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领到了自己的武器——汤普森冲锋枪M1A1型号,发射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采取30发直式弹匣,正常弹药基数为单兵300发,即总计5个弹匣与150发散装子弹。
轮回系统给的72小时要好好分配不能浪费,所以他没着急去处理人际关系。往往晚上休息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喝酒打牌最能升温,白天大家都在训练跑去尬聊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
如今已经是1944年,春田步枪也只保留了搭配2.2/4倍瞄准镜的狙击型号,他倒是想背上芝加哥打字机的同时再带一把春田步枪,但考虑到现在的体能不是上两个轮回赠予的{15}点,还是先测试枪械以后进行负重越野来决定是否携带。
毕竟这把冲锋枪装配30发弹匣重量就超过了5公斤,加上另外4个满载弹匣就有8公斤重,散装的150发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总重3.18公斤。
也就是说其他什么都不带,光是携带芝加哥打字机与一个基数的弹药,负重就超过了12公斤,相比较弹药手常常30~40公斤的负重不算什么,但伊文还得携带其他东西。
水壶、医疗包、手雷、望远镜、单兵口粮、M1911......最后的总负重应该在30公斤左右,上个轮回里的伊文负重50公斤没什么问题,那是因为他的体能有足足15点,现在直接对半砍变成7点......30公斤估摸着就是极限。
帕伏伏岛的靶场,伊文分别测试了20米、30米、50米的精准度,不得不说这是一把很优秀的冲锋枪,精度、杀伤力在这个距离很不错,后坐力对于已经习惯全威力步枪弹的伊文而言并不算大。
然后是80米、100米、150米、200米,测试结果稀烂,就算是短点射也没多少命中超过100米的靶子,80米与100米左右的距离还是能练一两天练出准度,超过100米以后就必须用几千发、甚至上万来调教手感。
武器很新,像是刚从本土工厂运到帕伏伏岛,开战前保养一次就没多大问题。
练枪法的事情先放一边,伊文带上30公斤左右的负重开始越野,差不多3公里左右抵达了极限,出的汗都差不多有1斤重。
“明天测试山地负重越野。”
他一边说着一边回到海岸边附近的靶场,既然100米开外的准度不可能在短时间里练出来,那就专心攻略50~100米之间的距离。
塞班岛的地形是由南向北逐次提升海拔,到了最北边则开始陡然降低海拔,如果有足够多的时间,伊文真的想亲眼去走一遍主世界里的塞班岛中心点的塔波乔山,看看日军会在什么地方布置明壕暗堡,机枪工事、火力点、炮台、坦克。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汤普森冲锋枪的声音颇为清脆,真的就像是它的外号一样,发出来的声音像是这个时代里的打字机。
帕伏伏岛本就是马润在太平洋地区挑选的一座专门用来训练的岛屿,该岛屿充满了热带雨林气息,也有着专门研究疟疾、痢疾等热带病的医生,伊文作为中士,训练消耗的子弹只要不太过分,问题都不大。
如果没有成群结队的老鼠破坏居住的地方,且有大量的后勤在这里建设基础设施,以及美女们给大兵表演歌舞,那一定能与夏威夷媲美。
到中午的时候伊文基本上熟悉了手中的芝加哥打字机,百米之内的距离一个短点射4~6发子弹能命中1~2颗,这把枪采用的11.43毫米柯尔特手枪弹具备强大的停止作用,被命中1颗基本上就动弹不了,算是整个二战时期威力最大的冲锋枪。
或许扫射泼水的时候不如波波德或是波波沙来的畅快淋漓,但短点射的情况下操作熟练的士兵能很有效的对敌人进行杀伤、压制。
至于结构复杂容易故障,事实上一个熟练且对芝加哥打字机有充分了解,并随时随地做好保养的射手,除非条件过于恶劣,打字机还是很靠谱的。
当然,也只有美帝能保证随时随地给熟练的射手提供足够多的工具、零件来保证汤普森的靠谱。
不论是康米还是德三,似乎都更钟情于对方的冲锋枪,很少用芝加哥打字机,这两者的后勤供应虽然康米更胜一筹,但在美帝这边......鹰酱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
大概就是以相当高傲的姿态对着两个在东线死掐的家伙不屑道:“跟我比后勤保障?你们配吗?”
饭点之前,伊文走出靶场就遇到了彼得·亨德森。
离开少校办公室以后,这家伙似乎去海岸边训练体能。
“Hi~我亲爱的室友。”
他主动且热情的向伊文打招呼,“刚才在少校办公室见过面,还记得我吗?”
“当然。”伊文的唇角勾起一抹弧度,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和蔼可亲。
PS:
我的封面怎么不换啊,明明换了打字机上去了
3.老兵,伊文需要老兵!
“我还没去宿舍看过呢。”
伊文解释道,“彼得·亨德森,这个姓氏我可是记忆犹新。”
“我知道,我知道!”
说到这个话题,彼得一脸兴奋:“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亨德森机场,中途岛牺牲的海军陆战队飞行员,我很荣幸与他有相同的姓氏!”
居然有马润念对瓜岛的全名,没记错的话——对于美国佬而言这个岛屿的名字非常拗口,当然也和大兵们文化水平不高有关。
“那可是历经千辛万苦才守下来的机场。”伊文低头注视着身高估计还不足一米七的马润,“走,我们现在不应该去用餐了吗?想喝可口可乐吗?我请——”
“谢谢你。”
彼得一边满脸笑容的道谢,一边问道:“你是从瓜岛过来的吗?”
“嗯,你呢?”伊文问道。
“塔拉瓦......”彼得的神色有些不太正常,“塔拉瓦环礁战役。”
“那可真是一场灾难。”
这场战役伊文就没怎么了深入了解,但听闻美军用7倍于岛上日军的兵力,却只换来了惨胜。
发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之后,历时3天却造成了美军1696人阵亡、2296受伤,要知道守岛日军总兵力也就4500左右。
惨烈程度已经与瓜岛差不多,但问题是前者打了半年多的时间,而塔拉瓦战役就打了三天。
事后更是让海军陆战队上将霍兰·史密斯说出了这样的话:“在塔拉瓦付出的代价值得吗?我的回答是——不值得的。从一开始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决定进攻塔拉瓦就是一个错误,从一开始的小小失误戏剧性的演变成可怕的大错,这些不必要的伤亡是疏忽而非过失所造成。”
“我的班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彼得眼里闪烁着悲痛。
所以刚见面之时感觉到的乐观并不是伊文想的那样,并感觉从他脸上体会到了一种特殊的‘想法’,翻译过来就是他为战友的死而感到内疚,认为最不该活下来的人是自己。
“我也是。”伊文说道,“看样子,咱们同病相怜。”
抬头望着眼前高壮的马润,彼得苦笑道:“我在少校办公室看到你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命运绑在了一起。”
就是说另外一个密语者查理·怀特霍斯的守护者就是彼得·亨德森中士。
“我以前的部下喜欢叫我‘公牛’。”
他一边跟着伊文去往帕伏伏岛的食堂,一边说着过去的事情,仿佛沉浸在了过去,“这不是因为我像公牛一样强壮,仅仅是我很勇敢而已!”
“我看得出。”伊文回答道。
还没走到食堂,两个人就听到一段不和谐的声音。
“Fuck you!”
“滚!”
映入眼帘的是两个穿着马润衣服,肤色长相却与白人有很大不同的家伙。
这个地方能出现非白人,只可能是伊文与彼得要保护的密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