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6550 字 2023-03-09

董升堂突然问道:“老实答我,那个张克侠,是不是你们的人?”

“怎么了.......”

“没有......”

张克侠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西北军出身,也是宋哲元的嫡系,1936年初时,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教官,山西战役后,保定被东北军夺走。当时张克侠带着学校里的未毕业军官学生及时退出保定,而后在宋哲元的支持下,以之为基础在河北征兵,组建了一支补充旅预备队。其枪械,大部分是红军根据和宋哲元的协议,以枪械弹药为“过路费”提供补充。

过去的一年里,二十九军的整体实力一直在上升。知道“平津河北不太平”的宋哲元一直努力地对外求购军备,扩充实力。张克侠就是在这个时期升任旅长。

董升堂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他去过补充旅,发现那儿的气氛"简直就是个共匪窝",被张克侠重用的几名军官,给他的感觉全是和自己弟弟身上一样的“味道”。

董升堂道: “振堂,我只是个军人,我不懂你们什么主义......”

董振堂摇头道:“大哥,不懂主义是不行的!没有主义的部队,只是军阀的部队!常凯申可以用银元买通各路军阀,却买不动任何一支共产党的队伍。我们红军走了两万里部队都没走散,你们29军,走五千里后,还能余下多少人?这就是革命的军队和旧式军队的不同之处,因为我们是有思想的军队,我们知道为何而战。”

董升堂沉默不语。

临别前,董振堂最后道:

“大哥,日本人全面入侵已经不远,你一定要加紧部队的训练和补充兵建设。我们转交给你们的那些武器,也要好好用上。”

新建的塘沽港这儿的货运如潮,早就盯着平津的日本人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大批“疑似美国军火”正在流入河北,稍稍一查就知道这是输送给红军的。消息传回东京后,立刻在东京上层引发小小的骚动。

“又让他说对了!那个阴险的瘸子!”

十月一日,在御前会议上,雍仁天皇恨恨地道。他是亲英美派,亲英美是怕战败。如今绥远之战已开打在即,战前日本方面通过外交向美国人放出过试探气球,美方表示会“严守中立”,并不会为在日军在中国的行动采取制裁措施,谁会想到开战之前,美国人居然做了这么一出。

土肥原贤二报告道:

“从箱子的形状和体积上判断,这次从船上御下的枪械,数量大概在五到六万杆之间,特高科的人估计应当是上次欧战时美军多生产出来的莫辛那甘步枪。”

“最近这一年,露西亚也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往共产党部队输送武器。我们在太原的密探报告,他们在太原拥有的战车数量就超过二十辆!不仅如此.......”

土肥原贤二正在报告着,突然看有侍卫匆忙地跑进宫里,然后递给土肥原贤二一封加急电报。

土肥原贤二翻开一看,又是一惊。

“怎么了?”

“天津来电,露西亚刚刚通过塘沽港,又向支那共产党输送了整整四十辆战车!”

-----

“四十辆战车!斯大林又把他的T26送到中国来了吗?他现在倒是有钱全世界输出革命了。”

同一时间,白宫里,罗斯福也接到了来自天津的电报。十月一日这天,红军通过塘沽港,一下子获得了整整四十辆T26坦克。当一辆辆的坦克,不加掩饰地用拖车拖着,驶过平津街头时,太平洋彼岸的两个国度:日本和美国,都震动了。

罗斯福问幕僚道: “赫尔先生,加上杜邦先生送给他们的五万条莫辛那甘,他们有可能在北方挡住日本人吗?”

杜邦通过美国陆军“盗卖”一战时的旧枪械,其实这事是得到了白宫罗斯福总统“背书”默许的。没有战争,一等人海军和二等人陆军最大的敌人都是国会,一直穷逼得要死。罗斯福正要参加第二次的总统连任大选,现在的他离不开军方的支持,而且考虑到“势力平衡”的需要,让日本人在人中国更多地流血,在这事上他是暗中默许了。作为“平衡”,当那五万条莫辛那甘步枪到达塘沽卸货的时候,另一条美国货船,则在上海这儿卸下了一批火炮和M2坦克。给重装备奇缺的常凯申紧急输了一波血。

哈里笑道:“现在是十月了,气温马上就要转凉。南方,北方,两个战场哪个会先开战呢?”

