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132 字 2023-03-09

历史真的被改变了。

自从在松潘那儿遇上这个自称来自未来的少年后,革命的形势就一天比一天好。

“知识就是力量啊!”

他在心里感叹着。

黄克发明的这种炮,虽然缺德冒泡,但最大的优势,就是炮弹太容易制造了。虽然其歹毒的杀伤力滞后了一些,但是穷惯了的红军,这次两天里随随便便就朝城里打了几百发炮弹,纯粹只是为了骚扰和降低敌军的士气,这在从前是无法想象的。

之所以会这么不心痛炮弹,最重要的是,打出去的这几百发炮弹,实际上加起来,其消耗的炸药和材料非常地少。一发没良心炮消耗的炸药数量,足够造一大堆的“金粪炮”的炮弹。而一袋洋灰加上随处可得的沙子和竹草材料,更是足够造出几百发的弹头弹体,一发炮弹的制造成本比边区造手榴弹高不了多少,射程远,威力大,制造工时却比手榴弹还少,用了之后,除了“臭”这个缺点外,大家全都叫好。

这两天的时间,新组建的炮兵团一口气打出去三百多发炮弹,全军上下除了感到“臭得恶心”外,竟无一人感觉心痛,原因就是他实在太便宜太好造了!弄好水泥,渗入草绳竹筋,放入事先造好的模具里压制成形,固化之后加入爆炸弹芯和干粪铁砂,就连小孩子都能上手。

而这样的一款经典火炮,董振堂在仔细观察过后,发现其结构更是简单至极,极易制造——除了炮管不好造外,余下的部分都是随便哪个乡村铁匠都可以造出来的“平平无奇”的设计。

“关键还是头脑,是知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头脑,是造不出这些东西的。就象红军,在主席的领导下是战无不胜的军队,换成三人团那帮人......”

董振堂在心里哼了一声,他又想起了自己的34师,以及另一个时空里自己的另一段命运。

董振堂就在昨天就已经向中央提出要求,要求后方的工厂,大量地制造这款“物美价廉”的“金粪炮”.......在董振堂看来,这款“金粪炮”当真是太适合红军情况的好炮了。

“如果我们五次围剿的时候,拥有这种炮,当时要打穿敌人的堡垒战术,也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当董振堂向中央提出制造更多的“金粪炮”的要求时,无论是远在南京的常秃子,还是身在日本的冈村宁次,两人的鼻孔里,都隐隐约约地飘过了一阵阵奇异的恶臭味......

两天后,攻城地道掘进到银川四面的城墙下,大量的炸药被埋入,银川城两面城墙,在巨大的爆破声中被炸开了,而后无数的红军战士在冲锋号声中攻入城中。

银川城破后,马鸿宾在看到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向红军主动提出投降,以保全城免于战火。

董振堂按中央的指示,接受了他的降书。

PS:12点前,先更新了。回头再校对

感谢夏天的童话的连续打赏,本书拥有了第一个盟主!感谢地球摇篮星辰大海 的卡布奇诺。

另外:三马之战,不想写太多太细,原因大家明白的。有些地方,大家看个过场,看懂暗示就行。

-------------------- 关于上一章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

第一点:银川的黄河冰冻时间:请大家百度一下,黄河银川段的冰冻时间,通常是一月份以后的事,十二月时,银川地区气温虽低,但离河水完全冰冻可以走过河,还需要一段时间的。

这一点,我是特地查过历史气温和冰冻时间表的。除少数极寒异常时期银川段黄河会在十二月冰冻,但大部分都 一月中旬前后。书里银川战役大概是十二月初,还是差一点的。

第二点:金粪炮

井字号点进去可以看到这门炮的历史原型的资料

这东西就是一个大号掷弹筒,现在用这种臭粪弹,是节省炸药的玩法,等后面红军的炼铁厂建起来后,就可以使用传统的填装炸药的榴弹了。当然,也可以是折衷的水泥外壳+炸药。但水泥壳的这种主要缺点是破片不足,杀伤范围小。

