物......”

潘汉年笑着拿出了一份请柬,递给马可世。

“Mr. 马,今天是我们远东贸易公司成立的大喜之日,以后我们的货船都要经过你的手,怎么能缺少你这样的人呢?”

马可世小心地打开请柬,里面夹着三张白色的一百英磅的大钞。(英镑是有100英镑的面值的,为白色,其发行时间为1725年,停用时间为1945年。)

马可世笑了笑,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一招手,手下的中国跟班,验货人员会意地“提前下班”。然后和他潘汉年勾肩搭背地走向海关外的汽车,被车子载着疾驰而去。

二人一走,跟着潘汉年的那群码头苦力来到苏联货船边,码头的吊车在司机的操纵下开始工作,将船上笨重的货物卸载下船,而后由这群苦力将其从码头转运到附近仓库里。

而同一时间,却另有一人在边上的角落里,挨个地给提前下班的马可世手下发钱。

“今天我们大家不知道你们偷运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什么都没看见。“

这样的交易大家已经做了快两个月了,彼此都心里有数达成了默契。

今天是特殊的日子,潘汉年的幕后大老板,著名的“黄金公主”艾琳娜来到天津英租界,除了宣布她将在英租界成立一家“远东国际贸易公司”外,还举行盛大晚宴。整个英租界码头的洋人官员,全都接到了她的请柬,就连马可世的这样的“底层小官”都收到了一份。

过去的两个月里,潘汉年勾结中统,从这处码头进口了无数的货物。中间偷逃关税不少,在养肥了中统特务的同时,也养肥了海关的关务员们。上头吃肉,下面的喝汤,事后也有红包打赏,大家都获得了幸福,都感觉到了口袋有钱的快乐,都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只有南京国民政府的海关收益少了。

货物还在卸载的时候,负责押运货物的苏联船长,就已被”优先“带到办公室,”优先“办理他的入关事宜。

他的货船,露在外面的货物是一袋又一袋的面粉,但实际上只有摆在最上面用于掩盖的那一圈是真的。余下的都是装在木箱子里的TNT炸药,数量足足有五十吨。

其中一个个长条木箱,里面装着的则是远东苏军仓库里直接取出来的莫辛那甘步枪。一个箱子里就装了二十五条,共有一百二十箱,总计三千枝。与之配套的7.62毫米的子弹就超过了四百万发。此外还有整整六挺12.7毫米口径捷格加廖夫式机枪,四十挺轻DP轻机枪,以及大量配套的炮弹和12.7毫米的机枪弹药。

这些被封装在木箱武器弹药,其木箱表面写着俄文混和英文的”伏特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