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节(2 / 2)

从1935到2020 半只青蛙 7542 字 2023-03-09

荷兰人那时就蔫了——此情此景,有如九一八后的炮党一般软弱。

一个月后,珍珠港事变,荷兰人以为机会来了,又向大英帝国试探,这回丘吉尔明白真的不能再绥靖了,正想点头,结果罗斯福在这个时候吱声了,然后丘胖子又软了......

两次被卖,荷兰总督塔加达也看出来了,英国人和美国人都靠不住。他得靠自己了。

1942年一月底,他就下令往加里曼丹岛增兵。为了防止过渡刺激当地的中国人,导致他们提前“前暴动”,他并不是直接把运兵船开到坤甸港,而是把调来的平叛部队放在离坤甸稍远的地方,几十公里外另一个海岸港口上岸集结,暂时不进入坤甸。

这个时期,菲律宾这儿已经打得火热。面对集中全力南下的日本海陆两军,麦克阿瑟比历史上败得还快。二月五日就抛下部下只身逃出菲律宾,十五日走投无路的美菲联军向日本投降。

美军在菲律宾即将战败的消息传来,东南亚其余地方的神经在这一刻全断了。而美军快要投降的消息,就象是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一般,无论是早已潜入岛上的暗中准备的陈庚何畏,还是戴笠的民进党武装,或者日本岛机关特务,都知道时机到了。而荷兰总督塔达拉,同样也意识到,自己在坤甸再这么什么都不干,真的就会完蛋了。

“不能再拖了,我们必须马上做点什么了!”

二月十四日,在美菲联军投降前夜,他就得到密报,当地华侨会联合日侨会在近日起事。决定先下手为强的他,当天就密令刚刚从苏门腊达调动到坤甸西北角两千多人的援军东进坤甸,然后包围当地华人的社区。

坤甸并不是直接面海的海岸城市,其位于加里曼丹岛西岸卡普阿斯河汊流与兰达河合流点,其到南海间,还有着一条二十多公里的狭长水道,本身是一个深入内陆几公里的海湾港口城市(类似杭州湾,但是他的海湾应当说是河道)。两天前从苏门达腊调来的部队,就暂时就安置在那儿。

塔达拉总督原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知,却太想当然了。华人华侨在这儿扎地生根几百年,每个地方都有华人的眼线。而同样盯上东南亚的日本人,在这一地区也安插了不少间谍。

这个时间点,正是日本海军即将越过菲律宾攻击马来半岛的前夜,日本人是巴不得中荷英在加里曼丹岛发生激烈冲突。

实际上在十三日苏门达腊岛的援军刚刚踏上加里曼丹岛的土地,还不到五个小时,无论是戴笠还是陈庚,就通过不同的情报渠道知道了。得益于祖国的援助,无论是戴笠还是陈庚,手中的无线电通讯器材数量甚至是当地荷兰人的几十倍,消息传递得极快。

那个时候起,整个华人社区就紧急动员起来了。这个时期,日侨华侨“关系友好”,华侨一动,岛机关也帮着把日侨也动员起来。

二月十四日当晚,荷兰人在坤甸市内和市郊的部队,不算援军,军队加警察足有近两千人,如果再加上当地倾向他们,与他们合作的马来人势的地方部队,足足有三千人。

如果荷兰人先动手,按照当地的“排华传统”,事发时甚至可以瞬间组织起几万人级别的“群体行动”。这三年里,戴笠这伙人进驻坤甸后,他深知自己是被黄克布置在这儿的棋子,同时他的野心也令他必需获得当地华侨的支持,所以一直都约束手下不得欺压华人,而是把目标对准了其他民族的人,而在得到了贺衷寒之后,更加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所谓的纳粹,不就是上层出枪,中层出钱,底层出人,大家联起手来,一起针对外族,外卷吸别人的血来养活自己吗?

你们这些马来人,过去勾结洋人动不动排华屠杀华人,本来和我们就有九世血仇,现在不狠狠地榨你们怎么行?

其实在荷兰人准备动手之前,因为戴笠这伙人的作为,当地的华人与马来人,印度人之类其他外人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深了。荷兰人这时稍稍一暗示,对方当场点头并摩拳擦掌,就等一声令下了。

二月十四日当晚,当地的马来人也正在秘密准备,计划就等明天天明援军到来一起发动。

而陈庚在来加里曼丹岛之前,专门做了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其中也包括了今天的情况。黄克甚至通过中央方面提醒过他,并给了他在外应急自行决策的专断权。

十四日这天中午,陈庚在坤甸和贺衷寒紧急会面,双方约定当晚“起事”。尽管这个时候武汉中央还没有回电,但陈庚已决定按照事先在国内做好的“行动预案”行动——他在来东南亚之前,黄克特地给他弄来一份历史上过去几百年里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排华大屠杀的资料。从事情起因,经过,死人数量,洋人这么操作的罪恶目的,手段,全都说得一清二楚。

先下手为强!

