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不是妄杀的理由,况且当时恩格里萨并不知‘无限’在此,他的行为已经是为了泄愤而产生的私欲了,杀死这颗星球上的生命,在杀死遭遇痛苦的同胞,这本身就是重罪!”诺甘农看着提波斯,看着这位在星魂泰坦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大战士:“塞诺恩大人的事很让人心痛,但吾等不是无序的恶魔,更不是癫疯的邪神,不要让自己被仇恨吞噬向混沌滑落。”
“提波斯阁下!吾必须再一次提醒汝,千万不要犯下跟萨格拉斯一样的错误…无论是诺登斯还是阿曼苏尔大人都不想在看到同胞的陨落,特别是这种毫无意义的牺牲。”
番外 千年前的访客(一)
‘我并非是自然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在受精卵阶段接受了人工干预,透过都遗传基因的操纵以后诞生的人类…’
‘现在我就将这项技术的全部资料,透过网络公布到全世界…’
‘希望在未来调整者们能够担任人类与即将诞生的新人类们沟通的桥梁…’
C.E.15年,搭乘齐奥尔科夫斯基号木星往返船的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调整者乔治·格雷恩发表了一段自白,向全人类公开证实了新人类的到来,随后关于遗传基因的调整技术在网络上公开彻底震惊了整个世界,并引发世界舆论的大讨论。
C.E.16年,因为伦理道德的争论加上宗教势力的施压,人类政府关于全面禁止操作人类基因的法律开始执行,但是觊觎调整者所带来的天生的优越性,人类上层社会的第一代协调者也秘密地诞生了。
调整者的能力平均高于自然人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智力或是体能的表现都比自然人更佳,科学界、体育界、音乐界等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调整者几乎都对自然人形成了碾压性质的优势,而后期在社会上生活、就业等方面也几乎对自然人的发展空间造成了很大的排挤。
基因调整技术的不成熟导致这项技术无法大规模推广开来,创造一位调整者往往需要大量的金钱堆砌而成,而越多调整范围其花费的费用也越发昂贵,所以第一代调整者大多来自富裕阶层,加上部分调整者往往自认为优于自然人的优秀种族,对自然人抱有歧视心理,这也进一步加深了社会撕裂和矛盾。
或许自己公布这个秘密并不是一件好事,人类似乎还没有成长到可以接受这种事情的程度,利益集团、种族主义、宗教禁锢等等因素都成为了拖延人类前进的枷锁。
C.E.22年,在漫长的旅途中查看着地球上种种关于调整者的新闻报道的乔治·格雷恩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的举动是否是正确的,即使现在第一批诞生的调整者还没有步入社会就已经造成了轩然大波,似乎已经可以预见未来自然人和调整者之间必定会撕裂为两个族群,对立、冲突、甚至是战争或许都是可能的事。
不过急促的警报声很快打断了乔治·格雷恩的思绪,在得到了立刻赶往舰桥的命令后,乔治·格雷恩不得不中断了休息火速赶往指挥室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而在抵达舰桥后,透过强化玻璃窗观看着小行星带的乔治·格雷恩发誓,这一次对木星的科考将会彻底结束人类社会一直以来争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宇宙中除了人类外还是否存在着其它智慧生命。
位于小行星陨石带内缓缓向前漂浮着的一艘巨大星际飞船,充满着让人迷醉的科技美感但却又蕴含着古老沧桑的气息,撕裂的舰身,炮火轰炸后的痕迹,以及在偶尔从舰身内散落出来的碎片都向奥尔科夫斯基号的船员们说明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地球以外的星空存在着其它的智慧文明,但是星空之外也并不是平静安宁的伊甸园,战争的使者依然肆虐其中。
奥尔科夫斯基号的船员们就像被震慑了一样,每个人都呆立在原地痴痴的凝视着眼前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发现,一艘来自地球之外的外星文明的飞船。
“Oh!My God!看看我们找到了什么,震惊整个世界的发现。”
直到好半天一位船员才终于开口呢喃道,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打破宁静的钟声,让奥尔科夫斯基号上的船员们从震惊中苏醒了过来。
“立刻记录巡航画面,用雷达扫描这艘飞船,确定它的大小。”
“是~舰长!”
“让奥尔科夫斯基号绕开它,千万不要与它发生相撞。”
就在舰长下井然有序的向船员们下达命令后,很快一些事情被反应了上来。
首先雷达扫描完全不起作用,事实上最初位于舰桥上值班的船员发现这艘外星飞船的船员不是通过雷达而是已肉眼注意到的,而现在就是开启雷达扫描除了扫描到大量的陨石外,雷达上依然没有外星飞船的痕迹,即使现在每个人抬起头来都可以看见那艘庞然大物不断的撞击着陨石带向前缓缓的飘动。
“外星飞船本身应该具备某种反雷达侦测的能力吧。”乔治·格雷恩眼睛也不眨的看着不断接近的飞船有些痴迷的说道:“或许说起制造材料能够吸收雷达波,从而让它在雷达上处于某种隐形的状态。”
这时另一位带着眼镜的船员在目视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目视测距的话…这艘飞船的长度应该在七公里以上,如果它是完整的话总长度恐怕要在十公里以上。”
当奥尔科夫斯基号绕行到外星飞船右侧时,这是船员们才注意到这艘飞船的后半段似乎已经被撕裂了,尾部按理来说应该是安装推进器的部位只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伤口,甚至众人可以从伤口处看到内部的一些船舱状况。
一艘十公里以上的宇宙飞船代表什么?
