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她甚至觉得世界上已经没什么东西是梅尔拆不开的了。
“那你可真就是太小瞧我的研究者精神了,搞我们这行的,讲究的就是一个能拆多细拆多细!”梅尔高傲地扬起了头,之前还感觉自己是被坑了,这会儿她又觉得是自己的成绩和能力得到了肯定,在莱茵生命里一直都是个边缘人和“勤杂工”的她,虚荣心其实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强。
“之后呢,你把那团烂肉怎么了?那可是域外邪魔的血肉,不能随意丢弃的,其污染性比活性源石都恐怖。”凯尔希又问道,拆都拆了,总得做好善后工作。
“那种烂玩意儿,自然第一时间就非人道毁灭了,放心,不会有什么残留物质的。”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毕竟是搞大炸炸的,论销毁东西,那是专业的。
“总而言之,那套内卫装甲是没什么用了,其核心是生物技术,不是电子技术,专业不对口,我搞不定,更不可能复制,而且我觉得凯尔希你也不会想用那种烂肉制造出怪物一样的士兵,鬼知道穿起那套盔甲的人,盔甲之下已经变成了怎样不可名状的模样,反正是给我恶心了个够呛。”提起当时的画面,梅尔还是一脸的不适,如果单纯是一团腐烂的有机物也就罢了,她不是没见过恶心的东西,但域外邪魔的血肉可不仅仅是外形糟糕那么简单,其身上还带有精神污染的效果。
简而言之,只要看到那东西,其所释放的特殊信息素啦电磁波啦,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总之就是能够通过非接触手段直接干扰到人类的脑神经运转,从而使观察者产生生理性的不适,这可比单纯的视觉和嗅觉冲击来的有效直观多了,要不是当时梅尔加班修仙,好长时间没顾上吃东西,不然非得恶心地连吐三大碗不可。
“那你送来的新装备又是什么?既然你提到了内卫装甲,总不会和那东西毫无瓜葛吧?”四只咪波一齐把箱子放到了地上,凯尔希和众人也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哼哼,可不要小瞧天才的梅尔小姐啊,虽然那套内卫装甲的核心部分我是搞不定,但通过对其他部分的研究,确实让我拓宽了不少思路,产生了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全新想法。”嘴角骄傲的翘起,大技霸小姐表示我又要发挥神奇的俺寻思之力了,“而最终产物就是这个啦,虽然还只是试验型号,但我认为它已经有资格被送到战场第一下去进行数据搜集,为下一步的开发和改进积累资料了,之前咱们计划着要把内卫盔甲给白兔子穿,所以我寻思着这东西也给她好了。”
“我?”霜星很惊讶地只想自己,最近一脑门子官司,她也一样快把内卫盔甲这档子事儿给忘光光了,没想到梅尔开发出了新东西,最后还是落到了自己头上。
“快来欣赏梅尔大天才的作品吧,锵锵锵锵!”梅尔拍了一下按钮,箱子便应声打开,展现出了其中的内容物,那仍然是一套盔甲,不过相比于内卫盔甲略显狰狞怪异的造型,这套盔甲就美观多了,别的不说,没有了内卫盔甲上那一大堆不知道是用来呼吸还是用来干啥的管道,起码看上去像是正常人能穿出门去的东西了。
也许是考虑到了使用者的特点,盔甲整体都是白色调,而且结构上也很欠缺防护性,与其说是盔甲,倒不如说是一个大号的带肩甲的斗篷。
——有点儿类似于某位比克大魔王万年不换的款式。
“这个……”众人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评价。
“因为是脱胎自内卫盔甲,所以姑且暂时采用了盔甲形制,之后肯定会根据实际使用的体验进行修改的,说不定下个试验型号就是另一种东西了。”梅尔耸耸肩,虽然脑子里骚想法很多,但她在产品外形设计方面确实没啥天分,看看咪波的造型就知道了,“从原理上来说,这就是一个利用外接能源,对源石技艺进行效果放大和增幅的装置,其实细究起来,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源石机关没什么不同,不过性能绝对要比那种大路货强太多了。”
“感觉没什么惊喜之处。”凯尔希给出了一般般的评价,而这显然不像是梅尔的作风,大技霸不搞点儿新花样,那还能叫大技霸么?
