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音频是中文,男子并不能听懂,但他还是能够准确的分辨出这音频的内容是一个声音说着说着从女性转变为了男性。
并且,这个声音里女性的那部分,声纹和视频里出现的另一个女性声音的声纹完全一致!
当然,声纹一不一致不是光靠听就能听出来的,男子也无法分辨出视频里究竟是几个人的声音。
但他的属下分析出的结果不会有错。
“怎么会?为什么会这样?”
男子的表情疑惑中带着愤怒。
“我们组织研发的声音转化器,怎么会落入到这个华夏人手里?!”
男子口中的组织,名为“Finanz Dieb”,简称“FD”,在德语中是“金融窃贼”的意思。
这个组织的性质正如其名,是一个金融犯罪组织,平时的活动就是钻欧洲各国金融系统的漏洞,从里面搞钱。
而他们头顶所坐落的德意志联合银行,就是他们对外的伪装。
虽是伪装,但这座银行还是真实运作的银行,且提供的服务都是真实有效的。
他们并不是强盗,而是高智商金融罪犯,这座银行只是他们用来犯罪的工具。
他们犯罪的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暗地里利用在他们银行开户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但并不是在别的地方贷,而是在自己银行贷款。
所以贷款后,他们不会获得现金,但会有一笔资金以贷款的名义合法的从银行流出。
但这笔钱并不是他们的最终收益,他们还会用贷款后获得的债权对外进行转让,而转让的对象则是他们注册的皮包公司。
这些皮包公司又会再将债权分别转让给其他更多个皮包公司,如此套娃数层,将债权分到几百个皮包公司之后,这些公司就会去联系其他地区和甚至是国家的公司或金融机构,再用这些债权换取现金、房产等。
简单来讲,就是这些债权转让到其他公司或金融机构后,贷款人还钱就相当于直接还给他们。
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贷款人,所以每当到了该还款的日子,这进入账户的资金就又会被再次贷款出去,然后再重复上述操作,最后换来的钱再还给上一波获得债权的机构。
当然,他们是罪犯,可不会仅仅满足于这种纯粹钻漏洞的行为,仅仅这一座银行的用户信息也无法令他们满足。
所以,当整个欧洲的银行都开始引入一种可以识别声纹的新系统,他们瞅准了这个机会,开始研制一种可以将声音的声纹随意变换的仿生变声装置。
一旦研制成功,他们就可以使用在任意银行开户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不再局限于他们这座银行。
到时候,他们的业务范围和体量就会成倍增长!
而今,声纹识别系统已经普及到了欧洲各国,也包括他们的银行。
他们利用采集到的声纹作为样本,经过数年的研究,终于在前不久,科研部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了变声装置的DEMO版本。
然而,就在他们对DEMO版本进行调试时,某天夜里,装置被盗了。
这名棕发男子,鲍尔·克里斯通,作为FD组织的头目,立刻下令对装置被盗一事展开了调查。
可这么多天来,调查毫无进展,就好像是被幽灵偷走的一般。
鲍尔认定组织内肯定有内鬼,因为变声装置这一项目只有组织内部的人知道,装置保存的地方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这些天组织内部一直在进行排查,搞得组织里人心惶惶,工作效率都降低了不少。
这也让鲍尔愁的不行,他也不愿为了这一装置让组织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但更不愿组织里有内鬼潜伏。
装置有数据可以再造,但内鬼这种定时炸弹,如果不查出来总有一天会将组织炸成碎片。
而刚刚,他已经不抱希望的调查组竟然给他带来了重要线索。
在华夏互联网上,他们在某个网站的内部视频数据中,查到了一段视频。
就是鲍尔眼前的这一段。
这段视频的内容是一名男性用变声器模拟了另一名女性的声音,而这个声音的声纹竟然和被模仿者本人的声纹完全一致!
这种功能,只有可能是他们那个变声装置才能达到!
虽然只是一个十分捕风捉影的线索,但在这种时候,任何线索都是极为宝贵的!
而鲍尔作为组织的头目,他考虑的则要更多。
在组织内部如此动荡的时候,他需要一种手段来稳住组织成员们。
而一条关于变声装置去向的线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他只要根据这条线索派人前去调查,并宣告真相很快就能水落石出,至少能平复一下成员们的情绪。
然后,在此基础上,他再用一些小手段,让成员们不再为内鬼一事担忧也不是什么难题。
并且,鲍尔还可以借机诈一诈内鬼,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
再加上这条线所指向的说不定真的就是变声装置的去向,鲍尔这也算是一举三得了。
在心中默默计划了一番后,鲍尔拿起了桌上的内线电话。
“喂,帮我把莫奈叫过来。”
鲍尔挂断电话,没过多久,一名高挑的女子便推门而入。
“克里叔叔,您叫我。”
莫奈·克里斯通,又名莫奈,姓莫名奈。
她是鲍尔十四年前收养的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