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节(2 / 2)

沙特阿美的总资产,3983亿美元(2020年)。

这些可都是随便跺跺脚,都能让世界抖三抖的超级巨头。

不是掌握着重要的货运物流,就是手里捏着至关重要的工业资源,要么就是有着无可替代的技术壁垒。

总资产是衡量一个公司最直观的数据。

至于什么名义上的管理资产,都并非属于公司本身。

类似“美林、明日香及芬奇(MA&F)”这样的投资和金融咨询公司,本身掌握着大量的证券资源,账面数字看起来虽然大,但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钱。

在军用科技和荒坂这样的大家伙面前,还是要甘居第二线的。

至于“市值”……

那玩意儿其实就和股票有关。

一个150亿净资产的公司,却拥有着3000亿的市值,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品牌的信誉、渠道、结构框架、未来前景等等,这些都是不可以直接用货币估量的,自然不能被计入总资产里,而是体现在股市上。

所以军用科技的恐怖之处、可见一斑。

至于2077年,军用科技的总资产……

是1.2万亿。

在时任新美国总统的伊丽莎白·克雷斯的操作下,军用科技成功被国有化。

同时,新美国的部分资产也被并入了其中。

达到了恐怖的1.2万亿。

别忘了,这不是2020年,而是万物凋敝、全球大萧条的2077年!

这1.2万亿欧元不是别的。

是军用基地和港口机场,是满世界乱飞的浮空车和航空母舰,是悬挂在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站。

虽然荒坂在规模上要略胜军用科技一头,但毫无疑问的是,军用科技代表着新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军事组织。

一个核动力航母满规格编队,造价也不过数百亿美元尔尔。

要是荒坂和军用科技撕破脸了,又来一次第五次公司战争。

毫无疑问,整个世界将会遭一个无与伦比的大殃。

因为双方一但开战,打起来的肯定不是两个公司而已。

转动聪明的小脑瓜,回想一下,第四次公司战争的进程。

从局部冲突,逐渐升级到公司对抗,最终成为利益集团的大会战,将战火蔓延到全世界。

无数的公司会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是更多的公司,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站队,就像他们试图控制国际局势和别国内政的时候一样。

除了国际关系和资产以外,作为NUSA的代名词,军用科技和新美国政府玩的把戏,也是一个值得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现任的新美国总统,罗莎琳德·迈尔斯,在2060~2069年间担任军用科技的首席执行官。

而从2021年开始、连任48年的新美国上任总统,伊丽莎白·克雷斯,也在早年成为副总统之前,担任过军用科技的总裁。

现在的军用科技首席执行官,卢卡斯·哈弗德,不仅曾经是新美国的政府雇员,同时也是迈尔斯总统的忠实盟友。

这个由意大利武器设计师创立、在中美洲战争中成长、前将军和五角大楼首脑经营的武器公司,在21世纪10年代,就已经成为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最大的军事承包商。

和荒坂的矛盾,也是在这段时间里默默积累起来的。

荒坂三郎是个不认输的人。

自从他的父亲为了日本战败而剖腹自尽以示效忠之后,他就恨透了美国人。

当时的军用科技总裁,唐纳德·伦迪,同样渴望力量。

他的野心是让军用科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而挡在王图霸业上的路,就是同样庞大的日本公司——

荒坂。

第四次公司战争,就在多方因素的推进下,爆发了。

然而,明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战争。

伊丽莎白·克雷斯上台了,强行结束了这场战争,并且将军用科技绝对国有化。

唐纳德·伦迪,作为一个“过于激进的莽夫”,被雪藏了一段时间。

直到2040年代,他继续担任军用科技的首席执行官。

即使在战争二十年以后,他仍然对总统不允许他继续战斗的决定感到愤怒。

那种偏执、傲慢和脾气没有改变,这导致了军用科技后来产生了许多的内部冲突。

董事会成员互相争权夺利。

体制混乱不堪。

这就是虚弱的军用科技。

而在荒坂那边,也同样如此。

荒坂三郎焦头烂额地忙于处理起火的后院——

东京。

在FACS等公司联盟的抵抗下,荒坂也不得不消停下来,忙于处理内部事务。

否则哪一天荒坂三郎在海外忙活,背后那个“忠实的东京”,恐怕分分钟就变成反荒坂根据地了。

这段时间,不仅让荒坂和军用科技谨慎思考,再次开战需要承担的代价,同时也让北美这片土地,迎来了相对和平的一段时期。

一直到2077年,军用科技仍然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和军用车辆制造商之一”的称号。

几十年来,他们一直与新美国军队和警察机构密切合作,提供包括武器和培训在内的多种支持。

不得不说,军用科技国有化是个明智的决定。

NUSA不是USA,不再是那个世界级的超级强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