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1 / 2)

金坷垃的化肥,正是推向市场。

为了全面推开。

韩春明采用的门店销售加乡下代售点的模式。

这种情况下,之前攒下来的车队,开始正式发挥效用。

源源不断的货,开始直接运往农村的代售点。

这种送货上门的方式。

是之前许多农民想都没敢想的。

毕竟,那些国营的化肥厂,面对这骤然组岸边的模式,根本还没反应过来。

以为还是以前公社上门来进货的模式。

但家庭承包之后,公社根本无暇顾及这一茬事。

眼瞅着这冬天的麦子已经抽苗上来。

该施这第一次肥了。

即便农民,对金坷垃化肥,还有所质疑和担忧。

但在激烈的宣传攻势下,最终还是动心了。

更何况。

这送上门来了。

价格比国营厂的还便宜。

先买些试试吧。

于是,一批抱着这个想法的人,选择了购买。

然后开始施肥。

冬季的作物,虽然长得慢。

但这片土地,在公社这么些年。

实在没有受到好的养护。

这肥一施下去。

便如久旱逢甘霖一般。

小麦的苗,贪婪的开始吸收。

然后以骄人的速度,开始拔高。

在地里刨了半辈子食的人,对于农作物的变化,最是敏感不过。

没几天功夫,施肥和没施肥的变化。

那都是清晰的看在眼里。

而且,不但是那片田的主人看得见。

其他农户也看得见。

这下。

哪还有怀疑。

眼瞅着过了十二月。

就要到冰封期。

这追肥的时间,也就剩这么些日子了。

似乎是一夜之间。

金坷垃在乡下的代售点,便门庭若市的火爆了起来。

并且,愈发的火爆。

每天几乎都是排着长长的队。

也幸亏,在这之前,化肥厂这边,已经备足了货。

在加上,第一批的售货的资金回流后。

化肥厂开始三班倒的加足马力生产。

所以,尽管火爆。

但基本也能供给上。

不过,这种状况,随着大包干的全面铺开。

也很快就变成了过去式。

房山、通州、大兴、顺义……

各地开始缺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