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570 字 2023-03-09

日本军部不是没有胃口太大,想要一口吞下全部吃独食的家伙。但是有过中日战争教训后,上层方面理性的人还是很多。他们知道得分给中方一些好处才能防止中共跳反。

冈村宁次当时就曾在雍仁面前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着华侨把中国和日本绑在一起!”

当马尼拉失守时,马来西亚和加里曼丹岛的英荷联军此时已是一日三惊。

早在1942年一月初,新加坡的珊顿总督,就惊惶失措地下令当地英国殖民军把日侨先关进集中营里看押。

到了一月底,在发觉这里华侨也蠢蠢欲动之后,更将矛头对准了华人。

只是珊顿刚刚动手,新中国方面立刻在第一时间向英国人发出外交警告,同一时间,缅甸地区和阿克塞钦的解放军策应性地频频调动,做出随时会出击的姿态。

当时,中方对英国驻武汉的代表使节发出严厉的警告道:“你们在东南亚针对华侨的敌意行为,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丘吉尔虽然不想当人,甚至还想再冒点险,但是这个时期罗斯福却比丘吉尔还急。

现在的罗斯福,他最怕见到事情,就是中苏德意日五国一体联手对美,虽然知道现在的中日间眉来眼去在打默契战,但在中方没有正式翻脸前,他也实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在太平洋一侧给日本人增添 一个拥有五亿三千万人口的可怕盟友。

司徒雷登好不容易从李润石那边争取到了“中方中立”的态度,罗斯福可不想为东南亚这片前期必定失去的,属于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土地再多招惹中国,甚至是更可怕的中苏联盟。

所谓 牵一发动全身,一战的教训罗斯福可都清楚得记得:当时一家宣战,然后其余有着军事同盟或协约的各国,一个个都被拉下了水。罗斯福非常担忧历史重现,要知道中苏之间现在可是有军事互助同盟的,英国佬在这个时候脑子不清,对华侨下手,弄不好直接就引发中英大战,甚至把苏联都拉下场。

中国宣布在菲律宾撤侨时,在当地并没有多少侨民的苏联人,也是直接把军舰开到了马尼拉秀存在感,虽然那只是两艘微不足道的驱逐舰,但是苏联借此表现出的鲜明态度立场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对外国际关系上,中苏一体。

在华盛顿和武汉的双重压力下,最终珊顿总督被迫收回了把当地的华侨关押的命令。

二月的时候,新加坡这边的“中英”矛盾虽然被强行压下,丘吉尔被逼捏着鼻子再次忍受李润石的羞辱,但是在加里曼丹岛的坤甸地区,中荷之间的矛盾,却在这个时期以最激烈的方式爆发。

位于加里曼丹岛西部的坤甸市,在十八世纪时,此地曾为兰芳共和国的首都。该市市内水渠纵横交错,屋舍大多兴建在水上。华人人口的比例极高,占到百分四十以上。1938年,随着新中国成立,大量的黑五类反动份子逃亡东南亚后,当地的华人比例在一年内又增加了两个百分点。

坤甸和其周边的广大地区,在百年前本就是华人的地盘——著名的兰芳国(1776年~1886年)就诞生于此。

不过这是个中央集权能力很弱的,由华人组成的松散的政权联盟。在其政权后期,随着荷兰人对这儿的渗透与武装侵略加剧,加上内部分裂,内斗,汉奸带路党频出,最终还是被荷兰人强行吞并,灭国,最终消逝在历史之中。

(1888年,兰芳共和国军战败。由于汉奸黄福源、吴桂二出卖,共和国军被包围,击战四个月后,因弹尽粮绝而全部牺牲。兰芳共和最后的抵抗力量就此消失。)

1939年新中国成立后,东南亚地下党在这里活动的方针是:马来半岛地区,暂时只开展基层渗透工作,以潜伏和暗中发展为主,扩张人脉,摸清底细,不要过多地刺激当地的殖民者。

而加里曼丹岛坤甸地区,中方的活动则激进得多。大量的地下党打着逃避中共迫害的旗号逃到坤甸,然后在当地买田买房,定居下来,实际上却是提前打下地基,建立基地,然后暗中潜伏,发展人马。

这个时期荷兰人已经衰弱得不得了,尤其是在母国被纳粹占领后,海外力量更是不堪——不过这个时期,荷兰在印尼的殖民地部队,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甚至还拥有大量的装甲车。

不过坤甸地区由太过贫瘠,油水很少。是荷兰人势力最薄弱的地区——这个时期他们在这里的殖民地部队仅有两千多人殖民地部队,而且素质极差。

没有当地的汉奸和黑帮相助,荷兰在坤甸统治根本下不了基层,他们是荷兰人控制这里的耳目。

戴笠在黄克的安排劝说下,率着徒子徒孙逃到东南亚时,就是黄克提前在这里布下的暗子。

1939年时,戴笠带着复兴社一百来号人来到坤甸占场子,与当地的黑帮发生冲突。他能那么轻松地在一个月内就将对那些地头蛇连根拔起全部杀尽,这中间其实离不开黄克通过华克之向其提供的武器支援和弹药补充。

