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语学姐,我想请问你,为何在法院做出了判决,司法机关将此案盖棺定论,甚至连犯人苏泽文都已经伏法了一个月之后,你却还会对此案生疑?”
“你会产生这起案件有疑点的直觉,会对此案的结果抱有疑问,难道不就是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吗?”
面对江海生的质问,吴思语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经不起较真的,在没有人上纲上线的时候,都只是小事。
但一旦像这样被摆到台面上来说,可能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了。
在网上或者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后,然后到论坛或者群聊中对这条新闻畅所欲言,各抒高见,这种事情想必绝大多数人都做过。
即便是一些刑事案件,对警方的调查结果进行质疑的也不在少数。
这其实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所以吴思语潜意识里也并不认为自己去怀疑这件事的想法有问题。
但她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其他人怀疑也就怀疑了,口嗨也就口嗨了,其结果也不会对案件本身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她却出于自己的怀疑去做了调查,甚至去见了犯人,还将和犯人间的对话刊登上了校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她的这一系列行为,直接坐实了她内心就是不信任司法机关的判决结果。
所以,此时在面对江海生的质问时,她百口莫辩。
“吴思语同学,你不说话的话,我就当你默认了。”
江海生没有给吴思语过多的思考时间,接着道。
“你信不信任司法机关,其实对我,对其他人而言都无所谓的,那只是你一个人的想法,是你自己的问题。”
“但你错就错在,你不该将你个人的问题,带入到了你的职位之中。”
“你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新闻工作者,却将与司法权威机构所给出的结果相违背的采访稿登报,你知道你这一行为有多恶劣吗?”
“你这是在将自己的问题扩散道其他人身上!”
“够了!”
见江海生站在道德制高点不停的对自己进行批判,吴思语终于忍无可忍,高声道。
“司法机关做出的判决就一定不会有错吗?既然会出错那为何不能质疑?事实上我也确实挖出了不为人知的内幕不是吗?”
“你说的没错。”
没想到,江海生却突然说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警察和法官也不例外,当然允许质疑。”
吴思语愣了一下,没想到江海生竟然会肯定她说的话。
不过还未等她回过神来,江海生就话头一转。
“可是,前提是你的质疑是合理的。”
“回顾一下你刚刚的话,你质疑的起因是什么?是你那所谓的直觉,这合理吗?”
“你在产生质疑之后做了什么?你有去和司法机关联系,有去接触经手此案的警察,向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吗?”
“他们所给出的回应,你又信了几分?”
“相比起警方专业的办案流程,你更相信自己蹩脚的调查结果,相比起司法机关给出的判决,你更相信苏泽文这名犯人的一面之词。”
“请问吴思语同学,你现在敢挺起胸脯说,自己的质疑是合理的吗?”
江海生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宛若泥石流之中夹杂的巨石,不断的将吴思语砸向悬崖。
吴思语嘴唇咬的泛青,握着手机的手也不由自主的用力,指节都开始泛白。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她做的调查确实不够严谨,想法也不够成熟。
只是沉浸在对此案背后真相的好奇和发现疑点的兴奋之中,并没有好好向有关部门求证。
甚至当时接触办案警察的时候,也没有去详细的了解他们办案的经过,反而是一开始就摆出一副质疑的态度,想要去试探所谓的内幕,导致那几名警察对自己起了疑心,什么都不肯说。
这些当时被她忽略了的细节堆积在一起,让她的行为失去了合理性。
也让她无法回应江海生的质问。
她还是太轻敌了,没有料到江海生会从这种角度来对她进行攻击。
江海生没有将视角局限在和她的报导对他们造成的影响,而是转换视角,从她的角度出发,寻找到了这一致命的破绽。
这一战,是她败了。
败得彻底。
“......对不起,江海生同学,方梦媛同学,是我欠考虑了。”
一段难熬的沉默之后,吴思语艰难的开口道。
她对江海生和方梦媛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称呼他们为学弟学妹了。
“往后我一定会规范自己取材和调查的行为,不会再无脑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了。”
“我为我这次鲁莽的行为,对两位造成的不良影响,再次真诚的道歉。”
一边说着,吴思语的另一只手还用力的掐着自己的大腿。
——吴思语,冷静,这次的失败只是暂时的,至少你还收获到了这一案件的真相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