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1 / 2)

光改变战术肯定还不够,想要破解坚固的堡垒体系,纯靠步兵配合少量技术兵种完全不行,必须减少步兵的比例增加技术兵种。自己指挥建造的东西,自己最清楚该怎么攻破,纯靠步兵上去丢手雷这一点没考虑过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防守型指挥官。

历史已经盖棺定论——中川州男大佐让美军在贝里琉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不论怎么骂他都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伊文把自己想象成这个畜牲,一边骂一边理顺思维。

——这些天蝗军在五姐妹山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战线却迟迟没有推动,必然会派那支改变过战术的部队上去。

不管是K连留在五姐妹山清理亦或者是往前推进,都有很大的概率毙伤K连的指挥官,指挥体系中的每一个军官都缺一不可,但凡遭到破坏将不再有10月1日那般的胜果。

就算没杀伤指挥官,过于狭窄的地势也会让该军队中的步兵处在靠后位置技术兵种靠前位置。培养一个技术兵种的难度大于五六个步兵这是军队内公认的事实,只要报废那支出彩的军队的核心其威胁力度就会直线下降,最终才能让蝗军在这里抵抗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美利坚士兵与物资。

中川州男大佐与栗林忠道中将一样深知美国的国力是一个庞然大物,当初要对美利坚开战的时候他也反对与大洋彼岸的怪物进行战争,开战后的捷报也并没让其改变观念,直至后来验证了自己的观点。

想击败美国人是绝无可能,那就只能让这支军队损失更多的老兵,把美利坚引以为傲的王牌陆战师彻底打残,让其在一年甚至两之内无法恢复元气,无法具备对蝗军构成威胁的能力。

细思极恐的伊文果断找到了霍尔丹上尉,将自己思索出来的东西提出来。

现在已经是10月2日夜晚,明天K连就要参加对五姐妹山后续的101号、102号、103号高地的进攻。

指挥部相当期待这支编制超额太多的连队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毕竟经过两天的补充攻坚火力组已经从原来的2个变成了6个,其中除了通讯小组以外M2 60毫米迫击炮班、巴祖卡小队、喷火小队、重机枪小队,都从原来的1组变成了2组,轻火力方面大大加强。

当时面对必然要K连上去进攻的五姐妹山,得知其地形非常狭窄遍布大量的山脊小道以后伊文定下的方案是完全放弃步兵来提供子弹方面的火力掩护,但又不能没有所以要了两挺重机枪。

现在预判日军的想法与计划之后认为这样的编制与部署绝对会踩日军布置在五姐妹山的陷阱,因为指挥部对K连的期待拉的很满,毕竟在北部山区打出了一个打胜仗。

如果停留在五姐妹山一点点清扫则需要大量的时间,指挥部并不会满意这种成果,然后就会下死命令让K连快点推进。

对于中川州男大佐而言,无异于是正中下怀。

“我笃定日军会这么干。”

伊文的每一项担忧都是他作为日军指挥官绝对会干出来的事情,甚至他相信自己还有所欠缺。

“如果真的是这样......”

乡巴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神里透露出了一丝害怕,“就算没有对技术兵种或是指挥官进行杀伤,光是对大量的后勤人员杀伤,我们也承受不了。”

伊文的这套战术没有哪个环节不重要,山区的地形不适合机械化运输物资,纯粹只能靠人力运送物资,之前提到过伤亡10个后勤就得让接近40个人耽搁十多分钟,等物资到了前线已经耽搁半个小时起步。

不同于A山里头的日军没有炮弹,明天即将面对的占据U山优势地形的日军还有炮火支援。

“我们必须去改变指挥部的部署命令,K连可以从陆军控制的地区发动进攻,也可以从陆战7团控制的地区发动进攻,唯独不能从陆战5团控制的地区发动进攻!”

伊文对着K连的核心军官们掷地有声说道:“如果想要以较低的代价赢得胜利,必须放下任何面子工程,也必须放下没什么用的自尊心——!”

“我去找营长。”

炮王立刻起身,就在他出发的时候,乡巴佬、老枪、福克纳中尉都跟了上去。

思考片刻以后伊文也跟了上去。

现在的他并非是美军体系中真正意义上的军官,没有资格去跟随这批军官,但作为这件事的发起者,伊文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上去。

大约在十分钟后4个人抵达了营部,并立刻得到了营长的接见,得知目的以后没少被炮王折腾的中校一阵头大,但觉得说的又很有道理,最终决定带着他们去见陆战5团团长。

就这样一路卷到师长鲁珀特斯少将面前。

“伊文准尉。”

“Aye aye,sir——!”

从队伍最后面走出来的伊文挺直了胸膛,不卑不亢注视着陆战一师师长。

“指挥部的部署没有那么容易改变,如果非得这么做,就得赌上一切。”

当鲁珀特斯少将说出这句话以后,在场的军官们都露出了笑容,因为这是师长站在自己这边的表态,相信前敌指挥官英斯伍德·伊文准尉,而不是相信指挥部的判断。

“我可以立军令状。”

伊文面色平静道:“如果从陆战7团、陆军第321步兵团的阵地出发展开进攻,没有取得什么战果的话......都不需要送我上军事法庭,以战场抗命罪直接枪毙我就行。”

话音刚落,K连连长霍尔丹上尉、K连副连长福克纳中尉、K连武器排排长埃迪中尉、K连首席军士长哈尼,该连队中的核心指挥官们也一同站出来。

“我们也会立军令状。”

平淡的话语中却充斥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46.终究是师长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指挥部的部署方案改变了,最终一锤定音的并非是K连核心领导层的决心或是军令状,而是陆战一师师长鲁珀特斯少将签下了【军令状】,上面只有他一个人的名字。

得知这个结果的伊文心中相当不爽,因为这代表着指挥部不仅没有把底层士兵的生命当作是人命去看待,甚至连基层军官都不怎么重视,如果没有鲁珀特斯少将的反逼,那帮家伙绝对不会更改。

这位在最开始颇为傲慢的师长经历人生中最惨淡的时光以后改变了很多,不仅替下面的基层军官抗下了所有压力,更是赌上了自己的一切。

或许他在【僵持行动】开始后的一周之内就明白未来的自己会何去何从,现在觉得反正都是光棍一个,那不如洒脱一些让下面的基层军官能够自由发挥。

“不要有压力。”

独自抗下一切的师长笑着对霍尔丹上尉说道,“之前怎么打,现在就怎么打,尽全力就行。我这边,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人虽然老了,但还是能挺一挺。”

10月3日清晨,整装待发的K连收到了一条让核心军官大松一口气的消息——早上5点多的时候一个步兵排尝试发动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二十分钟内占领了101号高地,期间未曾遭到任何一个日军的抵抗。

这个消息令霍尔丹上尉的底气一下子充足起来,现实证明了伊文的担忧完全正确。

宣布K连将暂时脱离陆战5团从其他方向进攻的时候,其他一无所知的军官与士官陷入了长时间的懵逼,紧接而来的就是议论纷纷的声音。

“我们被调到陆战7团了吗?”

“并不是。”

“那怎么回事。”

“具体事情你们并不需要关心,只需要按照从前的办法对负隅顽抗的日军展开进攻即可。”

霍尔丹上尉注视着马润们,“我只想问你们一件事——愿不愿意杀鬼子,打胜仗?”

下方立刻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喊叫声,士气何止是饱满,已经溢出来。

“K连,出发——!”

陆战1师师长鲁珀特斯少将在签下军令状的时候特意不让指挥部决定K连的进攻方向,而是把一切权限交给了要与日军决一死战的霍尔丹上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