代表着人类根本无法与之企及的工业能力,迄今为止地球联合政府建立最大的飞船也不过600多米长而已,甚至连这艘外星飞船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而奥尔科夫斯基号本身也才200米长而已,在体积上双方更是天差地别,那艘外星文明飞船足足装得下数百艘奥尔科夫斯基号,晃眼看上去就像是横跨在星河中的天幕一般耀眼。
关于探索小行星带和木星的事已经被奥尔科夫斯基号上的众人抛到了九霄云外去,近在咫尺间的外星飞船才如同金山一样引诱的众人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到对其的探索上。
晚餐时间,奥尔科夫斯基号的食堂里前所未有的热闹,一边用餐的船员们一边交谈分享者着今天对外星飞船观察所得到的一些基本情报。
第一,可以确定这艘飞船是一艘军事用途的战舰,透过无人机的近距离观察和拍摄确定舰身上面的诸多武器系统,数量庞大到可以说靠这么一艘战舰压制整个地球的军事力量都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而且更别提彼此间技术上的代差了。
第二,从对断裂处舰身内部船舱的观察来看,这艘外星飞船的人员在体型上应该跟人类差不多大,而且就起居环境和设计来看似乎与人类也差不多。
第三,这艘外星飞船如果继续这么飘荡下去,按照其速度根据计算机分析大概40多年后就会靠近地球了,到时候必定会引来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人类各国政府将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试图登陆这艘飞船,在这里意味着更加先进的科技,那都是足以照亮人类文明前进道路的火把。
第四,对于登陆外星飞船的打算,以及是否能从中寻找到船员遗体,或者说能够了解这艘飞船历史的文献资料等等。
“太好了,我们这里有着各行各业的精英,却唯独没带语言学家来。”换了一身便服的舰长摊了摊手,兴奋之余且又万般无奈的说道。
“第一批登陆上外星飞船的人选谁?那可是要名垂千古的一件事,嘿~乔治!不好意思,等到我们把这里的消息传回地球后,关于你是调整者这件事恐怕就不会有人在关注了。”
乔治·格雷恩倒是耸了耸肩对着开玩笑的同事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反而要感谢了。”
外星文明的出现会彻底打消人类文明的内讧,特别是这艘飞船还证明了宇宙深处并不安宁,人类现在必须打起精神来面对可能来自外星文明的恶意,说不定这也能成为促使调整者与自然人融合的一个契机。
希望一切都能向最好的一面发展吧!
乔治·格雷恩不由的默默祈祷着,希望这艘外星文明飞船的出现可以给人类带来一些新的眼界。
晚饭过后顶替了值班人员的乔治·格雷恩与同事继续观察并记录着外星飞船的总总细节,而一旁的通讯人员不断的向外星飞船发出无线电喊话,然而似乎这艘飞船已经成为了飘荡在宇宙中的一艘幽灵船,除了浩瀚沧桑与雄伟的外表外,其余的一切皆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直到第二天,连续派遣无人机观察并收集了大量情报后,奥尔科夫斯基号上的人员终于做出了决定,派遣三名人员乘坐小型科考飞船登陆这艘外星文明的战舰,而乔治·格雷恩作为调整者有着远超常人的身体素质的缘故自然也被选中了其中之一。
「祝各位好运,你们将是创造人类历史新篇章的英雄,请一定要小心!」
在祝福声中,小型科考飞船与主船分离开来驶向了不远处几乎一路撞开了陨石带的外星飞船,飞船上乔治·格雷恩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船避开了陨石带准备从外星飞船已经脱离陨石带的前半部分飞入,而越是接近这艘外星飞船就越是能感受到它的雄伟和壮丽,那种至极的工业和科技美感,让包括乔治·格雷恩在内的三名男性浑身感到热血沸腾。
就这么一艘船一次搭载数十万人估计都不是问题!
感受着自己和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乔治·格雷恩看准了一处舰身上被撕裂开的裂口,小型科考船灵活的钻入了飞船内部,而眼前出现的景象更是让乔治·格雷恩和另外两名船员震惊不已,巨大的战舰内部居然还停泊着为数不少的飞船,就宛如一个星际港口一般,而且内部并非一片漆黑还隐约有着灯光,看来这艘船并没有完全瘫痪其能量供应依然是正常的。
不过还没等乔治·格雷恩等人来得及惊叹,忽然小型科考船开始猛的坠落下去,就宛若断翼的鸟儿一样。
糟糕!这艘船的人工重力系统也没有失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