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各自完成各自的职责。
伊文继续用望远镜观察207高地与即将抵达冲击区域的3营C连。
抵达山脚下以后奥兰多少尉立刻安排火力小组提供掩护,步兵们则仅有一个班从正面一点点爬上去,其余各自从左右两翼展开进攻。
也不管烟雾有没有散去,重机枪、BAR、迫击炮、巴祖卡,有什么家伙就用什么家伙,疯狂对着山顶倾泻弹药,压制住日军可能出现的反击火力。
五分钟过后,山腰与山脚下的烟幕散去,山顶的反而更厚了一层,步兵们成功抵达了距离山顶不足50米的地方。
比起132.2高地陡峭,却也不至于人无法爬上去,但就速度而言非常慢。
等营属的81毫米迫击炮已经抵达伊文这边并朝着207高地反斜面打出曲射火力的时候,距离山顶最近的步兵才靠近至二十米。
依旧是那一套山地进攻战术——正面火力压制,侧翼摸上来丢手雷打开突破口。
伊文视野里最少丢了十几个手雷,侧翼的步兵才开始冲锋。
进入烟幕覆盖的207高地以后,C连的火力组与132.2高地提供火力支援的A连都停止开火。
没有人能知道上面的战果怎么样,只能静静等待烟幕散去的那一刻。
1分钟过去。
2分钟过去。
3分钟过去......只见到马润冲进去而没有见到逃出来,按常理已经可以判定己方占领了207高地棱线,但结合A连在进攻132.2高地遭遇的重创,难免会担心。
伊文发现对于指挥官而言,等待结果无疑是最煎熬的一段时间。
PS:
昨日数据图如上,今日依旧更新8K还4K,累计月票4076、打赏182504、刀片1933。总计还/欠:39000字/56000字,还欠17000字。
怎么回事,本来也没欠多少,突然之间欠这么多?仔细看,光昨天就欠了10000字啊!
然后间贴封了,我倒也没感觉多难受,直到责编和BOSS告诉我,明天的BOSS推没了,你的书还得保护性屏蔽至10月25日,具体我下在PS里张细说。
40.轻松取胜(4K)
“稳了吗?”
距离最后一个步兵冲进207高地,山脚下的火力组也开始往前移动,伊文反倒有些遗憾。
132.2高地攻防战给了美军一点小惊喜,伊文也算是捞了不少人头,但已经出现了类似贝里琉岛、硫磺岛、冲绳岛的折磨战。
原本他是这么想的——反正遇见了,正好预热预热,给自己弄点准备,别登陆贝里琉岛以后被阴险狡诈的小鬼子打的浑身难受。
关键因素在于伊文不是冲锋在第一排的步兵,而是待在安全地方提供支援的角色,距离交火点不远不近,能直观看清楚小鬼子会在什么地方进行隐藏与埋伏。
可惜207高地上的日军并没有学习132.2高地上的自己人,C连的进攻可以说是相当顺利,正午之前就压制住了塔波乔山西侧最后一个必须夺下的301高地,同时击溃了试图从301高地下来增援207高地的日军。
用时不超过10分钟增援的鬼子就被打的抱头鼠窜,因为207高地后面没有反斜面阵地。
根据C连的汇报,他们登上207高地的时候防守的日军阵地已经是一片狼藉。
阵地上到处是冒着烟的尸体,肢体、血液形成了一副地狱般的画面,裂成两半的钢盔里塞了一些粉红色的不明物,断裂的指挥刀上还残留着一只手。
其中被子弹打死的日军可能只占到六分之一,剩余六分之五的小鬼子要么是被火炮炸死、要么是被手雷炸死。
‘看二战视频资料的时候,抛开士兵、指挥官因素之外,就没真正注意到战争之王......现在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子弹这玩意纯粹是用来压制,杀伤还得靠火炮,那才是真正的死神镰刀。’
也能明白为什么谈到军队里的王牌,要么是飞行员、坦克车组,要么就是狙击手,因为纯用子弹杀敌数爆棚的人放在整个军队里,稀少的犹如一袋米里找金子。
伊文一边感叹一边学习,并思考与分析这次刚开始稍微难一些,后面变得格外顺利的207高地进攻战。
后面的轮回有没有用他不清楚,但等到要用的时候却在经历的轮回里摆烂不学,一定会后悔死。
‘反斜面战术不是用的还行吗?要是挖掘了坑道第一个高地都挺难拿下来,怎么第二个高地就傻不愣登集中兵力在山顶挨炸?’
坑道这东西很费时间,没来得及挖很正常,反斜面阵地不构筑就很奇怪。
或许是时间仓促、或许是内部矛盾,反正伊文不清楚小鬼子的具体防守方案是什么,总觉得今天上午的战斗,畜牲们什么都想要——守住阵地,尽可能多的杀伤美军。
然而除了最开始的132.2高地还算成功以外,其余都没达成预定的作战目标。
守着高地,居高临下有地形优势不假,但美军这边的火力是跟你开玩笑的?
正当伊文将自己放在守军指挥官角度继续总结与学习的时候耳边响起了A连马润们的呼喊声。
“少校,您来了?”
Fuck!
你大爷的!
怎么又来了!?
伊文大概知道克罗里少校既不回指挥所又不呆在出发阵地,偏偏跑到132.2高地是为了什么。
有无线电需要亲自上来观测战况?
激励士气倒也能说得过去,就是伊文瞧见这家伙身旁跟了一个战地记者。
‘您老不是海军陆战队少校,而是师承麦克阿瑟的陆军少校?’
132.2高地上的日军尸体不算多,甚至都不需要好好处理,绝对能算是给克罗里少校布置了一个相当棒的作秀舞台。
他身姿挺拔、面容英俊,身上的军转裁剪得体,面对镜头总是面带一丝微笑,看上去一表非凡,像是天生就该出现在镜头里的军人。
对于部下和蔼可亲,丝毫不嫌弃与大头兵待在一起,甚至敢于登上刚夺下没多久的阵地亲切的与马润打招呼,总是带着美式幽默特有的腔调,引起大兵们的欢呼雀跃。
除了G小组以外的3营官兵们都喜欢克罗里少校,打仗的时候勇猛如虎威严如山,不打仗的时候总能与大兵们聊几句闲话。说着说着他就会给部下画大饼,荣誉、勋章、晋升,有什么能画他就画,然后有部分人真拿到了大饼。
比如克劳斯中尉、奥兰多少尉,甚至说爱德华中士都要火线提拔成为一名副排长——许多事情粗胚子们都看在眼里。
即能指挥部队打胜仗,又能在平日里赏罚分明大公无私......这样的指挥官,有多少士兵会不喜欢他?
来带伊文身旁以后,克罗里少校毫不犹豫的勾住伊文的肩膀,说道:“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得力部将。”
要说最令普通士兵羡慕的就是劳伦斯·伊文中士与克罗里少校的关系,放在华夏大地上那妥妥的就是伯乐与千里马。最优先的装备供应、最高的福利待遇,伊文想要什么物资补给就能有什么物资补给......相同的是伊文带领的特别行动小组每一次接到命令,都能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任务且斩获颇多。
3营的马润们,哪怕是一些军衔比伊文高的军官也常会幻想自己也有这种待遇。
他们眼中伊文与克罗里少校之间的关系,仅用一句话就可以形容——为知己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