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167 字 2023-03-09

从高空俯瞰,辽西位于渤海西侧,燕山山脉、松岭山脉和怒鲁尔虎山以东,在大海和崇山峻岭之间,用一条不到15公里的走廊联通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军事重地。

如果抗联不是通过蒙古绕道苏联,从北方黑龙江南下,通过满州里进攻黑龙江,否则要想收复东北,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从山海关到辽宁锦州,200公里的辽西走廊,完全就在舰炮的射程范围内——至于远离海边十五公里外的区域,则属于燕山山脉,大片的高山丘陵地区,极不利于大兵团运动。

过去一年里,驻守山海关的徐子敬和傅作义的部队,就是以紧挨山海关为大后方依托,在燕山山脉建立山间游击队,不断袭击这两百公里长的辽西走廊上的日军据点。硬是把这里打成日军眼中的鸡肋:弃之失去缓冲区,守之近无收益还不断失血。两百公里长的辽西走廊,经过一年的烂战之后,无尽地反复折腾后,竟硬生生地被打烂了。

为了对付燕山中的游击队无尽的袭扰,日军在辽西走廊上大搞并囤,集中力量守住要害据点玩龟缩。十二月后,随着中日间的形势,中共军由守转攻,面临南北两路红军夹击的危机后,锦州到山海关之间的日军,更开始大量的拆除铁路,破坏交通,以阻止抗联部队借用铁路北上收复东北。

1937年十二月是道分水岭,在这之前,东北活动的抗联游击一直在大量地破坏东北的铁路,颠覆火车,但十二月之后,相关的破坏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反而是日本人自己开始大拆锦州到山海关之间的铁路。

从关东军大本营下令大量地拆除山海关到锦州之间的铁路时,驻守锦州的日军第三师团长藤田进中将,就明白东北快要守不住了。

实际上在冬季战役结束,丢失了整个黑龙江和小半个吉林省之后,“保卫”北满的近四十个关东军师团,上上下下,都没有人认为蝗军在东北还能再待到下一个冬季。

四十个师团,看起来编号很吓人,但实际上一半都是空架子师团,全都是去年一整年的战斗中被打残的。打残的师团本来应当送回国内的去修整,结果死要面子的日本人生怕这些败军把蝗军在中国大败的消息传回,于是大量地把伤残的师团扔在东北和朝鲜就地修整。

象锦州这个进入东北的咽喉之地,日军就一口气扔了四个师团:但四个师团加起来,最多时总兵力才四万多人,具体的状况可想而知。

山东战役结束后,拆东墙补西墙的日本人,把多田骏的数万败军调到东北来,按上面的想法,好歹这群人也是在山东打了半年仗的“老兵”,扔到东北这儿应当能大大地增加这里部队的战斗力——但是昭和参谋们也不想想,这帮在山东被林虎三打得要乘船跑路的家伙,此时还能余下多少士气?

“我们连中共的部队都打不过,哪里打得过坦克大炮比中共还多的露西亚啊?”

这是傻子都知道的道理,山东败军的加入,反而象瘟疫一般地把关内战场日军惨败的消息继续散播扩大化.......

连续一年都被痛打,军国主义的武士道精神在露西亚人的大炮海、坦克海面前完全是不堪一击。精锐的老兵在一年内被大量耗尽后,余下的二毛五分钱的动员兵就更加不堪,山东“援军”的到来,反而让士气更加低落。

五月初,大本营下达“密令”,吉林、辽宁两省的日军主力大量调离东北,撤回朝鲜,在那儿构筑鸭绿江防线。

换成从前,这种“逃跑主义”的作法,早就在日军内部引发渲然大波,然后“暴躁”的皇道派中二们拔出军刀,天诛国贼砍上司了。

但这一回这条指令下达时,当时接到指令的日军各个师团长彼此心照不宣,齐吁一口气。然后就默契装傻地按上级指令执行,到二十五日中苏联发动总攻前,吉、辽两省的日军,已经提前撤出了七成之多。

在这过程中,也确实有头铁的“昭和”男儿叫嚷着要和共产党军血拼到底,为皇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重建的第六师团长森赳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满足他强烈的“请战”欲望,新任的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把他和一些同样“头铁”的家伙,集体调到了南边的葫芦岛方向驻守。

当抗联大军在五月二十五日兵出山海关,向锦州方向攻击前进时,藤田进中将接到大本营指令,要他的部队主力收拾细软,三天就撤离锦州,然后退到奉天(沈阳)方向集结。

虽然上峰没有说明这种等同于直接放弃的锦州的目的是什么,但藤田进中将明白,大本营是真的准备不战尽弃残余的北满之地了。

撤退预案早就准备好了,实际上这个时期,锦州城内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撤的。四月份的时候全东北的日军就秘密开始撤退工作,负责人就东条英机那个宪兵司令——这家伙是曾是个侵华的狂热派,1935年时在围剿东北抗联时立下大功,但谁会想到,时间过了还不到两年,他指挥的治安师团,和卷土重来的抗联在东北的黑山白水间打了一年的“猫鼠大战”后,被装备,战术,训练都大大上升的抗联教训了一年后,东条英机在执行上级的撤退命令时,却是最坚决的一个人。