深知梅尔是个能把掷弹筒折腾成意大利炮的主儿,老猞猁便把等待下文的视线投了过去。
“嘿嘿,果然瞒不过你,要是就这么简单,也愧对我金牌技师梅尔的大名了,”梅尔搓了搓小鼻子,现在她的虚荣心算是空前膨胀了,在莱茵生命的时候,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有这种好比众星捧月的待遇,不管她搞出什么新花样,在主攻生物科技的同僚们眼中,永远都是个打下手的勤杂工,“这东西与常见的源石机关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输出是爆发性的,这一点上我参考了对博士那柄枪刃的设计,通过填装能量弹匣的模式,实现多频次的、超高威力的源石法术释放。”
“我大致能理解了,确实是个很有突破性的发明。”凯尔希和众人一齐点点头,大家都是玩儿源石技艺的,不论是不是感染者,都不至于听不懂这种基础理论。
其实如果放在地球上,梅尔的理论可能还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因为地球人的文明基本就是一个建立在炸弹上的文明,地球人的各类能量利用手段似乎都是在围绕着“怎么把一个大炸炸圈起来”这样一种思路去思考研究的,地球人的能量释放手段只有两种,破坏性的,是“炸了-炸开了”,非破坏性的,是“炸了-没炸开-接着炸”。
所以凭地球人的脑回路,理解这种阶段性的爆发式能量输出模式并不困难,说白了不就是个气缸系统么?或者说炮弹也行,总之爆发性的释放能量就对了!
但是对泰拉人来说,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源石能量的输出和地球的炸逼模式完全是两码事,源石拥有着庞大到可怕的能量,甚至能够推动移动都市这种似乎只能存在于幻想中的庞然大物,但这种能量的输出模式却是极为平稳顺滑的,在超过其输出上限以前,你的能量管线有多粗,它就能长时间平稳地提供多大的功率,不存在分段式的爆发性能量输出。
当然,爆炸式利用的手法也有,比如说各式各样的源石爆炸物,但源石能量过于庞大,爆炸起来的力量完全不可控,可不像汽油柴油那样容易圈起来炸不开。
而对于源石法术的使用者来说,平稳地利用源石能量就更是重中之重了,毕竟没人希望用自己的身体去充当气缸不是?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单兵使用的源石机关不可能做得太大,那么其承载能力的上限就不会很高,这就导致了源石法术的输出存在一个可以预见的天花板,而如今这个时代,触摸天花板已经非常容易了。
非要举个例子的话,类似惊蛰那种法术强度,就已经基本初碰到了源石机关能力的天花板,如果还想要继续提高实力,就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了。
比如说不做人了,成为感染者什么的,历史上有名的超大威力源石技艺使用者,也无一例外都是感染者,直接利用自身的源石结晶为媒介来施法,这样就避开了单兵式源石机关承载能力的上限,使得感染者的源石技艺法术水平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但即便是感染者,其法术威力也依旧存在上限,而且这个上限并不会非常高。
如果还想继续突破上限,那就只有氪命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霜星,她的冰霜法术无比强大,而代价就是整条小命快要全都氪进去了。
以上所有例子,无论是使用源石机关的普通人,还是靠自身施法的感染者,其利用源石能量的方式都是常规手段,既持续的稳定的能量输出,而作为输出的管道,源石机关的构件和感染者的身体就要承受长期的能量炙烤,源石能量本身可不是什么和平的东西,归根结底,那是能够引发天灾的玩意儿,可不会温顺得像只兔子。
这样一来,源石机关的开发要解决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承载能力上限”,一个是“耐久度”,然后奇妙的事情就来了,这两种属性往往是对立的。
就好比地球材料学中讲究的“韧性”和“硬度”这对冤家一样,一种材料对源石能量的承载能力和其持久性全都是反比关系,上限越高的材料,在满负荷状态下能够坚持的时间就越短,越耐用的材料,其导流性就越差,源石机关的开发,就必须在这两者间寻求平衡,否则要么是个威力强大的一炮货,要么……持久刮痧还不如一炮货呢。
可若是换一个思路,一炮货只能打一炮的话,我多带几门炮,是不是就能解决耐力方面的问题了?
