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节(1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6990 字 2023-03-09

法国人推行的那种越南语拉丁字母,作为官方正式文字已经使用半个多世纪,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这类拼音文字,学习简便,只需要学会几十个字母和拼写规则,就能逐渐掌握读写,迅速扫盲。

此时的越南民间文盲率是相当高——文盲们都会说,但无法读写,如果以笔画复杂的汉文或汉喃文扫盲,推行的语音没有对标的实体文字,难度实在太大。对于文盲比率太高,又急于想脱盲的国家来说,拼音文字学起来,要简单太多——只要你能说,掌握了简单规则,你就能写出来。(历史上建国之初的中国,有一段时间也想搞这个拼音化走捷径)

放到越南,原本就复杂难掌握的汉字,和他们的语音还不对应,要用汉字进行扫盲,任务量实在太大。

上千年来,汉字都被越南上流人垄断了,有权有势的越南人可以从小慢慢学习汉字,但是大多数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哪有心思学习这么难认难写的汉字?

显然,汉字对于越南人来说,学习的成本太高。

而拉丁字母就不一样了,二十几个字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组合,就能表达出所有的音节,只要认识了二十几个拉丁字母,再加以学习训练,也就扫盲成功了。

就这样,法国人创造的拉丁化越南文,并没有跟他们一块退出越南,反而扎根在了这里。北越政权统一南方后,汉字最终彻底退出了越南语的书写体系。

这个位面,黄克和主席等高层几次详谈,说服了他们,在长征结束之后,就开始在苏区推简化字和拼音教学辅助——其实南京国民政策在当年也推广过简化字,只是其糟糕的执行能力只做了个开始。

当时的根据地人就是南京政府拿出来的教材为基础,结合黄克拿出来后世的东西改进,然后就在根据地里推广开来。随着解放军在1938年年底横扫中国,所到之处,汉语拼音和简化字也以极快地速度推广开来。

而在第1940年解放南下解放老挝和越北时,跟随部队一起南下的还包括了大批的干部,以及相关的教师。

夏曦就是在当年三月,因为东北的事被调离后,在武汉待了几天,和黄克聊过后不久,就被中央派去了广南。

如今的夏曦,在各地有一个外号:夏阎王。

他走到哪,杀到那。黄克和他打过交道,发现他是不折不扣的偏执型人格,用错了地方是灾难,用对了会有大惊喜。

黄克这么力推夏曦去广南,他想干什么,其实主席一清二楚。

主席曾对艾琳娜说过,“黄克不象他,反而更象斯大林,而有些地方,则是学伍豪”。

事后艾琳娜把这话转告黄克,黄克一时不解,他承认自己象斯大林,但哪里象伍豪了。

直到后来通过大黄克与母亲林梅交流起这事后,母亲才捅破了关键:“你自以为借刀杀人玩得高明,其实早就被主席看穿了,而这就是他说你在学那个人的原因。”

把夏曦派去广南的事,主席足足考虑了好几天,党内又开了多次会议,最后才拍了板。在这事上,令黄克惊讶的是,伍豪居然也持同意意见。

不过夏曦第一次去广南时,上级没给他任何权力 ,只是要求他带人,在老挝越南的各个基层好好地调查半年,回来后向中央报告后再做意见。

等夏曦完成在新成立的广南省的社会调查,返回国内后。艾琳娜依黄克的意见,从苏联弄来了苏联自己在面临类似越南这样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的具体情况,以及事后的处理方式,作为“参考”。

当时,夏曦向中央报告:民间还好,但是中层知识份子,对中国的提防和敌视情绪不小。

而后夏曦在和上级交流了多日后,九月份回到广南省。

很快,广南地区就区开始了轰轰烈烈地“恢复古越文字,去法国殖民化”运动,开始强制性地推广简化汉字。

而在夏曦下基层调查的这段时间里,广南地区因为土改,已经先处理了一大批人。而这一回的“新文化”运动,他得到的指示,却是“该抓的都抓,但一个都不能杀”。 然后这些被抓起来的人,最后全被送到了内地进行劳动改造。

这个时期,已经执掌南越大权的胡志明,果然如历史上一般,早早地开始了“去汉字化”运动。表面上,胡志明为首的越共对中共恭恭敬敬,但心里在想什么,其实中共上层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了。

“一切当代史,皆是历史。即使是曾经的同文同种,但分离稍久了一些,也就开始主动疏远了。”

当时,李主席对艾琳娜叹息道,然后他问艾琳娜道:“你的世界,遇上这种问题时是怎么处理的?”

