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487 字 2023-03-09

张学思顿时大喜。

伍豪说得没错,有些话确实不适合他这位“正牌”的共产党员来讲,黄克这个“非共产党员”中立者出面来把话说破,才是最合适的。

要有匪气!用张大帅的匪气对抗常秃子的痞气!

无根无地?那就去抢!

你本就是土匪的儿子!张大帅遇上这种困境,那就是掀桌强抢,拼命一搏来解决问题!

在李润石主席定下的山西战役的战略里,他非常清楚,光靠红军一家,无论如何都是吃不下山西的!

但是,如果这桌菜前加上了东北军甚至是西北军,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黄克对伍豪却是愈发地敬畏,以黄克目前情商,光靠他自己是说不出那些话,他和张学良的谈话,大半内容却是伍豪教导的。就人心的把握能力,他确实是做到了极致。

-------

“傅作义,你这个土匪!”

“常秃子,你们汉人都是一丘之貉,一鼻孔出气。”

身上穿着厚厚的羊皮袄,顶着腊月的寒风,骑着马,带领着驼队,走在蒙古的草原上时,马步青仍然在心里骂骂咧咧着。

他是被傅作义赶出包头的!

来自日本的第二批军火,终于运到包头。为了让中国的内战打得更猛烈,日本人在来不及完成订单的情况下,竟直接从现役的军火库里调拔现成的军火,在春节前就发送到天津,赶在过节前装上火车,运往包头。

这一回,平津的二十九路军对铁路的安全空前重视,派出两个连的卫兵随车押送,一路顺顺当当地将军火运到了包头。

然而早就等得望眼欲穿的马步青,并没有拿到这批救命的军火。作为地头蛇的傅作义的三十五军,在火车站就直接把军火扣了,然后据为己有。

事后,愤怒的马步青在交涉无果后,又赶到张家口向常凯申告状,却也无法让傅作义把吃到嘴里的军火吐出来。在这事上,常凯申虽然训斥了傅作义,但也只是训斥而已,根本就没伤一根毫毛的傅作义,咬死了就是不肯松口。

马步青私下里听到怪话:西北三马都是废物,从银川到兰州,两边连三天都守不住,一打就垮。给他们再多的军火也是给赤匪送装备........ 实际上,即使是常秃子这帮人,如果不是剿共需要,也是看着西北三马极不顺眼的。而傅作义在长城抗战时的表现,让常凯申觉得此人能打,在此非常时期,更有拉拢的价值——反正是慷他人之慨,这种事常秃子是最爱作的。

在交涉了近半个月无果,绝望中的马步青,恨恨地发出一通诅咒后,更被傅作义赶出了包头。然后就在大风雪的腊月天,带领着他的骆驼运输大队,两手空空地踏上了返回甘肃武威的路程。

历史上,他从包头运军火回武威,走的是包头-巴彦淖尔-银川这条路线,基本是沿着黄河河道走。虽然路途遥远,抵达武威时走了一千多里,但 这一路沿途经过多个大城市,有补给,虽然艰苦却相对轻松。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他在包头苦等第一批军火时,整个宁夏已被红军拿下!不但银川失守,连银川以北的乌海地区,也落入红军之手!原来返回武威的最佳路线,已无法通过了。

好在这个时期的宁夏实在太大了!而红军的控制力也有限。

目前红军在银川以北控制力最远之处,也就是乌海。但是从乌海到外蒙古边境,却还有四五百公里的漫长距离,这中间包括了大片的无人控制区。

出了巴彦淖尔,一路向西,穿过整个宁夏省地盘(指民国时的宁夏),到达阿拉善盟,然后再从这里南下,也可以到达武威。

和从前的旧路线比,这条路线路离上倒是没多走多少路,但糟糕的是沿途补给地点少,以及是属于蒙古族的控制区。不到万不得已马步青其实是不想走这条道的。

但是,他不走又不行!

