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罗琦有时候会和素子出去开小灶,尝一尝不同可靠店家的新菜式。
偶尔改善一下花样,给食堂的新菜谱贡献一下灵感,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从世纪之初的旧美国大崩溃之后,虽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己想到了喂饱自己的方法,但是多年以来,其实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那时候,市面上超过一半的食品都被称作“kibble(干磨食物)”——
这是一个俚语词汇,指含水量低、被磨成粗粒的混合加工食物,一般特指猫粮和狗粮。
当然,现在也可以指人吃的玩意儿。
之所以罗琦觉得这类食品是“玩意儿”,是因为他亲口尝过。
老实说,并没有那么难吃。
但是这“玩意儿”就跟加多了添加剂的鸡胸肉一样,没有任何作为食物应该拥有的美味。
吃多了以后总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进食只是为了活着而已,不仅得不到一点满足感,甚至还让人觉得格外的沮丧。
相比之下,同样位于食物档次底端的蛋白条和能量棒甚至都要更好一些。
在2077年,在猩红时代之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粗磨食品的市场份额已经相对较少了。
显然,粗磨食品在那些做得更像真实食物的合成产品面前被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合成食品依旧是合成的。
这更加坚定了罗琦必须要整个暴恐机动队都吃上正经食物的信念。
而且他也开始怀疑,当年旧美国打输中美洲战争的原因之一,会不会就是给士兵供应的饮食太过糟糕。
普瑞纳宠物食品公司——
中美洲战争中的南美救援工作中,该公司开发了一款粗磨食品,可以提供一整天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化合物,以及最少量的完整蛋白质。
当时的士兵直接称之为:狗粮。
和狗粮一般无二的干燥度和颗粒稠度,吃起来也是差不多的味道,那么它就是狗粮。
很难想象这样条件下的军队士气会是如何的低落。
然而,就算是现在的市场上,也只有极少数的食物才算是“新鲜的、真正的食物”。
普通的有钱人可以很轻松地买到,位于收入金字塔较高处的人每年只能吃一次或两次以上的新鲜食物。
由于美国几乎所有淡水都受到污染,新鲜食品要么在密封的水培花园种植,要么进口——
主要来自欧洲部分地区、加拿大和苏联这些世界的新粮仓。
新鲜食品的价格高涨不仅带来了繁荣的合成食品经济,也促生了一些罗琦从来没见过的场面。
许多公寓里根本没有厨房,人们几乎都是外出就食。
大多数城市街道上都挤满了小贩。
这些零散的食品供应商,大多数出售的都是预先包装好的餐点。
至于愿意坐在他们脏兮兮的台子上囫囵吞枣,还是带回窝里慢慢吃,这就取决于个人了。
尽管有时候可能在某些摊位上看到一锅新鲜的汤或者肉汤里的面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真正的新鲜食物。
可能是劣质淀粉机器加工成的面条,也可能是一块在冻库里放了一年甚至更久的“僵尸肉”。
总而言之,这些只有一部分能勉强算是新鲜食物的餐品,通常会被卖出高价,并且往往供不应求。
正儿八经的新鲜食物,一般只能在非常昂贵的餐厅才能买到。
所以这年头,走私军火有时候都没有走私食品来得赚钱。
这里就不得不夸奖一下暴恐机动队的后勤了。
竟然有本事弄到夜之城海关的关系。
每天他们随时都可能从某个抽检的柜子里找到大量的走私食品。
这些东西自然是不可能被还回去的。
但是总不可能就这么销毁了吧?
于是乎,这些东西摇身一变,从别的渠道流出,就成了检疫合格的正规产品,在市面上销售。
好吧,几乎流通不到市面上,就被各种关系给瓜分干净了。
其中就包括暴恐机动队。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罗琦还是要对一种食物提出抗议——
那就是火鸡。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某些人似乎对火鸡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着。
一个没有烤火鸡的大餐是不完整的。
大概就是这种执念。
食堂也不是没有买过火鸡,但是罗琦尝了一个火鸡腿以后,就再也不想吃第二次了。
首先是柴,然后是没味道。
这还是火鸡身上相对来说较嫩的部位了。
看着罗琦一脸嫌弃,素子倒是吃得很开心。
这个家伙对于吃食不太敏感,反正有得吃怎么都开心,极其好养活。
今天他们来吃的正是沃森区一家新开业的餐厅。
开店有优惠,吃起来不算太贵。
“呃……怎么又是火鸡。”
罗琦看了一眼菜单,眉毛还是忍不住地一跳。
看起来金黄可口的巨大火鸡就印在菜单中间。
如果有安装义眼的话,还能看到动态显现于菜单之上的展示短片。
看起来十分勾人的美味,只有罗琦知道那层表皮下面隐藏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