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说了重话,他已经彻底不指望贾东旭养老了,那就不用给客气。
“一大爷,我可是你徒弟啊,你怎么就不帮我。”
贾东旭也恨易中海,这师傅也是半个爹,就不知道顾着他,要是易中海能出一笔钱来,他家日子不就好过了吗。
“我还不够帮你吗。”
易中海上月的工资都给填补光了,这月养伤也耽搁挣钱,俩月算是白干了。
“好了,贾东旭,这事不用你同意,贾张氏要分家,你听着就行了。现在把你家的粮食分一分,要保证她吃到发工资,这还有小半个月。”
王主任不打算在这里扯,她还有别的工作要忙。
“对,听王主任的,我去把粮食拿出来。”
贾张氏这积极了,腿脚也变得利索。
可这家里真没啥粮了,只剩二十多斤,这只怪贾张氏之前太能吃,就现在她一天也至少要半斤粮。
“这不够啊!”
王主任也没想到贾家这么困难了,“你家还有钱吗,在谁手里?”
“我媳妇秦淮茹那里,应该有个几块钱。”
贾张氏也不能确定,谁让贾东旭进了两次医院,棒梗还给看病了,还给东旭买营养菜了。
“全家就这么几块钱了?”
王主任算是见识到了,那你这一天天还闹腾个啥,换了别家贫困户,谁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就这么点了,王主任,要不你给想想办法,让院里给我贾家捐点。”
贾张氏这又想到美事了。
易中海忙说:“这不能了,这月已经捐了好几回,大伙都在等关响,而且这就快过年,谁家也没有余粮。”
谁知道贾张氏直接就说:“杨爱国就有啊,他昨晚上还吃肉了,还买了老母鸡。”
“我去……”
“我不捐,也不解释!”
杨爱国他这就看个热闹,怎么又被点名了,可谁让他家条件好呢,就跟黑夜中的灯火一样,谁都得注意到。
可也不能给惯着,尤其这是贾家,越倒霉他越高兴。
易中海开口说:“别提到爱国,现在是你家的事。王主任,这赶紧处理吧,也不能老是耽误你工作。”
“对,把这粮食分了,贾家两个大人,两个小孩,按四份来算。贾张氏,你分六斤半的粮。
这够吃了,等三号关了响,你拿着钱就去换粮,还能赶上吃午饭。”
王主任这就给定了章程,不然还怎么分,不饿死人就行了。
贾家的标准,还达不到贫困户,没没法给申请补助。
“¨` 哎呀啊,这一天也还是半斤粮啊。”
贾张氏哭了,但还是麻利的把她的六斤半棒子面给过称,然后就给锁到了柜子里。
“唉!”
贾东旭蹲下了,这还得挨饿小半个月,但也可以在坚持几天,到二十四号时,秦淮茹发了工资,就能先换下月的定量买粮。
“就这么着吧!”
易中海觉得贾家总归可以消停了吧。
但这还得分,贾家屋里的东西共用,但煤炭要分开,这得花钱的。以后水电这些,贾张氏也要负责一部分。
还是按四个人来算,贾张氏要出四分之一,也不算麻烦。
“王主任,那我去打扫卫生了。”
贾张氏说着就把之前东旭的工作服拿出来,还有扫帚那些,之前领了都还没退给街道。
“好好扫,你这腿还没好,累了可以歇会。”
王(李王赵)主任摇头,已经算是照顾了,街道里这么多户不能只管一家。
“一大爷,我也上班去了。”
杨爱国也看完热闹也走了,先去的纺织厂,直接把批条内的原材提了一半多点,让这边安排送到制衣厂。
等到了制衣厂后,他下了两千七百套厂服订单,让这边紧急开工。
他这都已经忙到下午了。
趁着还有时间,他琢磨了下各个厂子、单位的效益,以及工人的工资,直接就去客运站。
因为司机的工资高啊,实习期就是三十八元,转正就拿五十抖。
当如他要不是已经进了轧钢厂当锻工,或许还真就会跑来当司机,会开车的啊。
“秦京茹,你怎么在这里。”
杨爱国都懵了,这小姑娘不是应该已经回村里了吗,这怎么还在客运站外面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