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没有谁可以置身世界大战之外
和地处温带的中国不同,加里曼丹岛是标准的热带雨林气候。月平均降水量在六百毫米以上,几乎隔几天就有一场大雨。这亦是热带雨林气侯地区土质常有特点和缺陷:过多的雨水,导至当地的土质肥力流失极大,肥力反而不高。
在没有大规模的钢筋水泥筑路的情况下,当地的传统石子铺就的道路,道路状况一下子就变成了烂泥路。
二月十四日晚坤甸市华侨发动“起义”,当晚,二十多公里外的来自苏门达腊岛的援军就得了紧急电报求援,结果派出的军队,一直磨蹭到第二天早上才出发。
就在他们磨蹭的过程中,天降大雨,天亮之后,当地的到处是积水和烂泥坑。
此次苏门达腊岛派来的援军有二千三百多人,包括一名荷兰将军,来之前,荷兰又事先在当地集中了近三千人本地的“土司”兵。而后组成五千人的联军部队,于第二天早上八点浩浩荡荡杀向坤甸救援。
其低下无能的救援效率,让对面的中共和国民党余孽皆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陈庚、何畏:象是在打常凯申的部队一样。
关征麟:好熟悉的感觉......
五千多人,八点出发,二十多公里路,到下午一点,才乌龟爬一般地走到距离坤甸四公里外的伏击圈里。
从美国运来的坦克,现在暂时都还在苏门达腊,还未卸载。在这之前,荷兰人在整个印度尼西亚仅有27辆坦克,原先都留在爪哇和苏门达腊。此次为了压制当地的华人,荷兰一口运来七辆,此外还有十多辆自改装的装甲汽车。
不过由于糟糕的路况,那些汽车这时全都陷在后面的泥浆路里动弹不得,仅有的七辆坦克身上挂满了士兵,慢慢吞吞地走在最前面。
看着荷兰人走进伏击圈里,何畏用望远镜瞄了一眼。
“维克斯1936型坦克?这东西皮太薄了,12.7就能打穿。”(PS:实际上是维克斯1938型,是1936型的改进型,二者外型很相似)
没有前线搜索,没有两翼侦察,几千号人,拉拉垮垮的,硬是在公路上拉出了近三公里的长蛇阵型。
“洋人就这德性?简直是比土鸡瓦狗还不如!”
关征麟也是看得目瞪口呆。抗战的时候,他因为陈济棠避战错过了。在他的印象中,西洋人的战斗力应当更在东洋小鬼子之上。可是望远镜里看到,那群行军走得歪歪扭扭,拉垮得不得了的洋人部队,让关征麟差点以为这是对方的诡计。
和他一起观察的陈庚笑道:
“雨东,不是所有的洋人都能打的。这是荷兰人的殖民地部队,少爷兵混资历的,大部分都是混饭的,比常凯申的部队还要稀烂......咳咳......也就是王家烈双枪兵的水准。”
话说了一半,陈庚发现好象说错话了,紧急收了嘴。
战斗在一点半打响。走在最前面的维克斯坦克,被事先布置好的12.7毫米机枪、反坦克枪,加上数门国内偷运来的37毫米步兵炮瞄准联手轰击,开战没几分钟就纷纷被打瘫——该炮仅重一百多公斤,穿甲能力很弱,放在欧洲是敲门环,但放在加里曼丹岛,打维克斯薄铁皮,却是穿甲能力有余了。(此炮前文介绍过)
整场战斗没有意外,几千号人一字长蛇阵,炮声一响,就阵脚大乱。稍稍突击,就就纷纷蚁溃。少数骑着高头大马的荷兰军官想指挥部队,却因为骑在马上成为最醒目的目标,第一时间就遭遇机枪和狙击手的重点照顾。
伏击他们的两家的总兵力加起来不到三千。但是却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这支荷兰部队基本歼灭。战后光是俘虏就抓了三千多人。被打死的人不多,少掉的多是直接丢掉武器溃逃了。真正战斗的过程只是开战时的半小时,余下的时间都在满世界抓捕四散的逃兵。
真正伤亡最惨的,是“骑马的和骑坦克”的,因为目标大,一开始就是重点打击。
全过程,就象男孩子的第一次,才刚刚开始有点兴奋,然后就结束了......
