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519 字 2023-03-09

“那是谁在歌唱?”

蒋经国答道:“艾琳娜.叶卡捷琳娜。”

“那个小赤佬的俄国姘头?那个小赤佬来上海了?哎哟!”

常凯申怒了起来,用力地想从床上撑起,却牵动伤口,痛得惨叫出声。

蒋经国闭嘴没有说话,他的俄国妻子蒋方良也跟在身边随待。

十年前四一二的时候,蒋经国当时正在苏联留学,然后就一直被扣押在苏联作为“质子”。他在苏联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期,然后在苏联的工厂里老老实实当了多年普通的工人,并认识了未来的俄国妻子。

这段经历惶惶不安的经历,对他一生影响很大。但不管怎么说,苦难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在这过程中,这位蒋太子也确实成长了很多。历史上他回国之后,也曾经想有一番作为,但是后来的事大家都明白的.......

———————————

新的一个月了,大家有票砸了吧

第298章大上海1938

1938年九月的时候,全中国人关心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是发生在北平的,李润石领导的“中国苏维埃联合政府”,和以李宗仁为首的南方国民政府之间的谈判。而第二件事,就是审判常凯申。

因为不战而弃守南京,陈济棠这个便宜委员长下台了,换成了桂系的李宗仁上台执政,统合南方五省的军阀势力,与北方的苏维埃政权谈判。

李宗仁虽然成功地把陈济棠赶下台,但实际上他这个盟主,除了自己的地盘上的部队外,谁都指挥不了。大家之所以肯跟着他一起和北方谈判,纯粹是因为北面的李润石势力实在太过恐怖了。

六月,收复东北失地和上海后,李润石代表的中共可谓“天命所归”,简直到了“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地步。北方残余的几路军阀势力,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甚至包括新疆的盛世材,都在这个时期向他低头,老老实实地交出军队,接受共产党的“和平整编”。

就战略形势而言,南边的五路军阀南京国民政府,形势可比1949年时,百万雄狮过大江前还要严酷:那时至少他们还拥有长江天险。而这个时空,整个长江中下游最箐华的部分,包括入海口都牢牢地控制在中共手中,南边军阀连天险都丢了。

李润石的中共,赶走日本人,收复失地,废弃一切不平等条约,昭昭天命,众望所归。手上拥有两百六十万经历过战争磨砺的老兵,以及不止这个数的民兵预备役。还有大量的在战争中缴获的日军军火,以及大笔的苏援。

“我们飞机没他多,坦克没他多,大炮没他多,士兵没有他多,天时,地利,人望,全在李润石之手......”

北平谈判前,南方五大军阀头目聚会时,全都愁眉苦脸。哪怕是再头铁的李宗仁桂系,也不认为自己手下的那点人马,能抵挡得住北方随时会南下的数百万红军的横扫。

他们所以鼓吹和平,只是希望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好的结果——比如组成联合政府,然后象从前屈服于常凯申一般,名义上服从于中央,但自己仍然可以当个有相当的政治、财政、军事独立权力的地方诸候。。

为了求存,为了留下“火种”,南方五路军阀动员了一切国内的力量,从民间“爱国人士”到国民党内部的“左翼人士”,都聚集起来,向北方的发出“鼓与呼”,把“停止内战,建立联合政府”的口号叫得震天响。

这些军阀心理上在想什么,李润石为首的中共当然是一清二楚。只是中国连年内战,江南、山东、东北几个最富裕区域,又被日本鬼子祸害了一波。战争结束后,中共的精力都在努力地恢复地当地工农业生产。

当黄克和艾琳娜南下执行遣返日本战俘的时候,一大堆南方军阀派出的代表团,足有二百余人,正围聚在北平,其中连最著名的汪精卫,都抵达了北平。

离开北平前,黄克和这帮人见过几面,他恶意地对着主席嘲讽这此人道:

“在南京国民政府即将彻底完蛋的生死关头,国民党中的左派,右派,中间派,这时都联起手来,高声地呼叫停止内战,和平统一了。”

李主席知道黄克年少气盛,中共内部,对于这些国民党的态度,这个时期也分裂成了两派。一部分希望搞统战,而从苏区出来,有着苦大仇深血仇的,个个都是咬牙切齿,叫嚷着绝不妥协,绝不谈判,打过去,把反动派通通吊路灯——这帮人会喊出吊路灯这种话,还和黄克有点关系。

现在中共内部,高层人员都知道,黄克是主席,伍豪面前非常吃得开的大红人。他国内出名,苏联背景更是深重,是可以随便出入克林姆林宫,和斯大林谈笑风声的人。

黄克虽然不会打仗着,但是胆大包天做的那些大事,军方的老粗们看在眼里也很服气,没人会小窥他。他自己本人又聪明,加上处在历史下游,看了不少资料,对军方将领的脾性都心里有数,平时打交道都是投其所好,大家处得很好。

比如,面对林虎三,黄克就和他谈军事,同时设法给林虎三弄一些未来的军事战术文献。 林虎三的几个得力部下,黄克身上自带空间装备,每次从苏联回来时,都会带来一大堆物资,然后打着各种借口送给他们。

过去的几年里,在普通的中共将领眼中,黄克是个神通广大的“地下交通员”,什么物资都有办法弄到。

这种“有求必应”的散财童子谁不喜欢?

