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笑道:“明日,我会去清虚观中为太后娘娘的母亲祈福,不知道国公爷有没有时间伴驾”
贾链拱手道:“恐怕没有时间!”
皇后又道:“再后日是皇上生母,孝献皇后冥诞,本宫要去延圣宫斋戒祭奠,需国公爷护驾,如何”
贾链退后几步才道:“臣实在分不开身,改日吧!”
皇后娇笑道:“那好!便不耽搁国公爷!跪安吧!”
于是,贾链回到坤宁宫,元春已经预备銮驾出宫,贾链伴随在后.全幅执事展开,迤逦摆满整条街道,一直到了荣宁街.这是元春第三次回家了.头一次是以贵妃的身份省亲,第二次是皇上陪着省亲,这是第三次,以皇太后的身份驾幸荣府.荣府正门大开,阖府老幼尽皆诰命盛装,拜伏在地.元春銮驾直进了仪门,南向大厅,在荣禧堂前才停下.早有内侍搬来台阶,贾链在旁边搀扶元春下来,和邢夫人,一众姊妹,还有闻讯而来的薛姨妈相见.因不及叙话,元春先去了荣庆堂见了双目失明的老太太.元春垂泪道:“老太太需好生将养,孙女已令内阁传旨各省道,着他们细心查访,宝玉无恙,终究会找到的.”
老太太摸着元春的脸,帮她擦去了眼泪,“你们不用为我担心,也不必去找了,空费国帑去找宝玉,只怕他还受不起.从此只当他真的出家了,每时每节供奉斋饭的时候,多备一碗,也就是了!虽然我这个瞎眼老太婆看的开,但你母亲却是看不开.宝玉就是她的命,如今宝玉没了,只怕她也就要你去看看你母亲,兴许还能唤回来.”
说完,元春便退出,来到荣禧堂东廊三间小正房内.王夫人正静静的躺在床榻上,元春见了,不禁泪如雨下,早已顾不得皇太后之尊,跪伏在床边,哭着呼唤道:“母亲!母亲!元春回来看你来了!”
王夫人仍旧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旁边李纨和韩氏搀扶起元春,哽咽不已:“娘娘,太太今儿已经水米不进,只怕”
娘几个忍不住哭作一.探春拭了泪,劝道:“娘娘,二位嫂子,太太尚在,自怕听不得哭声.请娘娘暂且正堂歇息.”
元春忙收声,“妹妹说的是!险些误事了!”
对李纨等道:“咱娘儿们不该如此.”
她抬头看见房中供着神龛,忙走过去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底下邢夫人,凤姐并薛姨妈以下,外面的宫女太监,贾府人众纷纷跪着磕头.元春祈祷已毕,搀起邢夫人薛姨妈,还未说一字,便伏在薛姨妈怀中哭泣起来.薛姨妈安慰道:“娘娘,姐姐素来怜老惜贫,待下人仁慈,没起心害过一人,又虔诚礼佛,神佛一定会保佑姐姐,保佑宝玉的!”
元春又流了一回泪,方才止住,“母亲为我兄妹三人3操劳一生,且让她歇歇,咱们去旁边说话吧!”
是日,元春便在贾府驻跸,衣不解带,,的守在王夫人身边.第二日,贾政终于匆匆赶回了家,一路风尘仆仆,下马,,先见了元春.父女再次相见,贾政因而说及宝玉,“此也是命中注定.臣前日已在毗陵驿见过宝玉.”
元春贾链等惊异的问起缘故.贾政叹息道:“那晚上船才到毗陵,忽见岸上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倒:身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我忙出舱才要还揖,迎面一看却是宝玉.我正要问他,他转身便走.我急忙追赶,转眼便不见了人影!”
一家子哀叹不已.躲在人影中的贾环悄悄走来,“老爷,我姨娘怎么没有回来”
原来赵姨娘自从起坏心要害:凤姐,恰好贾政点了外省差事,便一道带在身边去了.贾政泪目道:“她殁了”
贾环和探春听了如遭雷击,悲从中来.这时,绣鸾慌忙跑进来,“老爷,太太不行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我正有这个打算王夫人虽然平日持重谦和,其实心中极为自负,特别是宝玉衔玉而生,自觉得他将来必定不同凡响,肯定会振作家声.可是宝玉顽劣异常,总在闺中姊妹里厮混,让她操碎了心,生怕底下周围的狐媚子勾搭坏了她的宝玉,故此常常令人盯着,未曾一刻放松.宝玉渐渐的长大了,迟迟不进学,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提议,因有老太太宠着,竟然不能如愿,何况她自己也舍不得宝玉吃苦.辗转纠结中,也让宝玉养成了倔强不听人劝的性子.她是既心疼又无奈.再后来,宝玉的玉碎了,王夫人面上似乎不介意,还显出轻松的神色,其实心中悲痛非常,十余年的期盼一朝成空,她的心思无人可以述说,只能暗暗积在心中,久而久之便成块垒,挥之不去,越积越重,让她喘不过起来.即便元春成了皇后,乃至皇太后,也未能缓解一二,直到宝玉结婚生子,似乎才好了一些.却没想到现在,宝玉竟毅然决然的抛妻弃子,不顾老太太和她疼他护他一生,出走不知去向.天塌了!王夫人心已死,之所以念念不去,就是为了等贾政归来.所以当贾政说出宝玉真的出家以后,便再也没有眷恋了.贾政焦急的赶到王夫人床榻前,她勉强睁开眼睛,只能说出两个字:“宝玉”
贾政含泪握住她的手道:“宝玉无恙,我已经见过他了.他跟我说,在外面游历一阵就会回来,叫老太太和母亲不要惦念.”
