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2)

老军士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仅仅是听着伊文都觉得这些杀人、伤人的方法,光是说出来都已经无法用‘恶毒’来形容。

下午训练的时候,伊文更加的认真。

如今的每一次挥刀、每一次肉搏与抗击打,都是为了自己以后能更惨烈的轮回中活下来——只有你变得比敌人更恶毒,才能干掉恶毒的敌人。

战争里不仅有着飞机大炮、子弹乱串,还有着丧失人性的狠毒。

伊文训练的时候常会思考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还能回归正常生活吗?

如果回归正常生活,自己又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来克服轮回世界里遭受的巨大精神冲击?

但这一切截止到目前,还无法战胜绝症对伊文折磨一年所带来的痛苦。

‘什么时候,我认为绝症已经不算什么的时候,恐怕就是我战胜病魔,却患上PTSD的时候。’

相比被病痛折磨致死,伊文宁愿活着患上PTSD。

‘不正常就不正常,我就踏马的不是一个正常人。’

伊文是有一个自知之明的人,从成为做题家开始就与众不同——别的天才过目不忘、一学就会、不存在失误,对比之下他仅有努力获取加倍收获的才能,想要与那些天才并肩,必须得付出常人无法忍耐的东西。

很多天才放荡不羁、夜夜箫歌的时候,他在休息日通宵刷题,缩短与他们的距离,不把时间精力浪费在社交上,孤独到没有任何一个朋友。

拼命抓住自己的才能要去与天才比肩,而不愿意屈居之下处在大多数同龄人头顶的家伙,本来就已经不太正常。

汗水浸湿了作战服,就像是流淌下来的小溪,老军士注视着这个年轻而又富有冲劲,热血而又敢于拼命的家伙,眼中充满了欣慰。

抛开肉搏训练,伊文的实弹训练也没有拉下。

直到H连修整结束,他已经能在400米距离10发子弹中8发,500米距离中6发,移动靶的成绩较差,但这个距离的目标多数是固定靶。

纯机瞄的情况下,恐怕只有射击天才能过来与他比一比。

左手开枪射击也比刚踏上瓜岛的命中率要高很多,只是比不过后面经过150发实弹训练后的右手。

打掉了少说五千发子弹,对此军需官似乎上报范德格里夫特准将很多次,但都遭到一顿劈头盖脸的骂,所以后勤那边明白了一件事——对于放弃荣誉勋章也要与战友在一起的战斗英雄道格拉斯·伊文如此浪费子弹的行为,最好当做别看见,倘若你非得指手画脚,谁也不知道范德格里夫特准将会生气到什么程度。

肉搏方面也在老军士的调教下更上了一层,至少与这位精壮的汉子对打已经能十把里赢三把,各种邪门歪道的技战术层出不穷,反正就突出一个字——脏。

PS:

这本书会写的比较细致,资料也会翻得很多,手腕还有损伤,爆更把存稿消耗殆尽,每天2更保证每个月全勤不断更就是我的极限,感谢大家的订阅与支持——如果能少来点跳订,多给点全订就更好了。

58.他的起丨点是战场,终点也会是战场

记者们如约而至,足足纠缠了伊文两天的时间。

他第一次没有因为别人的崇拜与尊敬而产生多巴胺,因为这帮比是真的烦。

虽然看到他们不远千里过来,因为路上惊心动魄外加不适应海上飘荡生活估摸着没少呕吐,但稍稍心疼几个小时以后就满脑子‘你们能结束了吗’的想法。

最操蛋的事情就是摆pose,记者要拍一段伊文冲锋的视频,于是他表演了一场毫无英雄气概的冲锋,整个人就像是贴在地面上一样毫无英雄气概,令记者们非常不满意。

于是一段伊文傻乎乎在平地上举着砍刀满脸坚毅毫无战术动作可言的冲锋被录下来,过程里还拍了不少照片。

包括射击姿势,都得按记者们觉得帅气的走。

乃至是挖战壕的动作、姿势、仪态,都得跟着他们定制的剧本走。

你能想象一个单兵站姿掩体居然能放下三四个人吗?

你能想象趴着射击的时候没有胸墙掩护吗?

还有踏马的站姿射击的时候必须露出‘你死定了’的笑容。

跪姿射击的整个动作都被弄得格外变扭,导致伊文的肌肉都无法放松下来。

外#群/5}1{-7{8<8-#0$}7*6*$1@

近身肉搏挥舞砍刀的时候伊文表演了老军士交给他的丑但很实用的方法,快、准、狠,伊文觉得相当完美,但记者们纷纷摇头,非得让他把砍刀举过头顶。

握住M1903春田拼刺刀的姿势也经过了几十次的修改。

伊文发现接近半个月时间的严格训练没把他折腾的不想动,甚至每天都能生龙活虎,陪这群记者两天的时间就让他摊在帐篷里仅剩下骂娘与抽烟的力气。

“草泥马!”

等这群记者终于去去采访埃德森与范德格里夫特准将的时候,伊文实在没忍住爆了一句国粹。

“原来你还懂中文?”

两天时间里一直陪伴伊文的老军士里森走过来诧异道。

“啊......?”

更懵逼的是伊文。

“这没什么奇怪的,我在欧洲见过不少华国人。”老军士点上一支烟,“他们都是以前那个叫做北洋政府派过来的劳工,我在法国见到他们像是被牲口一样使用,修铁路、搬运物资、挖战壕,甚至还被督战队逼得上前线当炮灰。”

伊文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不深,却也有所耳闻,反正看几眼就血压拉满,恨不得把那群法国佬的脑袋砍下来。

“那时候的我很生气,却没什么用。”里森军士说道,“他们个个面黄肌瘦,仿佛一辈子都没吃过肉,每天都有人倒下然后一睡不起。监工们拿着鞭子,我仿佛从这群华国人身上看到了黑奴的身影。”

听到这里,伊文忍不住询问:“你难道不鄙视非白人吗?”

“为什么要种族歧视?”老军士反问道,“他们就不是人吗?”

说实话,别说是这个时期,就算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种族歧视还是持续不断。

二战时期类似的行为更是屡见不鲜,比未来更加露骨。

像里森军士这样的人,其实算得上异类。

“鬼子呢?”伊文忍不住继续询问。

“小日本算人吗?”老军士一瞪眼:“他们干出来的事情已经让他们不归咎于人类范围。”

这些话让伊文对眼前的老年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一名技战术高超、富有同理心、嫉恶如仇、以道德来评判而非是以法律来评判,教会伊文很多东西的军士。

休整结束前,里森将自己有的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给了伊文——布置陷阱、土制炸药、粘性炸弹、燃烧瓶。

这些都是老军士的打一辈子仗总结出来的经验,伊文收益良多、也学会了什么才是恶毒......接下来就需要更多的实战。

然后就想到了埃德森岭战斗前的准备看似完美,实则一点也不足——他完全可以要点汽油、布料、火药与用完的罐头,手工制作一些好东西送给日军,甚至在阵地上布设诡雷与陷阱让小鬼子欲罢不能。

如此一来,当时的伊文也不至于半死不活的被抬下阵地,靠着丢掉兄弟们与休克利根上尉连长的尊严活下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