他的根在武威!别看他和马步芳关系极佳,与青马几为一体,马步芳买枪也是要他出面,但是马步青却很了解这位堂兄:自己若是长期 不回,这位贪婪的堂兄,一定会毫无不客气地把他的地盘给吞了。别看西北三马,五马,大家确实曾经是一家人,但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明算帐。过去的三十年里,马家兄弟们间发生的内斗其实并不比外战少。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的三马拒孙,打赢了孙殿英之后,马步芳可是把缴获的孙殿英的装备,几乎一家全吞了的。

“若不是如此,马鸿逵和马鸿宾也不会败得这么快!”

马步青计划运送军火的骆驼队非常地庞大,护送的战马骑兵有二百骑,骆驼四百匹。可是现在,却只能两手空空地回去了。本应当驼满军火箱的骆驼,现在背上背着的,却全是路上给人马嚼的饲料食粮。

远在西宁的马步芳,已经知道了军火被傅作义扣押强吃的情况,这时的他除了无能狂怒外,什么也做不了。西北三马,其实在整个北方军阀中都是不受待见的。离他们最近的西北军,更是和三马仇深似海,哪怕是井岳秀都不例外。即使是阎老西这个土财主,他的太原造也是轻易不肯卖给三马,否则马步芳何苦要向日本人订购武器。

马步青离开巴彦淖尔时,时间已是1936年二月十二日!

“兰州那边,银川那边......”

马步青神情恍惚地骑在马背上,脑子里闪过的,却是他离开晋绥军最西的控制地,巴彦淖尔时听到的各种“谣传”。

巴彦淖尔是绥远的最西之地,这里土地肥沃,但当地的人口并不多——主要是年年战争导致。

而所谓的战争,却是来宁马和绥远的居民,为了这块河套地区的“塞上江南”,而发生的长年拉锯战。

胜利者,起初是蒙古人,后来换成了晋北的移民,晋绥军的人,三马虽然对其垂涎三尺,却一直无力染指此地。

三马之人,在这儿是极不受待见的。但在从包头行到巴彦淖尔时,马步青却意外地遇上了不少从南边逃过来的马鸿宾残部。

他从他们嘴里,知道银川那儿,正在发生一些事,而兰州也不会例外.......

银川和兰州在失陷时,“斗争经验”丰富的马鸿逵和马鸿宾,其实都留下了不少未来可以东山再起的暗子。但是取得了该地的红军,现在却在用“苏联斯大林式”的方法,正一一地拔除这些暗子.......

除此之外,另一个坏消息,却是最南边的河东之地:临夏地区。

这里原属于青海马步芳的地盘,不久前马步芳主动放弃此地时,有意地搜刮了全部的青壮和牲畜带走,只留下了一群老弱妇孺作为负担扔给对手。

临夏地区临近黄河两岸,也算是甘南较富庶的土地(相对的),过去数百年里,为了这片河套之地,当地回民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发生了无数的战争,驱逐了高原上的藏骑兵,赶走了那些土司,流了无数的血才在此扎下根。

但让马步芳没有想到的是,东边的红军,事后却只是占领了永靖后,却对一旁的临夏“视而不见”,来了一圈转过后,就直接撤退了。

西边青藏高原上的藏骑兵,却在不久之后东进,占领了所有黄河西南的临夏河套地区,这背后可怕的含意,马步青一听就明白了。

甘南地区的红军,其实已经和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土司势力,结成了某种的政治联盟。

西北这块养蛊这地,向来是强者为尊!任何一方出现弱势的局面,立刻就会被周边的群狼群起攻之,撕成碎片!

马步青不知道的是,现在临夏地区的残留的原住民,正疯狂地渡过黄河投靠马步芳,面对着这群“没有用处”的老弱妇孺,马步芳也是头痛万分,不知该如何处置。

马步青还不知道的是,不光是藏骑兵,未来青马势力要面对着的,还包括了蒙古骑兵的势力!从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三个月的时间,靠着大量珍贵的救命药物,以及医疗队打前战,红军不但购得了大匹战马,也取得了两族的“友谊”,并成功地建立起了联手歼灭三马的“统一战线”。

马步青不知道的是,他的骆驼马队,从离开巴彦淖尔的那一刻,就被人暗中盯上了。相关的无线电报,在第一时间就在嘀嘀的无线电的发报声中向南边传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