小黄克虽然年轻不懂太多的人情事故,但他在另一个时空的母亲,却是只要有机会,都会打电话告诉大黄克,提醒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你这次从苏联(美国)回来,得带回什么东西!要给谁送什么东西,送东西的时候要注意技巧,不能明着送,要打着捐献给组织的名义送。

钱,黄克其实一直都是不缺的。他在苏联的时候,一个人执掌好几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工资拿,斯大林还额外给他发特殊津贴。加上从前各地零元购时,黄克也常偷偷地扣下一点物资没拿出来。他自己本身根本就找不到花钱的地方,在前期艰难的抗战时期,随便拿点东西出来都可以收获无数的感激。

黄克每次回国,和各地的“大佬”、“要员”打交道时,大家都少不得坐一起,要了点酒菜,坐在桌前吃吃喝喝,侃侃大山——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人际交往。

黄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友谊”,询问了解对方需要什么。而那些人也大都乐得和黄克这个总有办法解决他们“困难”的同志打交道。

没有人是可以生活在真空中的,其实大家都是在默契地进行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中国革命取得全面大胜,已近在眼前,“同志们松懈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尤其是在日本人被赶出中国后,这个情况正变得日渐严重。

即使是黄克这个穿越者,知道历史,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他明知道这样做不是太对,但是却还是认为“得讲人性”,“我们不可能总是逼 着大家当圣人”,不可避免地松懈甚至“促进”旁人“松懈”。

和这些老革命们聚会,吃着他从俄国或美国带回来的新鲜货尝鲜时,大家也难免不了侃大山,说时事,说说对现在的南北和谈的看法。

在这事上,黄克的态度是最革命的: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反革命!统战统战,统个屁战!苏区的群众为我们牺牲了这么多,是自己人,所以没有统战价值,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情绪了。相反,那些现手上沾染血的现行反革命,只要低头合作起义,就可以被统战然后招为座上宾了!按我的看法,这帮人统统都该杀了,然后尸体吊在路灯上挂起来。

在外人眼里,黄克是大知识份子,但正逐渐变得圆滑的他,现在也是看人说话。遇上老粗说粗话,遇上文人装文雅,会做人的他在组织里,走到哪儿都和人很合拍。

即使是高层中最不容易相处,脾气很坏的彭总,对黄克的看法也很好——有个很用心的老妈在未来当参谋的作用在这里就显得很重要,林梅在后世找来一堆关于彭总性格的外人描述回忆录,摸清了他的性格,在黄克与彭总的交往中,一再地提醒他该怎么做,什么事能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彭石穿此人虽然有些封建家长气息残余,脾气也暴躁,甚至还有些军阀习性,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非常正统的共产党人——他一生都很清廉,性格上是傲上而不欺下,爱兵如子,却绝不媚上,缺点是做事做风太过粗暴,一根筋到底。

“和你爸爸一样,都是是技术型的人材的性格。你给他送东西只会招来反感,这人要顺着他的毛捊。在他面前特意讨好他反而会被他看穿坏事,但给他的部下,伤员送补给,把从国外带来的好东西都给他的部队,他则会很喜欢。”

活了四十多年的林梅为了儿子,也是豁出去,一点一点地隔空教导黄克各种人情事故,指挥他做人做事。

小黄克对母亲的话向来听从的,他本就是很聪明的人,一点就通,依法行事,果然处处都说他好。

那一天,李润石对王稼祥说黄克开始在学伍豪,其实是他也听到了一些下面传来的声音。黄克到处做好人,大多数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但总也会有一些较正统的党员,看不惯他的这种面面讨好的做风,会悄悄地向上“嘀咕”两句——即使是最会做人的伍豪,也是曾被人当面骂过“象娘们一样”的。

此时的北平,上层内部也为接下来是要“和平解放”以及“武力解决”争论不休。主席没有表态,但内部因为各自的立场,出身,经历,以及在过去十一年里的经历不同,分裂成几派。

在这个时期,李润石不希望黄克再在北平搅动了——黄克对上层决策的影响力,组织内部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他找理由就把黄克送到南边。让他应付日本人,以及配合邓发,处理接下来要公审常凯申的事宜,也是为了让他避开这个漩涡。

艾琳娜表演的第一天,黄克负责安排处理现场,后面几天的表演,就是萧规曹随,由跟他一起回国的苏联特工处理。如今的艾琳娜,在苏联内部的是挂在军事情报局上,被视为“最优秀的海外特工”。斯大林划了一大批人交由她直接指挥——主要是利用穿越者的身份,“伪造”各种海外的,尤其是德国的“真情报”交上来作为“业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