计划里这种武器,红军会开发出三种炮弹:臭粪弹,常规水泥(竹筒)填充炸药炮弹,标准化的铸铁外壳榴弹。

第一种和第二种炮弹,适合的是无军工厂的根据地自行制造,而南方产竹地区,在缺水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竹筒作为炮弹外壳,当然,这种一般就是军工能力一般的根据地用的自制游击武器

另外,臭粪弹引发的伤口感染问题,可能有人以为火药高温可以杀菌,确实是这样。但是有一个小细节你们忽略了:空气中长时间弥漫着干粪粉末,本身就是极易滋生细菌,这种环境下,伤员的伤口感染比率是很高的。哪怕他不是被金粪弹片打伤。

这当真是一种很缺德的炮弹。

现实中有一个案例。美军在伊拉克时就发现,当地的几种病菌的密度惊人的高,在这里作战的美军伤员伤口感染的问题也是令他们头痛。

-------------------- 第109章铁道游击队 --------------------

当红军包围银川城时,开始进行土木工程,地道掘进的时候,黄克于12月7日驾机离开延安,在西安不作停留,直接就转机飞回天津。

之所以如此匆忙,原因是这个时候,天津方面的地下党发来一条紧急电报:西北三马的“订货”到了!

历史上,西北三马很早就向日本人订购了大批武器弹药,而后这批枪枝弹药于1936年五月到七月间交货,最终的交易的军火数量,大约是4000把三八大盖和四百万发子弹。

而这个时空,由于红军比历史上更早出川到达陕北甘南,给三马带来的军事压力,更是十倍于原历史。几乎就在红军拿下天水的那天,西北三马就迫不及待地掏空家底,用大量黄金向日本人求购军火。

三马本就和日本人暗地里勾结,又以青马为甚。一直在关注西北局势的日本军部在这事也非常地“热情”。在收了第一笔以黄金支付的定金后,早早地就命令本土的军工厂开工生产枪枝弹药。原计划这批枪枝弹药会是在明年二月左右交货,比历史上要早了近半年。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无论是三马还是日本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刚完成万里长征的红军,仅仅休整了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迫不待在西北发动了全面攻势。

这个时候那批订单在工厂里仅生产了一小部分。面对三马的一再求助,野心勃勃的日本军方难得地“好心”起来,眼看马家军被红军打得狼狈不堪,催要军火甚急,军部大本营直接命令关东军从军械库的库存中调拔现货,从大连发货走海运,运入天津港。

这批军火主要的买家是马步芳,交易的执行人是其弟马步青,而军火的运行路线,黄克在查过历史资料后,原历史是走天津-包头的铁路,然后在包头卸车后,由马步青派人用骆驼骡马运至甘肃凉州(武威),最后再转到马家军手中。

当黄克赶到天津时,负责接应他的潘汉年告诉黄克,这批军火现在正存在天津港日租界的仓库里,由日本军队看守。

也幸亏过去几个月里,京津两地的地下党和国党各方势力的“快乐合作”。从天津港到铁路系统,到处都有“自己人”和“合作伙伴”。从东北通过海运运上岸的这批军火,刚刚被搬运进码头仓库,潘汉年这边就通过码头工人的关系得到情报了,然后紧急通知了延安。

潘汉年道:

“现在天津和日本人负责军火交接的是马步銮,马步青则在包头接货。这一次日本人从船上运下来的军火超过千箱!不过应当是东北军的装备,因为那些箱子上写的全是中国字。”

“匆忙之间,他们最有可能的也就是直接拿现役的军火充数。东北军的军火和日本人的不配套,拿他们的枪械交货是最现实的。”

黄克和潘汉年讨论这事时,人已经在天津港这儿了,并且站在附近一座高楼楼顶,拿着望远镜看着不远处日本租界的码头方向。

“日本租界那儿,防卫很严密,想在码头仓库破坏这批军火,不是很容易。”

黄克道:“西北三马现在正在被红军痛打,要军火救命,他们现在能走的也只会是天津到包头的铁路线。”

潘汉年点头道:

“是的,这条路线我们一直在重点关注。天津车站这儿有我们的人——是搞走私的时候新发展的,具体的火车货运车次,瞒不过我们的。”

“这批军火,大概也就是占用两三个车皮——有没有办法让他挂在火车的最后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