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1 / 2)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太爷陷入了回忆之色。

“早年间,我曾四处游历、捉鬼驱邪,在这个过程中,救下的人也不少。”

“曾有一儒生,他身无分文,无以为谢,最后坚持将祖上收藏的一卷古籍赠予我。”

“这古籍上,阐述了一些和香火念力有关的理论。并且提到,这种力量可以帮人保持人性。”

“但是有一个大前提:只有死人才能享用香火念力,活人是不具备这种资格的。”

“得到古籍之后,我前思后想,最终还是决定,按照上面给出的方法去尝试,虽然我也不确定是否能成功。”

“这第一步:要有一个家族的祠堂,历史至少要十年以上,而且要年年香火不断。”

“第二步:给活人立生祠,让同族同宗同血脉之人祭拜,持续时间也要至少十年以上,时间越长越好。”

“第三步:死亡,死后将死者尸体运回祠堂,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让死者变成鬼,真正的厉鬼。”

“到这一步的时候,如果没有进一步措施的话,无非是制造出一个祸害罢了。”

“这需要最后一步,也是至为重要、至为关键的一步:喊魂。”

“所谓喊魂,就是让至亲之人,将死者的人性唤回。”

“只要能唤回人性,那么就相当于这个人临时复活了。而且由于身上有香火念力加持,这短暂唤回的人性,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只要后世香火不断即可。”

楚江听完这个方法,只觉得一阵惊叹,他觉得用奇才、怪才、鬼才都不足以形容此人,这是人想得出来的方法??而且似乎还真的能成功。

老太爷还在继续述说:“很早之前,我们就知晓,只有鬼的力量才能对抗鬼。”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香火念力,可以用来维持人性,使人性不被泯灭?”

不等楚江回答,老太爷就自顾着说道:“我推测,每个活着的人都有成为鬼的潜质,而鬼的力量,就是来源于他们生前的念。”

“当然,这个推测,无法解决一个难题:有些鬼明显没有【生前】这个概念。暂且认为,它们在变为鬼之前,曾经被人寄托了【念】吧。”

“就像我们用的封印容器,有很多一部分,都是以前的老物件。”

“等等,”楚江听到这里,有些听不明白了,“老物件是什么意思?”

在楚江的认知中,封印容器,几乎等于封印陶罐。

但是仔细想想,不管是陶罐还是平安符,都是21号研究院,研发出来的量产物品。

那么以前的鬼师呢,他们是用什么容器来封印鬼的?

老太爷难得笑了笑,“差点忘了,你们现在,好像都在用某种罐子装鬼。那种罐子,应该是你们那个研究院,借助某只鬼的力量,制造出来的东西。”

“在我们那个时候,所有的老物件,都是天然的封印容器,越老效果越好,比如各种古董。”

“次一些的话,是寄托了人类深刻情感的物品。比如亲人的遗物;从小配戴到大的护身符等等,总之情感必须深刻,且不易消散才行。”

“最后才轮到,利用鬼的力量,制造出来的各种物品。”

“当然,对于大组织来说,肯定是选择用最方便、最合适量产的方式。”

楚江听得连连点头,原来还有这么个说法。话说21号研究院,应该知道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研究院很鸡贼,他们根本不说,并且还在新人手册中提及:一般鬼师、一般势力是无法制造封印道具的,建议加入研究院获取。

这也不算说谎,但是玩了个文字游戏。

其根本目的,恐怕还是在于管束民间鬼师。

老太爷说回正题,“所以本质上来说,香火念力和鬼的力量,是同源而出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当然,这是我的一个推测,不敢妄言就是真理。”

“我们林家在螺河也算是大家族,祠堂自然也是有的。”

“而且获得古籍之时,我在当地已经颇有名望,在族中的话语权也是说一不二。所以立生祠的事,进行得十分顺利。”

“我不仅给自己立牌位,还给儿子,儿子的媳妇们立牌位;甚至孙子、孙女一出生,刚取好名字,我就将牌位摆放到祠堂去。”

第一百八十章 沉沦于梦中

楚江听得有些汗颜,这确实要有点威望才行,不然族里的人恐怕根本不会同意。

老太爷用低沉的语调继续说着:“所以,到了我们林家一家人死绝的时候,实际上所有人都是符合复活条件的。”

“只有我那老伴,她的情况太特殊,已经半死半活,半人半鬼了,根本无法使用这个方法。”

“还有我那儿子,他死亡的时间,其实比其他人都早,而且是暴病而亡的。”

“在儿子死后,我就尝试过复活他,但是那一次尝试却失败了。”

“准确来说,是在【喊魂】那一步失败的,我没能将他的人性唤回来,他彻底成了一只泯灭人性的厉鬼。”

“无法之下,我只得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镇封起来。”

“那次失败,给了我很大的挫败感。原来这个方法,也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的。”

“所以到后来,发生了那次灵异事件后,其实我是没多少信心的;我甚至十分犹豫,到底要不要这么做?”

“最终我决定,再复活一个人试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