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2 / 2)

你能反对一切,但唯独不能反对这个世界的神和奠基者与支配者——

资本,或者说他们的现实形式:超级企业。

要是让他们知道罗琦的心里隐藏着一颗又红又专的心,并且又拥有着诸多对抗资本的历史和能力,怕不是能连夜来“剿灭异党”。

和麦克斯联系过的一个证人,埃斯特班·拉米雷斯,想要举报荒坂的暴行并且手头有证据,于是他被荒坂的法务部下属的特勤小队,连着周围一大圈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掉了。

弗朗兹·K,发表大量的新闻抨击摩尔科技这家义体制造巨头的正义记者指出:相较于其他同类的产品,摩尔科技的义体植入人体以后会加速赛博精神病的病变。不过很快,这家瑞士巨头的公关和法律团队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报道此消息的弗朗兹被光速判处诽谤罪,开始快快乐乐长达10年的牢狱生涯。

这么一想,创造者这个组织能在夜之城蹦跶这么久,背后没有人给他们撑腰就见鬼了。

罗琦默默地想着,打开了数据库的界面,队员账号自动关联并验证,成功进入到主页面。

输入关键词——“公司战争”。

随后他的抬头显示器立刻被满目琳琅的文本占领了。

二十一世纪以后,全球一共发生了四次由公司资本主导的大规模战争,被命名为“公司战争(Corporate War)”。

第一次公司战争主要发生在“轨道航空(Orbital Air,OA)”和“欧洲商用机器(Euro Business Machines,EBM)”之间,时间从2004年8月跨越到了2006年2月。

只看这两家公司的名称就知道,他们压根儿就在各自的行业里垄断得没边儿了。

起初,EBM打算以杠杆收购“环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TWA)”。这家早在1925年就成立的公司,似乎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从一家知名巨头变成了经营失败的典范。

但OA也对这家公司的盘子(尤其是他们的航线和配套设施)有兴趣,于是他们买通了CEO,让EBM兴冲冲的收购计划直接泡了汤。

而EBM显然也不打算就此放手,于是他们找了恐怖分子兼职的雇佣兵,绑架了OA的商务谈判团队,然后由他们抢先去找环球航空谈收购。

可惜的是,绑架失败了,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EBM的打算。

当时正处于发展中的泽塔科技,就是那家卖八分仪卖到盆满钵满的二线超级企业,被急于复仇的OA拉拢,在网络上对EBM进行了大规模的攻击。但结果很遗憾,尚且稚嫩的泽塔科技就像二战德国拉拢的意大利,被EBM轻松地爆揍了一顿,直接宣布再起不能。

在此之后,EBM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从物理和科技层面。

恐怖袭击、网络大战、非法剽窃、资本倾轧,甚至直接雇佣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在全世界各地和对方进行恶性战争。

这期间有两场主要战役。

第一场,OA和EBM互相派出宇宙突击队占领对方的空间站,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打APEX。而冲突双方都受到欧洲航天局的谴责,他们要求两家企业不要在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ing,LEO)上相互争斗。

因为低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已经够多了,他们双方的战斗产生了更多要命的巨型垃圾。

并且还占用着宝贵且为数不多的轨道,清理费用又是一大笔钱。

于是双方就开始互射导弹攻击对方的高轨道卫星。

真尼玛离了个大谱。

第二场,这次重大战役则结束了第一次公司战争。

OA雇佣的突击队直接攻击并突破了EBM首席执行官乌尔夫·格伦瓦尔德的大院。

擒贼先擒王这话说得真没错。

罗琦看得连连摇头,颇有些看史料看到一口老血吐出来的感觉。

道理我都懂,但是你这被结束得也有些太草率了吧。

这一次战争,是发生在冷战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

第一次公司战争为其他公司提供了先例——使用大规模军事战争来对抗商业对手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是的,没错,就是这么离谱。

在全世界被轨道航空和欧洲商业机器这两家公司搞得乌烟瘴气之后,其他公司想到的不是引以为鉴,而是“我也行”。

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在资源和业务的前景方面与别的公司频频展开大规模冲突,但因为影响范围不大,所以都没有被归为第二次公司战争,而是作为第一次公司战争的延续,对世界产生一系列的后续影响。

就像地震和余震的关系。

你看!他们两个都可以打那么凶,我们也要打!

于是一帮子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的公司就开始了全球实时联机互锤。

获得胜利的航空公司发展壮大了起来,航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合。

然后机票价格翻了一倍以上。

This is what ordinary people get from the war.

这就是普通人从这场战争中得到的。

而在第一次公司战争的余波还未平息的2008年,第二次公司战争爆发了。参战双方分别是——

“苏|联石油(SovOil,全称:Soviet World Oil Industries,苏|联世界石油工业集团)”。

以及,

“沛卓石化(Peteochem,全称:Petrochemical products and agribusiness,石化产品和农业综合集团)”。

2006年,苏|联石油开始生产大名鼎鼎的“醇二(CHOOH2)”,这是一种最常用于为车辆提供动力的醇基燃料。CHOOH2的主要生产商沛卓石化提出向苏|联石油提供更新的技术,这可以让苏|联石油从西伯利亚未开发的石油资源中钻探、泵送并制造其他燃料。

但他们的条件是沛卓石化获得部分苏|联石油的钻探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双方都同意了。

然而,就在这两个合作伙伴的关系文件即将签署前,苏|联石油的工程师宣布他们开发了新的钻井技术,于是这场交易也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苏|联石油在最后一刻取消了协议的签订,这根本就是纯粹的当面打脸,两家公司的隔阂与嫌隙就在此时留下了。

第二年,在许多公司忙着效仿OA和EBM互相掐架的2007年,两家公司同时开始向南海(South China Sea)进行资本和业务扩张。

局势变得很紧张,最终引发了正式的第二次公司战争。

2007年的中国,和自己曾经身处的那个世界不同。

要更加的……弱小。

因为帝国主义的资本,狠狠地将撕裂民族伤口的战争延续了下去。

罗琦能想象,两家来自世界大国的石化企业在南海上你争我夺,而自家只能坐在旁边的悲哀模样。

就像1840年,以及之后长达百余年的悲哀。

罗琦抬起头,暂时关闭了抬头显示器的图像,靠在椅子上闭上了双眼。良久,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古往今来,兴衰更替,不外如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