艾琳娜答道: “我们的世界,没有什么民族矛盾,但却有信徒矛盾。信我者,可生,不信我者,烧死!在神明被合而为一之前,相互之间是杀得很惨烈的。就象你们这儿一般,杀够了杀怕了杀服了,最后才一统的。”

最后她自己感触地道:“这个世界,哪里有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地完美的解决办法,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

中越之间,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裂痕。对此,主席也只能长叹一声。

至于现在朝鲜东北角那一小块靠中苏联划出来的“朝鲜解放区”里,依据指示,帮助朝鲜人民军根据地后,根据地扫盲时,中共派出的支援干部,也正在全力地推广汉语汉字教学。

这个时期的金太阳那伙人,他们干部的情况比胡志明好些,但好不到哪儿去。根据地的骨架其实很大一部分是靠中共这边的朝鲜族同志撑起来的。这个时期,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文化同化的重要性。

但是,就算换掉了金太阳,换一个大家以为会亲中的人上去,他会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变化,变成第二个金太阳,谁也不知道?

毕竟在这个世界,决定一个人立场的,往往不是他的脑子,而是他的屁股。

现在,由广西,云南进入广南省的解放军和“南下干部”,总人数已超过了三十万,这一个数字还在陆续上升中。

这个时期,南越北越,总人口大概在一千八百万到两千万之间(注:取自法国人的统计数据,但北越地区的具体人口不详)。广南省,取那数值一半,也不过是千万人左右。其实主要人口京族和汉族的血缘关系甚至比许多北方的汉族还要近,完全就是长期在外,而“入夷而夷”了。但只坚持原有政策不变,不要再诞生出乱邦之流,同化并不难。

和历史上相对,对于民族问题,尤其前越北地区,南下的解放军和干部,得到的一个特许就是:鼓励其和当地人通婚生子,落地生根。

这是黄克干涉历史做出的最大改变——历史上在这事上,政策是,允许嫁女入胡,不许娶胡入汉。

当时在这事上,黄克很不客气地在某人面前道:旧的政策其实是因为害怕发生问题,所以在逃避问题,而不是在解决问题,是愚蠢的绥靖政策。

有些事,其实只要捅破,谁都知道怎么回事。

求月票了。

第343章不同的试验结果

十月的中国,东北已经开始降大雪。而十月印度支那,靠近南海的区域,白天的最高气温却高达31度。

红河三角洲与南部的 (澜沧江)湄公河三角洲,是印度支那最重要的两处产粮区。这里日照足,气候炎热,稻米一年可以三熟。(不过种三季稻很伤地力,没有足够的化肥支撑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1940年十月秋收过后,红河三角洲的粮食产出,已完全归中国所有。而湄公河三角洲生产出来的粮食,除了部分留给胡志明政府和国民食用外,多余的部分,大都出口给苏联。(苏联多是用来和中国换成小麦,大豆)

苏联用自家生产出来的拖拉机、坦克、化肥,和越南交换粮食。在中苏的相助下,几个月的时间里,曾经只有几百号人的越南共产党,已经拉起了一支五万多人的队伍,拥有坦克二十辆。

因为苏联全力备战,此时的越南和柬埔寨,步枪都是中方提供:现在他们装备的全是中国产的汉阳造和淘汰下来的国产机枪,德械口径。至于从常凯申手中缴获的纯血德械和捷克造,这个时期相当部分被苏联拿走用于援助更需要武器的南斯拉夫了。

从七月起,随着泰国服软,中国在越南和柬埔寨的驻军就开始分批次地撤退,到十月时,在两地仅留下了约三万人,其中越南一万人,柬埔寨两万人。除此之外还有上千名来自苏联的军事顾问在两地活动。

这个时期,随着斯佩号袭击舰被日本人扣押,英国的远东舰队得以腾出手来,退回新加坡,力保马六甲海峡的安全。

由于没有制海权,中方现在的目标是巩固后方,等日本人忍不住对东南亚插手后再伺机行动。这个时期,新建国的越南和柬埔寨都穷困无比,中国如果在这儿待久了,十几万人人吃马嚼,对两地的平民和国内也是极大的负担,所以很早就将大部分军队撤回广南——对外驻军的补给问题上,中国这方面的品性是最好的,在当地秋毫无犯。换成漂亮国,那就是直接从当地肆意收刮征用,为所欲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