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恐机动队的工作性质,以及面对的任务之艰巨,本来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自然难以讨论什么周休假期。
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对身体和精神的负担很大,所以必要的休假反而不能吝啬。
暴恐机动队和上市的NCPD不一样,不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所以当梅丽莎承诺给罗琦和素子补假后,他们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长话短说,柯特伍德,找到了。”
梅丽莎没有废话,并且流畅地无视了罗琦一屁股坐在他办公桌上的动作,打开一份资料,开始介绍。
“柯特伍德?哪位?”
罗琦愣了一下。
这听着有点耳熟啊。
“……你这记不住人的习惯什么时候能改改?”
梅丽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之前亚历克斯受伤的那家闪闪工厂的所有者。”
“哦,有印象了,就是那个长得和斯文败类似的家伙。”
经过提醒,罗琦才回想了起来。
这个人的底子干净得离谱,没有任何可以作为突破口的地方。
他本人的踪迹更是无从得知,只是知道他和那家背景很硬的闪闪工厂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罗琦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梅丽莎这样常年和违法犯罪打交道的却很清楚——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背后有人的白手套,被推到台前,干一些见不得人、查不清源头的脏活儿。
这一点从被官方修改过的资料就可见一斑。
这样的人很不好对付,但也并非完全无懈可击——
既然他是白手套一类的人物,那么就代表着他本质上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而是一个很好用的道具罢了。
像暴恐机动队这样的执法组织找上门,也很难有人会出面为他辩护。
但在被逮捕或者击毙之前,站在他身后,也就是幕后的真正之人,肯定会尽可能提供庇护和掩盖。
想办法把在这种庇护和掩盖下的犯罪分子干掉,就是暴恐机动队对公司一手遮天霸权的抗衡手段之一。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NCPD里。
利用法律,也就是大家默认的游戏规则,进行周旋和计较。
比如专案组调查了半天的罪犯,最后竟然是一个身份清白、甚至还经常做慈善的企业家,道德模范人士,并且NCPD手里还没有强证据,那么多半这个案子得不了了之。
每个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公司为了保下他所伪造的身份,但一切的官方文件和记录都在证明,这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至少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儿。
这种情况就很尴尬了,因为根据法律和舆论,对于此人的控诉很难成立。
但柯特伍德是另一种工具人——
背景清白,毫无案底,似乎和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
哪怕监控拍摄到了他出入闪闪工厂的画面,也无法依此对他进行定罪。
所以暴恐机动队既然想报复他,就得用另一种方法。
找到他,干掉他,让其人间蒸发。
这就是游离于法律界限之外的竞争了,公司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会想尽办法将他隐藏起来。
所以罗琦才会对找到了柯特伍德的消息这件事儿感到震惊。
效率的确够高。
“我比较好奇他是怎么被逮到马脚的。”
情报信息显示,柯特伍德曾经短暂地出现在宪章山附近,随后又在北橡区的豪宅聚集地附近出没。
如果没有特殊手段,那么被刻意隐藏身份的柯特伍德,是没有这么容易找到的。
“知道他背后的人是谁吗?”
梅丽莎还卖了一个关子。
“是谁?”罗琦很给面子地追问道。
“沛卓石化。”梅丽莎心满意足地说道,“除了那家闪闪工厂,还有一干走私产业,贵金属收购倒卖,黑帮活动,甚至涉及组织教唆未成年犯罪。”
“好家伙,这倒是多才多艺。”
罗琦觉得这也是个人才,没想到竟然掺和了这么多事儿,估计赚得不少。
“就那家闪闪工厂,市议会里的一大票人都有股份,平日里估摸着没少开绿灯。”
梅丽莎冷笑一声,似乎为打掉这家工厂给他们造成损失这一点,感到很畅快。
感情着背后有这么多大佬给他撑腰,怪不得查起来非同一般的艰难。
可……为什么最后还是暴露了?
按理来说,涉及的东西越多,这个白手套的价值就越高,越是不能轻易舍弃,除非杀人灭口。
培养一个合格的工具人,远比工具人本身的价值要高得多。
稀缺的并不是这个人的能力,而是幕后之人们在他身上倾注的投入。
“很简单,有个人从沛卓石化离职了,转身投入了苏石化的怀抱,然后就把有关柯特伍德的情报‘分享’了出来。”
苏石化没怎么掺和夜之城的政治,毕竟北美是沛卓石化的大本营。
一个能被苏石化专门挖墙脚撬走的二五仔,肯定不仅仅只携带着一个白手套的情报,还有其他足以让沛卓石化吐血的秘密。
虽然苏石化在夜之城没有建设分部,但是在北美的其他区域还算是略有驻地。
除了燃油以外,石化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影响着他们的国际市场。
一份白手套的情报,换取通关政策上的优惠。
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