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节(2 / 2)

这一点哪怕是清道夫都要甘拜下风,毕竟割肾的目的仅仅是赚钱而已,大剖活人只是业余爱好。

但他们的虚无主义和吸毒对一些学生而言,很有吸引力。

你知道的,有些脑袋不清不楚的傻子总是以为这就是他们自以为很“酷”的东西,或者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些学生有时会被允许加入黑帮,但他们从未被视为真正的成员。

巫毒帮利用他们作为低水平犯罪的炮灰,或从他们的家人那里榨取资金。

至于其他外来者,包括NCPD的高水平间谍,也从未成功地打入这个团伙的先例。

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固定的总部或应急设施,下一次会议的地点和时间在每次会议结束时选定。

不少知名媒体的记者在试图报道该团伙的新闻时牺牲了。

麦克斯说的对,以前的新闻界和记者可不是现在这样的。

因为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巫毒帮被列为NCPD的首要目标之一,这对于一个小规模团体而言是很难得的。

他们煽动的恐怖活动甚至能使当地商人保持沉默,不与警方合作。

尽管大量使用了异域风格极为浓厚的纹身,羽毛植入物,穿过鼻子和耳朵的奇形骨头,但巫毒帮的大多数成员在最开始时都是普通的当地白人。

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40年代,随着真正的海地人和其他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难民开始迁入夜之城,该团伙发生了重大变化。

2045年,巫毒帮开始对帮派进行重组,现在所看到巫毒帮从那个时候正式出现。

该团伙主要由巫毒教祭司组成,他们是海地侨民的克里奥尔文化中的主要种姓。

2062年,气候变化将海地从地球表面抹去,开启了巫毒帮历史的新篇章。

该团伙自封为海地难民,是太平洲的利益和安全的守护者。

注意,是整个太平洲,而不仅仅是当地的社区。

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众多的外来黑人移民,也对太平洲的其他本土居民甚至帮派造成了影响。

可以说,没有巫毒帮和海地移民的太平洲只是一片遗忘之地,而有了他们,这里就成了一片极度排外的法外之地。

所谓的风土人情的核心,就是人。

但罗琦却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好感。

看看沃森区和圣多明戈的贫民窟吧。

当地人迫于生计,不得不在城市的夹缝里开辟自己的家园,其中有一部分人被迫或者自愿选择了违法犯罪来取得生存资源,剩下的则是作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受到官方的嫌弃和排斥。

而海地社区呢?

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数倍的犯罪率,甚至连同在太平洲的其他贫民聚集地都不如。

也难怪,只有清道夫这种人渣帮派才能和巫毒帮在太平洲玩得有来有回的。

威胁等级和最北边的漩涡帮一样都是顶级。

恶劣程度也是。

第二百二十六章 声东击西再北进

“找到数据要塞的踪迹了吗?”

“还没有,不过突击队已经进入了教堂,也许在那里会有点新发现。”

“这些巫毒垃圾真是够狡猾的,竟然设置了这么多假目标,全都他妈白忙活了。”

“冷静点,他们很快就无路可逃了,我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对话不断发生在大帝国商场内。

此时的电影放映厅,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了一个黑客中心。

临时牵拉的数据线和电源线在楼梯之间穿行,设备和空无一物的荧幕的微弱光芒,是这片区域勉强视物的唯一的依仗。

他们不喜欢自己“办公”的时候被外人打扰,尤其是那些对赛博网络技术一窍不通的“麻瓜”。

平心而论,网络监察是一个高手云集的地方。

和暴恐机动队一般,他们的选人原则,也是唯才是举。

没人在意你过往的犯罪记录。

因为那些东西,只要你在这个集体中表现得够好,都会被轻易地一笔勾销。

这里有曾经的网络经济犯罪天才,也有利用漏洞谋私的前骇客,甚至公然和网络监察叫嚣过的安全员。

但现在他们全都在这里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高额薪资。

这样的组合,包括了来自各行各业,精通各种各样手段的网络高手。

但他们对这个名为巫毒帮的老对手,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地空手而归。

枪法再精湛的猎人,只要猎物不露头,也完全没辙。

“突击队已经和教堂地下的巫毒帮交火了,如果这里真的是他们的据点,那么迟早会有动作的。”

“我好像找到了一个IP,不太对劲。”

“能确定吗?”

“不知道,也许只是我的错觉,但是我打算顺着这个地址查一查。”

“那搜寻数据要塞的活儿谁来做?”

“把马科斯叫回来,黑墙那里不用人看着,巫毒帮还没那本事突破出去。”

“……暴恐机动队又打电话过来了。”

“他们又想知道什么?”

“就不能不理他们吗?那些赛博精神病在赛博空间里能做什么?”

“理论上他们是我们的友军,需要提供必要的配合与支持。”

“……真是见鬼,我们怎么就没从他们那儿得到什么配合与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