第五百一十三章 旭日之心
泰拉人之间的战斗不像地球那样基本都是一招定输赢,毕竟人体质在那里摆着,下到菜鸡互啄上到诸神之战,只要不构成单方面的绝对实力碾压,亦或者被从未设想过的技能偷袭,同层次之内,或者相近等级的战斗人员捉对厮杀,十几回合之内就能分出胜负的都算是少见的干脆利落了,闲人路过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一句“老铁没毛病”。
真正的战斗中又不会有擂台上的栏杆,除了头铁之外,也想不出两位“老铁”死战不退的理由了。
边打边退,借助地形和建筑与敌人周旋,这才是泰拉式战斗的正确打开方式,那种不闪不避全靠内力的武者精神兴许在古代炎国还存在,现在的泰拉肯定是没有的,这个世界的战斗并不曾被赋予过太多乱七八糟的附加含义,因此其发展模式也就非常简单直接,直奔主题,那就是胜利,只要能够取得胜利,手段并不重要。
是故,在泰拉和别人掐架,一场战斗往往能拖到几十个回合,甚至上百回合难分胜负,最后甚至不得不祭出“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或者“大人,食大便了”之类不讲武德的大杀招,在古代传说中,甚至还有酣战几日几夜都难分输赢的记录存在,正常人当然不可能高强度地连续战斗几天几夜,近神人也不行,这“几天几夜”实际上是包含了互相周旋的时间。
这就好比说一场战争打了好几年乃至十几年,说的不是战争双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交火,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双方都是在战略对峙,握着武器一枪不发,真正的交火期可能占不到整场战争的十分之一。
在这种模式下,战斗人员就和参与战争的国家一样,持久力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想玩儿一锤子买卖的基本都凉了,但就像之前说的,想要提高持久力,对应的就得降低输出能力的上限,面对敌人时的杀伤能力就会变弱,如何在两者间寻求平衡,以及把两者一同提高,是全世界相关学者都在研究的问题。
完全放弃持久力,把希望赌在一击之上的极端加点流派,除非每一次对敌都是初见杀,而且招式也足够离谱,否则是没有什么市场的。
而以上这种理想情况肯定不可能实现,所以一发流是没有未来的。
可如果我能多带几发呢?
甚至于多带几十发,上百发,可以跟敌人周旋上百回合,是不是就能在最大限度提高输出上限的同时,解决持久力的问题了?
思路不难理解,小孩子都能想到的“取巧”之法,战斗过程中本来也不是一刻不停地在出招,用一根法杖施法一百次,和带一百根法杖,每根法杖只用来施法一次,在实际效果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正常人不可能随时携带一百根法杖留作备用,有那个力气也没那么大的储物空间。
梅尔所要表述的,就是解决这“一百根法杖”的体积问题。
“我记得雷神工业似乎已经有类似定位的产品了。”凯尔希也不急着去救老李了,首先,她觉得老李就算被皮鞭老虎凳辣椒水了,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啥生命危险,说不定还乐在其中呢,最多也就是自己头顶的颜色有点儿危险;其次,就算集结了精锐的娘们儿救援队,她也没有多大信心打赢塔露拉,这种时候过于着急也没啥意义。
倒是现在面前这件新装备值得期待一下,所以总体上虽然还是很着急,头顶颜色危险那也是危险,但为两方面考虑,花几分钟来详细了解一下新装备明显是更合算的。
“他们那是投机取巧,本质上只是加了几个储能单元,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战斗激烈的情况下,最多连续放个三四次也就萎了,而且威力依旧受制于源石机关本身的承载能力,能够一直满负荷释放源石法术的人本身也不存在,雷神工业的产品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梅尔摆摆手,表示了自己对泰拉最大的私人军火生产商的不屑,“我这个产品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只要能源弹的储备还有,就能一直以超出现行所有源石机关上限的威力施放法术,当然,代价就是成本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