经历过四一二的陈庚,根本不会犯犹豫和幼稚的错误。而作为常凯申的弟子,参予过四一二的戴笠一伙人,更是非常明白先下手为强的道理。

当地华侨一动员,整个坤甸市瞬间紧张起来。这也就是塔加达在十四日接到当地日侨华侨要造反的警报的起缘。市长范海姆假装约戴笠等华人代表要求谈判,妄想在事发前最后欺骗一波。

但是无论是戴笠还是陈庚,可都是从民国那个养蛊场杀出来的,经历过无数的政治欺骗欺诈,比如谈判杀人,哪里会上当。他们假装答应会在晚上九点上门谈判,但实际上却约定:晚上九点就起事干他娘的。

这一边,天刚黑不久,远在雅加达的塔达拉总督在十四日当晚八点半遥控发出密令,要求登陆的援军行动,他的电报刚发出不到半小时,坤甸城内城内,就被突然响起的枪炮声掩没了。

“怎么回事?”

当时,坤甸市长范.海姆正和当地警局局长通话,正要他配合军队行动,听到爆炸声后大惊失色,电话在几秒后中断了。

比起承平日久,养废了的荷兰人,无论是戴笠还是陈庚,都是血里火里走过来的,城市作战,起义暴动,镇压反镇压,破坏与反破坏,两人全是做这一行的行家。

黑暗中,范.海姆市长透过窗户,惊恐地看到无数的彩色烟花讯号弹,正在天空中炸开绽放。

“怦”、“怦”、“怦”,连续十几声弹射声,若有若无地远远飘来。

范.海姆市长听到到这古怪的声音,感觉不妙,猛地跑离窗口,钻到书房的桌子底下。

几秒后,轰轰轰的爆炸声连续响起。市长府邸里到处火光闪烁,然后爆豆般冲锋枪扫射声,从围墙外传来。

这时候,不用去查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坤甸城内的中国人,造反啦!

——————————————

刚刚和他通话的警察局长杰森,正奇怪与市长的电话怎么突然中断,警察局外已经枪声大作。那连续性的枪声,分明是冲锋枪扫射的声音。

“怎么回事?”

愣了一秒后杰森局长也明白过来了,肯定是中国人造反了,那些华人黄皮猴子早就该死了!

杰森局长大骂着,拿起话机猛摇,还想尝试对外通话,却发现电话线已经被剪断了。

“该死,这是早有预谋的......”

他气得把电话砸回机座,眼前一阵白光闪烁,连接电话线的墙壁竟在这时爆炸开来,无数砖头伴随巨大的灰尘喷出,当场吞没了杰森局长。

“艺术就是爆炸!嘢!”

四百多米外的一幢民屋楼顶,沈醉看着警察局的大楼多个房间被爆炸的火光吞没,兴奋地挥了一下拳头。

一年前坤甸的警局进行了一次装修,装修人员是由当地华人泥瓦匠进行的,而该泥瓦匠却是戴笠座下年轻的小弟沈醉安排的。

而沈醉早在1937年抗战,在上海活动的时候,就见风使舵脚踏三船:一边加入中共,一边认了王亚樵这个“大哥”,当起了三面间谍。王亚樵爆炸美龄公馆的行动,他也提供了不少的渠道相助。而加入中共成为卧底后,也学到了事先预埋炸弹,然后利用电话线通高压电引爆的方法,成功地在坤甸警察局,复制了几年前爆破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的壮举。

进攻坤甸警察局的人是戴笠的人,而进攻市长府邸,则由中共这边的特遣队负责。

市长府的卫兵部队,武器大部分都是栓动步枪,冲锋枪极少。更重要的是:这是承平太久。警察和军队全都养废了,而当晚参予行动的两股造反势力,一半人马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不少还是从南京战场杀出来的精锐老兵,其余的人也是经过长期的训练的。

加上偷袭在先,武器配制合理。进攻前先是大黄弩发射一堆的爆破弹开炸开路,逼近的突击部队拿着汤姆生和PP43近身扫射,另有狙击手躲在高层随时支援,无论是警察局还是市长府,外围的守卫人马几分钟内就被清除干净。

想躲进建筑物抵抗的,进攻方也不冲进去,先扔两发手榴弹再说,然后还没有发动总攻,里面的人就叫喊着别打了我们投降,而后直接举旗了。

戴笠这伙在战后最大的感触是: “原来我们居然这么强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