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又想,苏澈想不明白,我感叹一下我的剑意而已,你反应那么大干嘛?
总之平静下来之后,苏澈继续自己之前没做完的事。他在尝试突破到第四境,但是尝试到一半、就被剑龙拖下水了。
现在这个环境,似乎很合适用来突破,难道那条剑龙想助他一臂之力?那么就试试吧。
各种所学在心中一一流转,甚至包括缺月天功、研究过但是没正式修炼的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
体悟到最后,苏澈保持着一颗明净道心,将神识沉入体内,探往神秘的下丹田。
人有上、中、下三丹田之分。
炼气士前三境,主修的就是下丹田,苏澈的丹田气海,先是生出龙卷般的气旋;然后生出由天液汇聚而成的海洋;最后坍缩成一团无名之始的混沌。
现在苏澈“目光”所及之处,就是一团迷蒙的混洞之气。
按照《太浩玄天混洞真经》中的记载,由第三境破入第四境,需要修士引导这团混洞之气,将其升入中丹田之中。
中丹田,也就是人的胸口位置,两乳中间,为藏气之府,这个位置又被称为黄庭、绛宫。
绛宫者,镇心之中央,是人体中一处重要的秘地。
现在苏澈体内这个秘地还从未开辟过,如果他能成功将混洞之气升上去,使其形成一轮大日之势,遍照中丹田,那么这第四境就算是成了。
其实太浩经并不是偏火属性的功法,那为什么要形成大日之势呢?
这是因为心属火,中丹田虽然不是位于心脏之内,但是归于心之所属。因此第四境选择大日作为意象,贴合人体五行,是大多数正统炼气之术的共同选择。
苏澈在脑海中,最后一遍回顾太浩经中记载的突破法门,然后他古井无波地、用神识在丹田气海之中,形成一个缩小了许多倍的自己。
这个小人苏澈,看上去和外界的苏澈本体一模一样,纤毫毕现。
小人表情沉凝,缓缓飞向空中,来到那团迷蒙的混洞之气下面;然后他伸出双手向天、呈托举之势。
稳稳当当地用双手托住混洞之气后,苏澈猛然发力!
这种力不是真实的“力气”,而是神识的力量。
所幸苏澈三世为人,算上地球那一世更有四世,因此神魂很强大,轻易就将性沉、内敛的混洞之气托举了起来。
他缓缓朝上飞升,逐渐抵达了下丹田的顶部。
然后苏澈毫不犹疑,举着混洞之气突破下丹田。在这个升移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这团混洞之气就会散开、爆炸,窜入苏澈的四肢百脉中,极为危险。
一个不好的话,走火入魔、修为尽废也不是不可能,修行之艰险可见一斑。
越是往上飞升,苏澈心底就越是涌现出各种念头,担忧、畏惧、迟疑,以及过往的各种人生经历、一齐席卷了过来,占据了他的脑海。
但是苏澈最深处的本源意识不动,犹如大丈夫、秉慧剑,斩却诸般杂念,淡然面对过往。
哪怕许婶慈爱的形象,和无缺冷漠的形象,在他心中重叠在一起,他都能平静接受,视之为自己人生中的一部分。
在这种绝对的冷静之下,苏澈托举着混洞之气飞升的速度始终不变,他冲开人体中的一道道桎梏,最终仿佛破开了一层无形的隔膜,来到了一片灰暗、空旷的荒原。
苏澈心中有所明悟,这里就是中丹田,也就是绛宫。
轻轻一踩“地面”,苏澈托举混洞之气继续往上,直到来到绛宫的最高处之后,他从松开双手。
混洞之气按照自己的规律,在原地凝成一团、做着混若天成的运动,并没有放出光芒,更没有照亮中丹田。
但是苏澈并不惊慌,神识凝成小人来到混洞之气面前,只是迈出一步、就深入混沌中心。
小人苏澈在这里盘膝坐下,他以神识之音发声,其声响彻绛宫,如同天帝降旨,“赤庭绛宫,上有高真,五藏光明,由此得生。太上八景,洞观心庭,中一帝皇,敕命日升,起!”
M78星云 756365104
PS:晚点还有一章
第十二章 仙剑之威
随着最后一声喝令,混洞之气猛地放出光芒!
它整体摇身一变,成为一轮高居于天的大日。
虽然大日的本质依旧是混洞,但是外象已成,混沌气化作日华遍照绛宫,将这里映得一片光明!
苏澈心中喜悦,但是就在灰暗、空旷的荒芜空间,即将被彻底改变、定型之际,忽然有一股外力加入。
这股外力从苏澈的天灵盖直直灌入,那是一种氤氲的仙气,它至高、至上、至清、至灵,一进入苏澈体内,就轰一下!激活了他身体潜藏的某种本能。
苏澈的四肢百骸中,流转出一股神秘的力量,它们不属于苏澈熟悉的碧血丹心之力,而是一种更本源的、仿佛他自出生开始就拥有的力量。
这些力量和外来的氤氲仙气结合,齐齐灌注进中丹田之中。
在苏澈的神识看来,这些力量仿佛一阵濛濛清光、又似一阵若有若无的雾气;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体自发地在响应外力,他已经忍不住要阻止了。
毕竟这关乎自己日后的修行,要是被外力搅扰、导致晋升失败,那么苏澈哭都没地方哭。
清光、雾气一进入绛宫之中,一部分轻灵的上升到天空,形成日月星辰、诸般天景。
不过天无二日,最终那虚幻的第二轮太阳,径直融入到混洞之气形成的大日之中,让它的力量更加充实。
一部分浊重的下降到大地之上,形成山河湖海,万种地象。
原本因为外力介入、而短暂停滞的日华,此刻终于重新运转,它伴随着星月之力一起,照映十方山河,让此地光明遍满。
由此,玄阳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