东条英机的任务,就是把东北境内的机器能拆走的都拆走,张作霖二十年苦心经营建的那些工厂,在一个月内能搬走的都被搬走了,仅余下一个空壳。北满少数的几个炼 钢厂的一些高炉设备搬不走,下面有人想要炸毁,却被关东军总部阻止了,并派出宪 兵保护。

上级的说法是:我们反攻的时候还需要这些东西。

但是藤田进和东条英机交流时,却知道这肯定是大本营的人和中共、露西亚达成的妥协。

藤田进心道:“东条那家伙会这么老实执行命令,他也是被打服打怕了吧。”

锦州城内,有价值的东西,能运的基本都运走了,上级撤退指令一下,城内的几千人的日军,在一天内就撤得七七八八,整座锦州城,到二十六日时,仅余下数百人的部队驻防,用于“假装”皇军还在保卫锦州。

“森赳那个马鹿还在抗命不肯撤吗?他想干什么?”

二十九日,北上的抗联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葫芦岛附近,还留在锦州城里的藤田进接到消息,不出关东军大本营所料,森赳那个马鹿真的带着一群马鹿拒绝了撤退指令,准备死守葫芦阵地,他甚至拒绝了海军派出的接他撤退的船只。

“军部的那帮人,又在卖弄小聪明了!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想赌一把?”

藤田进大骂着,他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依旧是日本特色的,上级放纵式“独走”。

象当初的张学良一般,几乎一枪不发就直接放弃东北逃入朝鲜,关东军里那些死要面子的高层做不到。

“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再转进”,就成了他们自以为是的遮羞布。

“就为了这种掩耳盗铃式的面子,就要把几千的蝗国勇士搭进去.....”

森赳这个马鹿,带着一支残破的,七拼八凑的旅团,守在葫芦岛,就是要他完成这个使命的。北方的吉林战线那边,也有几个和森赳类似的家伙在做这种蠢事。

清晨六点,藤田进带着最后的几百号鬼子兵,乘着二十多辆大卡车悄悄地出了锦州城,在城外,他和前来接头的人员开始交接。

和他接头的人,带头的名叫陈翰章,也是关东军最头痛老对手之一。至今才二十五岁,却已是东北抗联的师长。过去一年里,得到关内关外两头支援的他,在燕山山脉地区濒繁活动,短短的一年里,其部和日军交战上千次。藤田进的第三师团,也在这一年里吃够了和对手打治安烂战的苦头。

看到对方时,藤田进也为对手的年青吃了一惊,对方的容貌有些秀气,看起来象是个文弱书生——在加入抗联前,陈翰章本就是一位小学教师,九一八后才投笔从戎。过去一年的战争中,死在他部队手上的日军将领,军衔最高包括一名少将长松岛,稍低的也有二十几名大佐中佐。

早在很多天前,按大本营的秘密指令,双方就开始私下联系了。

最后的交接工作,日军和抗联的人基本是在沉默中交接的。藤田进和对方互敬了个军礼,握了一下手。

藤田进递过一个名册道:“这里城里的汉奸、满蒙份子的名册,我想你们手上肯定早有一份名单,不过这东西我们放在手上也没有用处,就送给你们核对一下吧。根据协议,我们没有炸毁城内任何设施。”

陈翰章不满地道:“难道我还要感谢你们吗?过去的七年里,你们在中国作的恶太多了!”

藤田进低头不语,目光却瞄向站在陈翰章身边的警卫,他的手上提着一个藤皮箱,在陈翰章的示意下递给藤田进。

藤田进接过后,打开瞅了一眼,目光里闪过一丝轻微的喜悦,他合上箱盖。上了车,一招手,二十辆卡车轰隆作响,以最快的速度驶离了锦州。

五月三十日七点,锦州城内的居民梦中醒来时,他们惊讶地发现,锦州日军司令部位置旗杆上的太阳旗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鲜艳的红旗。

陈翰章亲手升起了这面红旗,他的警卫黄德顺此时仍然有种恍如作梦的感觉,他问道:“小鬼子真的就这么滚了?”

“是的!”

“他们居然这么老实?”

陈翰章把头扭向南边的葫芦岛方向,一脸的遗憾。

“他老实地滚出锦州,还有机会滚回日本。不老实的话,就永远走不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