“西洋人,就这德性这战力?”
无论是何畏还是关征麟,皆大掉眼珠。
二月十五日,加里丹曼岛援军和驻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去后,并不是当天最大的新闻——当天全世界的头条是驻菲美军向山下奉文举手投降。
而加里曼丹岛“华侨大起义”的消息,却是和另一条消息绑在一起的。
进攻菲律宾巴丹的是日本陆军,而返回日本本土的联合舰队的高速袭击舰,却已经在这段时间完成了休整补给,开始全力南下了。
就在二月十五日清早七点半,当荷兰人派往坤甸的援军磨磨蹭蹭地才刚起床更衣的时候,大批从南海方向南下的日本海航的飞机,已经在这时候飞临巴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所有的英军机场上空。
这个时期虽然英国人在半岛上布置有防空雷达,但是从苏联人那儿获得了雷达技术的日本海军,很清楚超低空飞行规避雷达的手段。
英国空军布置在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北面的所有机场被结结实实地炸一圈,一百多架飞机直接在机场上被炸毁,少数起飞的飞机也成了零式的猎物。比较幸运的是,因为珍珠港在前,在这个时期英国人并没有把两艘一战时的老爷舰停在新加坡港内,而是后撤放到了吉隆坡港,避开了这次航母突袭。
次日泰晤士报在报道这件事时,将其和发生在加里曼丹岛的“华侨起义”结合起来,声称是当地的华侨勾结日本人发动叛乱云云,一副生怕不嫌事大的模样。
泰晤士报之类的英国报纸报导这事时是卖弄焦虑,嘴上说得痛快,但是坐在唐宁街里的老爷们可是急了,而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同样也急了。
麦克阿瑟二十几万人占尽地利优势,却被几万的日军强行登陆,一波推倒,其会大败,早在罗斯福的预料中,但败得这么快,却是出乎意料——这一点罗斯福却是高估了美国大兵和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
发生在中国的战争,日本人被“红军泥腿子”拖挎,小小的南京城,投了六十万人。面对“连文物都用上了”的中共军队,居然没打下来还输了。事后罗斯福经过调查,得知日军的装备十分地落后(按美军的标准)。
他一度认为,那不过是“菜鸡互啄”、麦克阿瑟那边,几十万人占据主场优势,武器不比对手差,守在岛上,总不至连个反登陆作战都打不好吧?
然而,不到两个月,他就全军覆没仅以身免了!
消息传来,罗斯福是又喜又怒。然后这则消息又结合当天同期发生的两件事,罗斯福顿时火气冲脑,差点当场脑溢血提前倒下。
他先是一通加急电报,警告英国人暂时别急着乱对中国宣战,先和中共交涉一下再说。另一边,美国这儿还是十四日晚上八点,对面中国那儿,司徒雷登可就早早地在早上八点守在这个时空的“武汉中南海”门口,要求面见李润石了。和他一起在外面等候的,还包括英国驻中国的代办处的联络人。
一见面,司徒雷登就急不可奈地问道:
“贵国是准备对荷兰宣战吗?”
司徒雷登当然急了,就象中共和苏联之是有着军事同盟条约一般,荷兰和英国人在东南亚上也有着类似的共同防卫条约。
李润石答道:
“ 不,那只是只当地的华侨华人,为了反抗荷兰即将开始的排华运行和集中营,被迫进行的自卫行为!”
司徒雷登急问道:
“贵国准备出兵干涉东南亚吗?”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
“只要日本人在东南亚的行动没有伤害到华人的利益,我并不打算出兵东南亚。不过......我们会根据情况需要,派出军舰和商船进入东南亚撤出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