罗斯福笑道:“应当是北方吧,四十辆苏联援助的战车出现在的街头,日本人是不可能再容忍下去的。他们一定会抢在对手接收这批装备前就出手的。”

--------------

整个绥远地区,一南一北,有两座山脉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一为北面阴山山脉,一为归绥的大青山山脉。

大青山山脉,就是红军和傅作义“张家口换包头”后双方的势力分界线。

和历史上不同,石原莞尔亲自策划的绥远战役,从一开始时就对红军的实力空前重视。

德王部控制地盘极大,百灵庙不过是其最靠近包头的城镇。而由西向东,几处极重要的德王部聚集点,分别是大庙、土城子、商都、尚义。其中商都和尚义亦是伪蒙古第一军主力主力的聚集地。

前面说过,何梅协定之后,日军通过蚕食渗透的方式,这个时期已基本将整个察哈尔收入囊中。只是当地过于贫苦,“收益为负”,有战略价值而无经济价值,所以才鲜有驻军,一直交由日本人扶持起来的东蒙势力统治。

至德王部,到历史上的百灵庙战役前,其表面上一直是假装服众南京政府,暗地里却和日本人勾搭。而到山西战役暴发前,南京政府在这一带,还保持有约一千五百余人的,打着“保安团”名义的军事武装,其也被德王视为眼中钉。

历史上36年3月左右暴发了百灵庙起义后,这股武装脱离德王南下大青山,最后被傅作义收编。

而从黄克这儿了解到历史后,已经被地下党渗透严重的百灵庙官兵,并没有象历史一般起义,而且继续保持蛰伏状态。

而随着当年五月,常凯申在山西大败,彻底失去对黄河以北地区的控制权后,驻守在百灵庙的这支保安队就成了无主孤魂,其名义上还是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但此时常凯申已不再为其发饷。

这个时期,德王为了收买守军,也拿出不少好处。但实际上却在日本人的指示下,在九月二十八的时候,要求这支保安队到百灵庙东北方的大庙和自己的伪二军换防。(注:德王部此时的伪一军,伪二军,名为军,其实也就是一千多人的加强混编的骑步兵团)

这条指令一出,红军这边立刻就意识到,日本人快要来了!

恰好此时,来自苏联的重装备援助40辆的T26坦克在这个时间点运至天津外海——该坦克是向苏联贷款购买,未来以西北产的矿产支付。

此时的中央已迁到太原,在上级的指示下,四十T26坦克故意高调地在天津亮相,就是为了刺激日军上层,让他们在仓促间发兵百灵庙。

---------

“不能再拖延了!必须现在就发兵绥远!否则一旦共产党部将这批露西亚的坦克调到包头,就会增加许多变数。”

拿到从天津发来的电报后,日本军部上下立刻就象炸了窝的蚂蚁群,所有人都叫嚷着必须抢在红军增兵包头之前奇袭拿下绥远。

和裕仁不同,雍仁登基后,起初他是想在统制派和皇道派两者间两头讨好,但是很快就发现,自己还是只能依靠统制派,同时不得不象黄克书里写的那般,将那群喜欢独走的中二们赶到中国去。

和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由于早早地就定下了绥远战役方略,所以驻华派遣军那边,也有了个想头和发泄口,倒也没有提前独走的事发生。

在御前会议上,石原莞尔稍稍皱了皱眉。百灵庙那儿的战略物资囤积,其实在半个月前就完成了。日军之所以拖到现在还没有动手,却和常凯申有关。按他们和常凯申密谈商量好的,原计划是双方在十月十五日同时动手,常凯申的部队在那时攻击河南省,而日军在北方同时进攻,让红军首尾难顾......

因为知道对手已经有了一支“规模不大”的空军,按石原莞尔的计划,真正开战时,也会派出飞机支援前线。如果计划被打断提前,驻华派遣军的陆航支援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