夫妻中道相别,其中悲伤无法述说.王夫人面上微笑,口里已经说不出话来.她缓缓的将目光看向元春,探春,李纨,最后停在韩氏身上,不愿离去.贾政知道王夫人的心意,忙让奶娘将莪哥儿抱过来.很快,奶娘抱来莪哥儿,贾政轻轻的放在王夫人眼前,让她看看.王夫人长叹一声,贾政方才送走莪哥儿,哽咽道:“夫人,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只管和我说.”
王夫人摇了摇头,她伸出手来,两眼看向门外,期盼喜悦的神采戛然而止.“夫人!”
贾政大哭落泪.元春等哭成泪人一般.很快,贾府再次挂满了白幡孝幔,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的一片.皇太后的母亲殁了.丧仪由内阁商定,让礼部会同太常主持,赐祭,因贾政尚在,不便追赠,故只超出本等,按:一二品诰命夫人之礼下葬.近年来,贾府接连大丧,神京内多有同情的,出殡之日,元春送至门外方才回宫.路旁除了路祭,百官自内阁首辅以下,尽皆亲自吊唁.大小轿车辆数百,荣宁街已经摆放不下,一直延伸出三四里,开外.途中各僚属祭棚接祭,不曾错漏,一一的谢过,然后贾政贾链等出城,往铁槛寺大路走去.铁槛寺僧众一早出迎,摆出法鼓金铙,幢幡宝时到了寺中,另演佛事,重设香坛,做过三日安灵道场.此一节不说.且说这一日,铁槛寺尚在停灵中,又有亲属来祭拜.贾政忙出来迎接,一看却侯史鼎.这史鼎钦差江南公干,才回得神京,便得到贾府太太病逝,特来祭拜.贾政接进,史鼎上香已毕,延入厢房奉茶.已而谈及贾链.贾政急命人去请.方知贾链因今日孝献皇后冥诞,去了延圣宫还没回来.于是史鼎陪着贾政,宽慰了许多话.不多久,贾链才回,听说忠靖侯来了,也赶来相见.史鼎先起身行礼,贾链也拱手还礼,“史家叔叔,折煞侄儿了!”
又落座.略说了几句,又有人报说薛姨妈遣人来请贾政.原来铁槛寺内尚有不少诰命女眷,凤姐身上不便,一时照应不周,邢夫人素来不善言谈,故而暂请了薛姨妈相陪照应.贾政以为里头有事.,忙先去了.只剩贾链与史鼎说话.贾链笑问:“叔叔此去江南,所为何事”
史鼎面上一整,也笑道:“无甚大事,内阁众位阁老命我往江南视察税目,不过例行公事罢了.”
要知道史鼎之所以去江南,是当初的姜阁老一力举荐,目的显然不止视察而已.随着姜溥的倒台,贾链在江南的势力早已经营的铁板一块,史鼎只能无功而返.这也是他为什么才会神京,便急匆匆来祭拜的原因.此次回京,想不到神京气象大变,贾链强势崛起,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站队了.贾链不动声色道:“江南之地,我多少也熟悉一些,不知道叔叔需不需要帮助”
史鼎笑道:“那是最好不过了!”
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份奏折,里面写着江南数省税目详情,林林总总.贾链翻看一遍,便合上了,“若叔叔不介意,且放在我这儿,明日再给叔叔送去,如何”
史鼎挥挥手,“无妨,我暂且在城外歇息一晚,明日再入朝便是.”
贾链因而塞进袖中,拱拱手道:“多谢叔叔信任!”
史鼎道:“贾史两家可是世交,公爷这么说,就是见外了!”
贾链不悦:“叔叔,什么公爷只叫我链哥儿便可!”
史鼎拈须点头:“如此,链哥儿,叔叔也不矫情了.”
两人相谈甚欢.贾链趁机说道:“叔叔,我有一件为难的事,想请叔叔出个主意!”
史鼎眉眼一扬,忙侧过身来问:“什么事能让你为难的只要叔叔能做到的,一定尽力!”
贾链打发了侍候的丫头,给史鼎倒了一杯茶,“是湘云的事.”
史鼎端着茶盅,微微一抖,笑道:“云儿这丫头在链哥儿你府上叨扰了.若是有打搅不便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可不是…这个!”
贾链笑道:“云妹妹性格爽朗,姊妹们都喜欢她,不想让她回去呢!”
史鼎似乎琢磨到话中深意,“既如此,便让她留在你们府上,左右是亲戚间,我和我兄长也不会催问.”
贾链拱手谢道:“好叫叔叔知道,侄儿我正有这个打算.不过,不仅如此,我还想让云妹妹长长久久的留在我府里.不知叔叔又没有好的法子”
第二百七十章谈谈湘云的事情史鼎虽然惊讶,但也没出他们兄弟的意外,自家侄女常年出入他的凤漪园子,若是没有念想,正常人家,怎么会允许他斟酌着问道:“不知链哥儿打算怎么一个长久法”
史家毕竟是两个侯爵的高门世家,可做不出送嫡女做妾的卑劣没脸子的事情来.只听贾链笑道:“不瞒叔叔说,侄儿很喜欢云妹妹,不想她离开我身边.我也不想她嫁给别人.”
史鼎笑容僵硬在脸上,知道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外一件事了,他咳嗽一声,装作沉吟道:“男欢女爱,本是人之常情,更何况链哥儿年少多才,又身居高位,自然能得许多少女爱慕.”
贾链打断他道:“不知叔叔可否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