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
很可惜,小鬼子没有瞄准,而是试图让美军尖兵停下脚步,拖延十几秒等更多的畜牲一起过来。
这就给了伊文在超短时间里逐个击破的机会。
“哒哒哒哒——!”
伊文的反击仅仅比日军慢了那么一拍,但准度远超过这群畜牲。
本就是努力型天才的他经过帕伏伏岛的训练、塞班岛的实战,哪怕还是用着22日凌晨时候硬生生被他打的枪管过热,再度开火之时很可能出现故障的芝加哥打字机,也能击倒这三个小鬼子。
【击杀士兵*3】
“快快快——!”
等老兵们到位,伊文再度拉了一把有些惊魂未定的亚兹。
48.卓越尖兵勋章(5000字)
亚兹也算是杀了好几个小鬼子,并且也经历过一场激烈程度很高的遭遇战,照常理应该不会有所慌乱,但现实永远充满了残酷。
自G小组成立以来,就算登上所谓的前线也会有友军进行配合,哪像这样没有其他友军陪同与配合,正面火力薄弱、侧翼直接漏风,面对几十倍、甚至百倍于己方数量的鬼子丧失最重要的主动权。
就算是亚兹觉得最危险的22日凌晨也没有现在这样令他感到深刻的恐怖,因为那个时候值得完全信任的劳伦斯·伊文中士掌握了防守战的绝对主动权,以天兵神降的方式出现在鬼子侧翼给予痛击,然后把自己当做诱饵吸引鬼子注意力的同时安德森与福迪诺果断登上射界最佳的发射阵地,给予小鬼子意想不到的痛击,完成了以少胜多的壮举。
现在则完全相反,只要己方没有快速拉开距离,烟雾效果消失的一刹那,133高地上的轻重机枪哪怕没能对己方造成杀伤,也能让G小组成员乖乖趴在弹坑里头。
到了那时候,后方的炮弹还没有打过来的话,小鬼子干掉他们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快!”
好在伊文那副勇敢的姿态没有改变多少,让亚兹摒弃那些老兵不该有的情绪,双腿飞速的奔跑起来,抵达指定位置以后重新卧倒给福迪诺与彼得提供火力掩护。
“掩护他们撤回来——!”
弹药在这段时间里消耗的非常快,伊文已经丢弃了好几个打空的弹匣。
“弹匣若是打空别回收,直接丢在这里!”
一边开火一边提醒身旁的亚兹。
相比之下彼得与福迪诺非常明智,当第一个弹匣打空开始就没回收哪怕是一个空弹匣,他们很能明白现在所遭遇的危机比起以往的每一场战斗都要可怕。减少一些负重能减少跑二十多米所需要的时间,意味着会增加一丝活下来的可能性,战场上就算只有一粒沙子那么大小的希望,也得把握住。
因为激烈的交战中只有全力以赴的人才配活着。
“明白了!”
话音刚落,左右两翼烟雾封锁地区外出现了最少八个日军,基本上与刚才的三个小鬼子犯下了一样的毛病——明明人数占据绝对的优势,却没有好好瞄准,甚至自信的没有卧倒射击。
连续几枪都落空,子弹不知道飞什么地方去。
面对未能把握住机会的畜牲,伊文绝不会给其中半数鬼子第二次开火的能力。
“哒哒哒......哒哒哒——!”
【击杀士兵*4】
亚兹的枪法并不太好,却也干掉了两个,剩下的两个反应速度很快,见到自己人倒下的一瞬间就卧倒进弹坑。
这样一来,调转枪口的伊文就不可能做到精确射击,只能让亚兹进行短点射压制,同时自己也时不时补几梭子,防止两头畜牲胆敢露头射击。
如果不是某种自负在作怪,光是这一波出现的小鬼子就足够让伊文等人待在原地无法移动。
“快快快——!”
随着老兵们到位,伊文立刻提醒道:“十三点方向两个没死,火力压制他们!”
福迪诺与彼得二话不说开始利用自动火力的优势打出一波又一波短点射,冲击在弹坑边缘的子弹溅射出一阵又一阵的尘土,里面趴着的小鬼子若是敢露头,该距离的情况下必然让它脑袋开花。
“亚兹,准备......”
伊文刚起身的一瞬间,五六个鬼子就穿过了已经变得稀疏的烟雾地区,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着己方瞄准。
“卧倒——————开火——————!”
前面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火力压制,导致G小组4人携带的弹药量很充足,烟雾即将散尽的情况下还会有更多的鬼子出现,两挺芝加哥打字机位于这个区域创造的火力网总会有大量的漏洞。
这个时候继续按照刚才的方法交替掩护撤退并非不可能,但绝对算是一场豪赌。
要么赌自己命大,要么赌对方瞄准射击也是一坨狗屎的精度。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几乎都将一切交给运气,伊文想要带着全员安全撤回132.2高地,因为哈里死了、因为安德森死了,G小组从7人变成了5人。
按照统计学来计算,充当尖兵的四个人纯凭运气安然撤回去的概率肯定有,但无限接近于零。
唯一的希望只有来自后方的各类火炮,只要提供足够多的火力掩护,就能将原先无限接近于零的4人全都逃生概率疯狂提高。
伊文的脑袋在高速运转,立刻判定距离各式炮火开炮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分钟,因为之前丢出去的烟雾弹都差不多散尽,快则两分钟、慢则三分钟,该时间里足够炮兵们计算好了密位。
“不要离开弹坑,打光所有子弹,别让这帮畜牲靠近我们!”
伊文手上的最后一个弹匣清空以后立刻换上作为副武器的M1911。
“砰砰砰......”
【击杀士官*1】
【击杀士兵*3】
眼看着烟雾弹即将散尽之际天空响起了一阵阵破空声。
“来了,来了,踏马的终于来了!”
伊文一边起身大喊一边奔跑,还不忘回头看一眼两个老兵,确认他们都听见了自己的命令。
“全体迅速向132.2高地撤退,动作要快!”
下个瞬间,从133高地半山腰至山梁地区立刻陷入一片火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只让伊文觉得过年的气氛都比不上此时此刻。
这短短几十分钟时间里,绝对是伊文加入无限战争以后首次遇到的最危险境地。
埃德森岭、马坦尼考河,说起来充满了血腥与壮烈,到最后是一种令人感到绝望的现实,但那个时候的伊文具备的心态与此刻完全不一样。
前者的时候还很稚嫩,就像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反正前后左右都是绝境,那不如放手一搏,包括马坦尼考河之战在内,都是现在所不能比拟的情况。
因为那个时候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是唯一活下来的机会,但现在还远远达不到背水一战的程度,强行这么做只会带来毫无意义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