坤甸地区的黑帮旧势力承平日久,家中的武器仅止于几把破手枪,人员素质更是乌合之众。而戴笠这伙人却是国内养蛊练出来的,暗杀投毒绑票放炸弹无所不用其极致。表面上用了一个月,实际行动只用了几天:前面的时间却是摸清当地状况花了些时间,真正出手就是雷霆一击,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温室里养废了的同行”杀得干干净净,轻松地取而代之。

明面上,成为坤甸地区新的扛把子的戴笠这伙人,在坤甸黄赌毒玩得溜,简直是无恶不作,“怎么看都不像是共产党。”

荷兰人不是没想到来者不善,但是戴笠伙人做得很干净:他不是先占地盘再发生冲突,而是摸清情况后直接空降杀人灭门,造成当地势力真空后就扬长而去,冷却两个月后才回头降临。回来时各种效敬就及时奉上,打通关节,很快就取得了荷兰人的“谅解”扎下了根,其真正的作用是让荷兰殖民者在基层“暂时瞎了眼”。

而另一边,以为何畏为首地下党,则仿效昔日在旧中国进行地下党活动的手段,在当地基层默默发育。没了那些旧的黑恶势力相助,瞎了眼的荷兰人,根本就无法察觉到中共在暗处的行动。

戴笠和中共间的关系,不过是数年前那一幕的重现。戴笠这伙人打掩护蒙瞒荷兰人,地下党则在基层暗中作工作准备,训练人员,储存武器,就等着适当的时候揭竿而起。

第362章 我本为魔

1941年,贺衷寒投奔戴笠后,戴笠亲自驱车载着他离开坤甸,来到二十公里外的一个小镇。

那是一个华人聚居点,车子停下后,该处的华人都主动向戴笠招手问好,有人甚至还直接认出了贺衷寒。这些人中的青壮男性,不少人行动举止间,明显有着行伍出身的痕迹,一问之下,果然都是当过兵,前国民党的残兵旧部,带头认出贺衷寒的那位,竟还是黄埔出身的学弟。

“他们多是李德邻的残部,当年逃入印度支那后,很多人都不想打仗了,但又不敢向中共投降。我在这儿买了地,到那儿去招人,很轻松就收编了几百号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中共拿下印度支那后,李德林和白健生丢下他们跑到美国去了,这些人走投无路,一部分逃到泰国西北边境山区当了土匪,另外一些逃入泰国境内,却被泰国人抓住,本来要交给中共的,却是我派人出面把他们保了出来接到这里。”

提起这事,戴笠有些得意洋洋,但贺衷寒不客气地点破道:“其实真相是中共的人暗中通知你去做好人,把他们接走的吧?”

“没错!君山,果然骗不了你呀!”

戴笠也不隐瞒,老实地承认道:“到目前为止,我手中可用之兵,约有一千二百人!这里当过军官的,就有一百五十多人!”

贺衷寒道:“你把李德邻的最后那点家底全吃光了。能养着这么多人,当初你从黄元兴那儿拿的钱还真不少。”

“养这些人其实没花多少钱,我在这儿向荷兰人租了几块地,租了几座山,分给他们,前前后后,也就是花了不到二十万美元吧......”

戴笠不以为然地笑着,二十万美元,对他来说当真是小钱。然后着拿着望远镜指指点点,告诉贺衷寒这里哪里哪里,目前暂时都是“姓戴”的。

“黄元兴告诉我,只要租三年就行了,今年是第三年,明年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租了。”

贺衷寒立刻听明白了言外之意:明年,也就是1942年三月左右,南洋这儿会爆发大战,有大变局生。

简单的介绍完这里,戴笠开着小车,载着贺衷寒在小镇周边自己的地盘里转了一圈,那是一块面积约六平方公里的区域,有山有田有河。戴笠从印度支那带过来的人,主要是以军官为主,加上亲兵,共有四百多人,此外还有几百名家属。这帮人在这里落地生根后,自然而然就成了戴笠的铁杆支持者。

“黄兴元托人给我带来的口信,就是明年这儿这里会风云大变,就是我等大展拳脚之时。”

贺衷寒看着戴笠狂热兴奋的眼神,却明白他那天听了黄元兴游说后,已经信了对方的鬼话。

曾为一方之雄,掌握了主宰他人命运权力的人,要他们放弃一切甘于平凡,其实是非常难的事,对于戴笠这种特务头子犹为如此。

其实贺衷寒自己也一样!曾经风光一时的他,同样也不甘愿象刘峙那头蠢猪一般,去学校里当个教师。

贺衷寒正色道:“这里是兰芳共和国的旧地,中共想在这儿复兴兰芳,应当不会交给我们,他们划给你的所谓数城半省之地,又会是哪里?”

“君山,你心动了!”

戴笠笑了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